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毛泽东影响了全世界 朝鲜、美国、苏联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4-10-8 18:57:42
标题:
毛泽东影响了全世界 朝鲜、美国、苏联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影响了全世界 朝鲜、美国、苏联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
2024-10-08 17:38
发布于:天津市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新中国的奠基者毛泽东于北京与世长辞,结束了其极具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作为人类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去世的噩耗随即在国际社会引发巨大反响,包括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等全球知名媒体在第一时间纷纷转载或报道了毛泽东了历史功绩。
世界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也纷纷对此做出反应,先后有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
一直以来,国际社会从未停止过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与解读,甚至滋生出来一股又一股的“毛泽东热”。
毛主席
研究毛泽东为何热度不减,甚至成为现象
美国知名学者施拉姆曾说过:“20世纪的重要人物几乎没有谁像毛泽东那样受到极不相同的各种各样的评价。”
作为人类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毛泽东不仅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带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从世界范围上看,“毛泽东思想”更是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强大武器,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推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直至今日,他的思想依然对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几十年来,无数专家学者痴心于“毛学”,这就反复证明了“毛泽东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具有永恒的研究价值。
美国知名学者施拉姆
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思想”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朝鲜作为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又与中国相接壤,朝鲜国内对于毛泽东的研究一直就具有较高的热度,而研究毛泽东,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研究“毛泽东思想”,心理接近性和地缘接近性让“毛泽东思想”对朝鲜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从民族独立的角度上看,朝鲜曾饱受帝国主义的入侵,以致于国家主权一步步丧失,人民尊严惨遭践踏的境地。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曾收到当时朝鲜领导人的求援信,恳请中国解放军援朝作战,这才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赞歌。
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是革命与战争、全面冷战和局面热战相交织的时代,“毛泽东思想”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反复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
在人数、作战装备数量等条件均不如美国军队的情况下,中国还是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朝鲜战争
“毛泽东思想”包含了中国长期以来战争和革命的经验,在建国后得到丰富,指出了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的问题。
并提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著名论断。可以说这些主张对于当时同样内忧外患的朝鲜来说同样具有极强的参照意义。
从经济建设上看,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导向下迅速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并且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较为有序的完成了战后的重建工作。
在往后的几十年中,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不断地丰富有创新,完成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巨变。
毛主席
对于朝鲜而言,中国人民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就是一部生动的经济发展指导书。
现在的朝鲜实行经济改革以后,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普通民众得到的反哺并不明显,人民仍处于温饱阶段,总体而言经济实力依然较弱。
2018年朝鲜人均GDP接近700美元,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67位,与西非国家多哥相当。任何模式和思想的开花结果都得寄托于实际国情。
人类历史上罔顾本国国情、生搬硬套其他国家成功经验,最终一无所获甚至为其所累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是对于朝鲜来说,研究毛泽东的最终意义在于透过镜子看自己。
青年毛泽东
美国:毛泽东的研究始于抗日战争期间,后形成党派之争
美国对于毛泽东的研究,最早是以新闻记者的报道和个人传记的形式对外传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新闻记者德加.斯诺等人来到中国,向世界报道了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事迹。
德加.斯诺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以走访和笔录的形式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里面提及到了“毛泽东思想”中的“统一战线”等问题。
随着该书在大洋彼岸陆续得到传播,“毛泽东”这一名字以书籍的名字漂洋过海,吸引了更多美国记者对于毛泽东的研究。
后来美国记者冈瑟.斯坦的《红色中国的挑战》等新闻报道式的调查著述相继出版,“毛泽东思想”逐渐被美国人了解。
毛主席
冷战时期,美国对中国采取军事上对立、经济上孤立等政策,美国国内一度掀起轰轰烈烈的反共逆流,美国本土对于毛泽东的研究也几乎陷入停滞阶段。
后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功,有效挫败了美国对华的遏制和封锁,美国部分专家开始意识到研究毛泽东在中美竞争中的必要性。
尤其是中美邦交正常化以后,一个相对更为全面的中国出现在美国人眼中,再次推动了“毛泽东热”的出现。
甚至出现“左翼”和“自由派”两种不同的研究派别。
这一时期,美国学术界围绕着“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的关系”展开了数次的学术辩论。
这些辩论丰富了美国人对于“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也促进海外“毛泽东热”的兴起。其中毛泽东的著作《毛泽东》在出版后10年间先后再版8次。
毛主席
苏联:对毛泽东研究态度从赞赏到贬低攻击
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访问苏联,并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关系就此进入蜜月期。
这时期苏联国内也大规模的介绍和宣传毛泽东的相关著作,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多次的公开场合强调“毛泽东思想”的国际作用。
l957年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后,当时的苏联学者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这一阶段,中苏关系全面交好,为苏联学界研究毛泽东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条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逐渐暴露并日渐尖锐,两国关系进入全面恶化时期。
毛主席
该时期苏联学界并没有停止对毛泽东的研究,但是其研究的方向与研究态度发生巨变,由肯定“毛泽东思想”进入全面的否定和攻击甚至黑化,研究内容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反华色彩,企图通过对毛泽东的研究,全盘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有所缓和。
1991年12月26日,曾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解体后的苏联一分为俄罗斯、立陶宛和乌兹别克斯坦等15个国家。
俄罗斯延续了苏联八十年代后期较为公正客观的研究办法论,加上新世纪以来中俄建立起来的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国内对于毛泽东的研究一直都存在,其中又以俄罗斯著名学者亚历山大.V.潘佐夫2007年的著作《毛泽东传》为代表。
该书在2012年推出英文本,以传记的方式对“毛泽东思想”进行解读,被俄罗斯称作是关毛泽东与莫斯科关系的最有权威性的文本。
毛主席
“毛泽东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作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毛泽东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稳步前行的纽带。
不仅如此,他还给人类社会留下“毛泽东思想”这一永恒了历史遗产。
早在半个世纪前,世界名医白求恩先生就将毛泽东形容为“未来一定会改变世界的巨人”。
半个世纪后,毛泽东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
30多年过去后,国外对于毛泽东的研究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趋于沉寂,从亚洲到欧洲、从社会主义国家到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毛泽东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深远的传播。
毛主席
一些西方学者更是对过去研究毛泽东的“经验主义”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试图站在更客观的视角,为毛泽东研究开辟出更多可能性。
在每年的毛泽东诞辰日,全球范围内都会看到自发的致敬毛泽东的活动。
有外媒曾如此评价:“他改变了时代的进程,无论对他做多么高的评价,都是不过分的。”这种民间自发组织的致敬活动经历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伟人已逝,思想永存。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