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关东四百年历史告诉你,东北人为什么这么彪悍? [打印本页]

作者: 惜晖    时间: 2024-10-19 08:00:10     标题: 关东四百年历史告诉你,东北人为什么这么彪悍?

关东四百年历史告诉你,东北人为什么这么彪悍?                                                                          2024-10-19 00:01                                        

发布于:山西省
   

       今天东北人给我们的主要印象,都是比较豪迈、粗狂、刚毅、张扬,不但老爷们牛气,就连东北的妇女同志,也都是一言不合就“你愁啥,瞅你咋地”,“看谁不爽就削谁”。虽然东北出了不少俊男美女、能人志士,但给人的直观印象,都是比较冲动的。从关东四百多年的历史来看,今天东北人的先辈们筚路蓝缕、历尽艰难,来到这片热土生活实在是不容易,如果你了解了这些人的经历,就很容易理解东北人为啥会有这么彪悍的性格了。

话说这东三省一开始是怎么来的呢,话说明朝初年,大将徐达驱逐蒙古到漠北,横扫北方。为了构筑中国的北方边防,就在河北的东北角修建了一个关卡,就是后来著名的山海关。这就有了关内和关外的概念,由于山海关以内是汉族腹地,以外呢虽然也有大量汉族,但还有很多少数民族聚集。由于关东地区本来就白山黑水,生态环境也相对比较恶劣,所以一开始关外的人口是少之又少。

后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又多次对明朝征战,逐渐掌控了关外的绝大部分地区。有了独立政权之后,人口就是后金的主要隐患,为了增强国力,后金政权不断的用各种优厚的政策吸引关外的汉族到东北安家落户。虽然说老百姓是用脚投票,哪里有活路就往那跑,但是那种情况下去关外无异于“投敌叛国”。什么样的人才会冒险到关外讨生活呢,要么就是犯了罪被通缉,不得已逃往关外。要么就是没有土地实在活不下去,才背井离乡。

到后来大清朝时代,关内关外又统一了,进出山海关相对比较容易。但是才过了几十年到了康熙朝,康熙皇帝认为关外龙兴之地要保持女真先民的生存状态,等于给女真族自己留条后路。所以就封锁山海关,严禁关内的老百姓搬到关外去生活,于是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就开始了,就是“闯关东”。东北地区虽然是白山黑水、苦寒之地,但是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山林矿产、水产河流应有尽有,而且东北的黑土地营养元素极为丰富,在上面种植的庄稼能够获得丰厚的收成。

再加上东北地区地旷人稀,每当关内发生天灾人祸的时候,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就不顾朝廷的明令禁止,历经千难万险闯关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山东地区,因为山东人口密集,那几年旱灾水灾不断。最主要的山东人原本就生性彪悍,还记得《水浒传》一百单八将讲的就是山东水泊梁山,那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角色。到了灾荒年间,只有胆子大、不要命、敢闯敢拼的人才会闯关东讨生活。所以也不怪东北人比较生猛,那都是被生活逼得,骨子里就有挣扎的精神。

而闯关东在路上就是九死一生,山东、河北、山西的人想要进东北只有两条路,一条水路一条旱路。水路就是从山东坐船横跨渤海海峡,到旅顺港口,那时候的航船技术哪有现在这么先进,且不说这一路上的风浪,单就是水面上的日本人、朝鲜人,偶尔还有个海盗什么的,都能要你命。旱路就更困难了,是从山东出发,进河北、蒙古从山海关北面绕过去,这一走就需要一年半载。俗话说穷家富路,出这么一趟远门没吃的也没住的,只能硬挺着闯过去。

千辛万苦到了东北之后,也不是就像二四方面军会师似的,大家都是穷苦人,没有亲戚来嘘寒问暖。要在东北生存只能拼命,要么就是给人家打工当佃户,要么就是想办法凑钱开个饭馆,要么就是进野林子,实在不行就进山当土匪,所以清末民初的时候东北地区盛产“胡子”。你要是个老实人或是软弱没用的人,且不说根本就没胆子闯关东,就算你闯了关东也未必能活着到东北,就算你到了东北,心肠不够硬、做事不勤快、手段不强硬你也根本就没办法在关外生存。

且说闯关东的热潮还在进行,东北的局势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先是俄国人进逼远东边境,势力不断的向东北渗透,后来日本人占领了朝鲜,更是对东北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矿产垂涎欲滴。此时的满清政府日薄西山,无力掌控东北局势,只能希望鹬蚌相争,做韬光养晦之策。一方面允许日俄在东北驻军、开矿、修路,另一方面开始山海关的封锁,让老百姓进入东北抢占资源。东北的老百姓就在俄国人、日本人、清兵、土匪之间被反复蹂躏、剥削,顽强的东北人在夹缝之间生存,不但没有妥协,还把东三省建设成为远东傲视全球的经济明珠。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