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如果你在低谷时不知道怎么办,毛主席这3首词,会给你方向!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4-9-5 21:01:45
标题:
如果你在低谷时不知道怎么办,毛主席这3首词,会给你方向!
如果你在低谷时不知道怎么办,毛主席这3首词,会给你方向!
2024-09-04 12:33
发布于:天津市
毛主席是伟大的人民领袖,人们敬爱他、怀念他。
他的一生经历过许多挫折,直到遵义会议后,才被确定党的领导地位,不说在其后的奋斗,只说他在位卑言轻时的不屈不挠,就足以动人心魄。
在长征之前,毛主席曾经历过3次大的人生低谷,身处逆境时的心境和思想,被他融入到3首诗中。
当人们遇到挫折时,重读他的作品,了解他的处境,或许可以给自己带来新的动力。
第一首:《采桑子·重阳》
这首词创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
这一年对于他而言,是十分重要且艰难的一年。
当年5、6月期间,毛泽东领导红四军攻占了龙岩(福建)。
不久,红四军在这里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
会上,他落选敌前委员会书记一职,由陈毅代任。
还因主张游击战,被批评是“流寇主义”,说他最终会像黄巢一样难成大器。
而毛泽东强调党要领导军队,也被冠以“家长制”,遭到部下的反对。
一夕之间,毛泽东失去党内和军内的领导职务,被打发到闽西中部开展地方工作。
红四军是毛泽东和朱德一手建立起来的,倾注了全部心血,如今就这样被排除在外,分外悲凉。
雪上加霜的是,他在闽西开展活动期间,患上了严重的疟疾,这场病,前前后后养了3个月才恢复。
患病期间,毛泽东住在合溪偏僻的大山里养病,化名“杨先生”。
9月中旬,国民党军队探知到毛泽东的行踪,伙同反动民团,兵分两路朝这里扑来。
危机之中,粟裕率领红军一部和赤卫队员抗击敌人,为他争取了转移时间。
当时,毛泽东病得很严重,几乎无法行走。
还好在当地农民朋友的护送下,他被抬到了上杭,住在汀江河边的临江楼中。
到达上杭时,红四军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已经结束,毛泽东因而没有参会。
这次会议由于前期准备不足,没有取得多少有用的成果,未能有效的统一军队中的思想。
此刻,朱德、陈毅等人更加意识到,红四军在军事和政治上都离不开毛泽东。
虽然党内问题还未解决,但是,朱德、谭震林等人与毛泽东又聚在了一起。
他在临江楼养病时,老战友们也经常来探望他,与他聊聊工作、谈谈生活。
毛泽东住在临江楼二楼的东厢房,门外的走廊上,放着十几盆菊花。
时值金秋,菊花盛开,芳香扑鼻。
从走廊往外眺望,可以看见远处江景辽阔,枫叶似火,好一片秋日风光。
10月10日(农历九月初八),红四军肃反委员会主任傅柏翠来到临江楼,看望毛泽东。
两人聊了一会工作后,开始闲话家常,畅谈诗词。
毛泽东起身眺望窗外,看着盛开的菊花,开口问道:
“柏翠,今天是初几?”
傅柏翠回答:
“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阳节了。”
毛泽东笑了笑,继续说道:
“看着这菊花,我倒想到了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当年黄巢能作此诗,目标直至长安,野心大的很。”
他很赞赏黄巢诗中透露的冲天豪气。
接着,二人又从黄巢的菊花诗,谈到了太平天国的石达开。
最后,话题又转到了苏区工作,一番畅谈,各有收获。
第二天,便是九九重阳节,或许是昨天谈话有所启发,毛泽东在工作之余,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意境开阔,乐观豁达,丝毫看不到毛泽东当时身处逆境的悲怆与无奈。
“人生易老天难老”,蕴含了朴素的哲学观,毛泽东对于逆境的态度:时光荏苒,一切总会过去,不必拘泥于一时的挫折和困难。
“寥廓江天万里霜”,正是对未来的无限期望与憧憬,这样的胸怀,不能不叫人佩服。
11月下旬,中共中央“九月来信”传到了毛泽东这里。
中央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建设的基本原则,为他之前提出的路线正名。
紧接着,大病初愈的毛泽东,在陈毅的邀请下,重新回到红四军主持工作。
1929年12月28日,大雪飘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上杭召开,也就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古田会议”。
党领导军队由此走向新的胜利,毛泽东那段晦涩的时光,也终于度过去了。
迎面而来的,是“寥廓江天”,一片敞亮的未来。
第二首:《菩萨蛮·大柏地》
革命的未来是敞亮的,但途中充满挫折。
1932年10月上旬,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军事会议,史称“宁都会议”。
会议传达讨论了中共临时中央于7月21日发出的《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的信》。
这封“长信”批评毛主席犯了所谓的“右倾主义错误”,虽然信中没有点名,但指向性十分明显。
在第四次“反围剿”前夕,敌强我弱的背景下,出现了以毛主席“积极防御战略”和以王明“积极进攻战略”的分歧,双方多次争论都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长信”一出,一些中央局成员仿佛抓到了“尚方宝剑”,严厉批评毛主席
向赣东北方向发展的主张,是对夺取中心城市方针的“消极怠工”
。
中央局咄咄逼人,不仅解除了毛主席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还以临时中央的名义将他调回后方。
此次会议,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埋下伏笔。
受到排挤和打压,毛主席愤而提出到后方休养,“必要时到前方”。
宁都会议之后,他在福音医院养病3个月之久,在此期间,心中郁闷可想而知。
1933年6月上旬,“第二次宁都会议”召开,毛主席对前次会议的处理结果提出了申诉。
他除了要为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对待“伸冤”外,更多地是希望中央能够接纳他主张的路线。
然而,在这次会议上,他的期望同样落空了。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返回瑞金,途径大柏地时,遇到了一场大雨。
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斜挂在天空,分外绚丽夺目。
彩虹之下群山连绵起伏,苍翠欲滴,一副开阔壮丽的景象。
毛主席灵感涌动,写下《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首词既有绝妙的景色描写,又再现了当年的战争场面,意境高远辽阔。
“当年鏖战急”,也是毛主席对于第一次来到大柏地时情景的回顾。
1929年1月14日,为躲避敌人的“会剿”,毛主席和朱老总率领红四军3600余人,下井冈山向赣南进军。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人饿马乏。
前面是人生地不熟的赣西,后面是穷追不舍的敌军,前途一片晦暗。
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艰苦行军,红军抵达了瑞金。
在大柏地时,由于群众对他们不熟悉,都躲躲藏藏不愿接触。
为了补充物资,军中有人提议向百姓们打欠条借粮借物,毛主席同意了这个方案,如此才为红军筹到了粮食和物资。
2月9日,正值除夕,敌军已经尾随而至,双方即将在大柏地会战。
时局如此,红四军已经退无可退。
毛主席在行军途中发现大柏地麻子坳狭长无比,两边山林茂密,只有一条小路向北通向宁都。
这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朱毛二人决定主动迎击,利用有利地形,伏击敌人。
次日下午,敌军赶来,第二十八团第二营首先与敌人交火,他们边打边退,将敌军引入伏击圈。
战斗正式打响。
红四军背水一战,勇猛无比,打到最后连武器弹药都没了,他们就用树枝、石头,与敌人硬碰硬。
就连一向很少摸枪的毛主席,也亲自掏枪率警卫排与敌人作战。
在这种无畏牺牲的打法下,敌军终于败退,红四军奇迹般地获得了胜利。
原本低迷的士气,在这场战斗之后空前高涨,红军从此在赣南、闽西一带扎下根来。
这场战斗被称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故地重游,毛主席回想起之前在绝境中搏杀出生机的经历,顿生无限感慨。
面对当前困境,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将无限豪情化入诗词之中,对革命未来的无限乐观之情。
重回瑞金的毛主席,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偿还上次在此借用群众的东西;
二是宣传红军的宗旨和土地革命政策。
毛主席在群众大会上发表热情的讲话,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创造出属于劳动人民的新生活。
群众深受感召,许多人当场报名参加红军,后续赶到的红军队伍,也受到敲锣打鼓的热烈欢迎。
《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虽然创作背景颇为曲折,但毛主席展现出的开阔心境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无比坚定。
第三首:《清平乐·会昌》
《清平乐·会昌》写在红军长征前夕,当时红军面对敌人的围剿,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与上一首《菩萨蛮·大柏地》相去不远,同样也是毛主席在中央苏区工作时所作。
第四次“反围剿”后,红军在苏区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较为牢固的中央根据地,根据地总面积达到了5万多平方公里。
红军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已经发展到10万人,背后还有250万人民的支持。
毛主席受王明等共产国际来人的打压,除“中央政府主席”这个虚职外,在党内和军队内部已经没有了领导权。
在这期间,他的支持者如肖劲光、邓子恢等先后遭到批判和打压,就连亲属也都受到牵连,毛主席心中郁郁可想而知。
1933年10月,蒋介石亲自出马,指挥号称有百万之众的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
当时的中央决策层,受王明“左倾”主义的影响,没有汲取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经验,错误地采用正面作战的方法。
敌众我寡,而且敌人的武器更是比我军优良数倍,抛弃了“游击战”、“伏击战”等巧妙的作战方法后,接连遭遇战败。
面对数倍乃至十倍于我们的国民党军队,军队损失惨重,数量急剧下降。
中央根据地面积不断缩小,广昌和筠翁岭先后失手——这两个分别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和南大门。
敌人几乎要直入根据地腹地,情况不可谓不危急。
1934年5月,中央局领导层紧急召开会议,最终决定战略转移。
在这种绝境之中,毛主席来到会昌主持“调研”工作。
他此时仍旧没有军队的领导权,只能以“主席”的身份,指挥当地的红军连打了几个小胜仗,但于大局而言几乎没有影响。
第五次反“围剿”败局已定。
在那段昏暗的日子里,革命前景几乎可以说是一片迷茫,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军队,都处于低谷之中。
7月23日,毛主席登上会昌城外的高峰,看着驻守在阵地上的红军战士们,他远眺苍翠高峰,心中感慨万千。
《清平乐·会昌》一词,由此诞生: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莫道君行早”,表明了毛主席想要挽救当前局势的迫切心情。
苏区根据地凝聚了毛主席和红军战士的无数心血,眼看就要落于敌手。
他本人却因为党内斗争而无法施展自己的军事想法,挽救颓势,怎能不急?
然而,他用一句“踏遍青山人未老”化解了这种郁闷之情。
当时,毛主席41岁,正值壮年,虽然在党内接连受挫,但他仍然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人未老”表明毛主席期待着有一天能够重新回到军队中心,带领红军战士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
单独看毛主席的这首词,就是一首豁达的抒情之词。
如果不是毛主席多年后整理诗词时做了注释,恐怕少有人能够想到他是在那样的心境下创作的。
1958年12月21日,毛主席在批注此诗时写道:
“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表露了当时心境。”
“战士指看南粤”更是直观地表达了毛主席豁达的心态,放眼望去,远方皆是坦途,眼下困境又算的了什么呢?
写罢这首词后,毛主席应瑞金急信,离开了会昌,前去主持工作。
到了此时,红军实施战略已成定局,中央军委陆续组建纵队出发探路。
1934年10月17日,中央红军主力踏上了长征的征途。
毛主席感慨万千地说:
“从现在起,我们就走出中央苏区了。”
人类历史上一次惊心动魄的军事远征正式开始了。
纵观上述三首诗词,都是毛主席在人生低谷时所作,却都表达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他从不自怨自艾,反而不管身处何地,都在做着力所能及之事。
只有真正内心强大且坚定的人,才能在逆境中依旧保持自我,不被环境所裹挟。
学习毛主席诗词,除了体味诗词韵律意境之外,我们更要学习毛主席豁达的气度与宽阔的胸襟。
遇到逆境时,不要轻言放弃,努力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前方必是一片坦途。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