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民国“高考”故事:闻一多凭3句话录取了臧克家,是什么话呢 [打印本页]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4-10-22 05:50:18     标题: 民国“高考”故事:闻一多凭3句话录取了臧克家,是什么话呢

民国“高考”故事:闻一多凭3句话录取了臧克家,是什么话呢                                                                      2024-10-21 18:15                                        

发布于:天津市
   
                          

大家好,我是张老师。
民国时候也有高考,考大学也是学子们拼命努力的方向。
今天说说当年的闻一多是如何录取臧克家的。
臧克家当年高考的时候,填报志愿是国立青岛大学,也就是咱们现在的山东大学前身。
当时语文考试有两个题目,第一个是你为什么要报考国立青岛大学?第二个是杂感。两题任选一题做。
实际上让写一篇作文,结果臧克家两篇作文都写了,第一篇作文臧克家洋洋洒洒写了报考青岛大学的原因,奇怪的是,第二篇作文却写的很短,也可能是时间不够用,他只写了三句话:
这三句话是: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老实说这不叫作文,只能算作一点灵感。可是就这三句话决定了臧克家的录取命运。
当时的评卷人是青岛国立大学教授闻一多,闻一多对这三句话极为欣赏,他说从中看到了这个考生的内心世界,于是这三句话作文被闻一多老师判98
分。几乎是满分作文啊。
可是臧克家
虽然
语文成绩突出,数学却不行,得了个鸭蛋。
因为有闻一多先生的极力推荐,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
后来臧克家在回忆文章中说:我那三句话杂感虽然小但满含哲理,它是我尝尽了人生的苦味后,从中熔炼出来的哲理。也是我在政治大革命失败后,极端苦痛而又不甘心落寞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悲痛和消沉心情的结晶。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关注。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