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沁园春·雪》在重庆引起风波,周总理却不建议发表:气势太大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4-10-26 05:48:35
标题:
《沁园春·雪》在重庆引起风波,周总理却不建议发表:气势太大了
《沁园春·雪》在重庆引起风波,周总理却不建议发表:气势太大了
2024-10-25 18:30
发布于:天津市
《沁园春·雪》被收录在教科书中,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必读的词作。
这首诗是1936年2月,红军长征达到陕北不久后,毛主席初遇大雪的随性之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诞生只有作词人才知晓,直到1945年9月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将它题赠柳亚子之后,它才在重庆民间流传开来,甚至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只是,少有人知晓的是,在这之后,周恩来考虑到这首词气势太大,曾明确提出不建议发表的意见。
毛主席与柳亚子
毛主席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诗人。他一生中结交的党外朋友很多,作为著名诗人、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柳亚子就是其中之一。
柳亚子是清末著名的文学社团“南社”的领军人物,诗词名贯一时。而除了这个身份之外,他还是同盟会的老会员、国民党左派的元老。
国共合作时期,他曾在广州与毛主席共事,两人也因此结下友谊。然而,很快,随着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公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也正式宣告破裂。
毛主席等共产党人被迫出走,作为国民党人的柳亚子也因为公开反对蒋介石而面临了艰难的处境,在后者的“通缉”下不得不四处流亡。这也导致了在这之后的10多年里,他始终无法与毛主席相见。
然而,尽管不能实现面对面交谈,柳亚子却没有停止过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关注。早在20世纪30年代,柳亚子就多次公开写信赞扬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舆论上为其造势。
而等到1945年毛主席冒着最大风险,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时候,他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毛主席勇气的赞赏和对蒋介石虚伪的批判。
柳亚子因为性格率真自然、从不掩饰喜怒哀乐,并且政治上颇为自负而很难与周边人保持好的人际关系,但毛主席总能从他身上看到不少优势,并真心称赞他是“有骨气的旧文人”,是“人中麟凤”。因此,他们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同样爱诗的两人,每每书信往来,都离不开谈论诗词。1945年8月,毛主席飞往重庆去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时候,柳亚子就敬赠了他一首七律诗,而作为交换,柳亚子也在信中向他“索句”。
这个时候,毛主席就把他9年前,也就是1936年时创作的一首《沁园春·雪》随信赠给了柳亚子。并且,在信中,毛主席还仔细提到这是在“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所填的词,因“似与先生诗格略近”而“录呈审正”。
这也是《沁园春·雪》创作9年来,第一次被作词人以往的人所得知。
柳亚子收到毛主席的信件以及随信而来的词作之后,欣喜万分。特别是在看到词中充斥着磅礴的气势、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之后,他就更是为毛主席所折服。
柳亚子生平最敬重的诗人和词人,就是苏轼和辛弃疾,但拜读完毛主席所写的《沁园春·雪》之后,他却道“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意思就是说毛主席甚至还要比苏轼和辛弃疾更加厉害,由此可见柳亚子对《沁园春·雪》的推崇。
欣喜万分的柳亚子为此还特别做了一首和词,取名为“次韵毛润之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而为了让更多人能够看到毛主席这篇惊世之作,他还带着《沁园春·雪》和自己做的和词找到了《新华日报》,想要把两篇作品同时发表出来。
然而,因为《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主席,考虑到版权问题,在未征得毛主席本人意见的情况下,《新华日报》不便发表《沁园春·雪》。柳亚子只能先把自己的“和词”发表出去。
周恩来建议不发表
柳亚子的“和词”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众多文人的注意,一时之间,众人争相讨论《沁园春·雪》会是何等佳作,才能引起向来自视甚高的柳亚子的万分推崇。
而与柳亚子有往来的诗人朋友也第一时间联系上了柳亚子,通过他拜读了《沁园春·雪》。无一例外,他们都被这首词作所折服,在征得柳亚子同意后,在文人间相互抄送,《沁园春·雪》也因此在重庆不胫而走,甚至在民间引起了强烈轰动。
事实上,当时《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报纸,想要在上面发表毛主席的诗词并不难。在柳亚子带着《沁园春·雪》找到《新华日报》,提出想要发表的意见的时候,《新华日报》方面的工作人员也曾尝试联系过毛主席。
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毛主席还没有发表自己的态度的时候,陪伴毛主席到重庆谈判、一路保护其安全的周恩来率先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尽管清楚公开发表《沁园春·雪》后可以在社会舆论上给予国民党以打击、并且给己方增加更多的曝光度甚至是支持率,但周恩来还是出于不影响国共谈判的考虑,建议不在报纸上发表这篇气势太大的词作。
他认为,当时正值国共谈判的关键时期,万一蒋介石受了刺激,事情很容易就会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甚至还可能影响大局,对当时身处敌营的毛主席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在周恩来的坚持下,毛主席最终也没有同意发表《沁园春·雪》。因此,当时的《新华日报》上就只出现了柳亚子的“和词”而没有毛主席的词作。
后来,在柳亚子等文人的宣传下,《沁园春·雪》在重庆引起轰动,周恩来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仍然提议不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沁园春·雪》。
因此,很长时间里,报纸上、民间里流传的都是《沁园春·雪》的“传抄稿”。
蒋介石的不服气
为了“稳定民心”,蒋介石一直在自己统治的区域里四处抹黑共产党人,将他们说得十分不堪。
甚至,在报纸上,蒋介石也一贯以“土匪”二字来形容毛主席,企图将其污名化,激起国统区民众对共产党人的厌恶。
而当《沁园春·雪》的“传抄稿”先后在《西方夜谈》、《新民报晚刊》和《大公报》刊载出来并在民间广泛流传之后,这种谣言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推翻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毛主席与重庆人民印象中的“土匪”形象也相去甚远。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所引起的巨大轰动,使国民党当局坐卧不安。蒋介石为了削弱《沁园春·雪》的影响力,甚至还妄图以诗词的形式予以回击。
但他本人在诗词上的造诣要远远逊色于毛主席,于是只好一边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一边又暗自通知会作诗填词的国民党员每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再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公开发表,企图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比下去。
然而,尽管众多《沁园春》接连现世,但其中没有一篇能够在意境、气势和文笔上超过毛主席的,蒋介石也为此很是烦恼。
因为这件事情是在暗中进行的,很长一段时间都秘而不宣,哪怕后来国民党败退台湾都对此事守口如瓶,唯恐惹人讥笑。
但等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还是有当年参与这项活动的国民党要员透露了这一个事件,这才使后人知道国民党曾举一党之力,都不能在诗词上战胜毛主席一人。
小结: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的一大力作,也是他文学造诣和革命意志的集中体现。这首词作的优秀,使得在其未曾得到公开发表的时候,就已经在文人间流传开来,甚至引起重庆轰动。
但周恩来考虑到此词气势太大,在国共谈判关键时期发表出来可能会影响大局而提出了反对发表的建议,所以《沁园春·雪》在那个时候还不曾有过正式发表,基本仍是以“传抄稿”出现。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