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载春华秋实。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特举办“《美在新时代》——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75位艺术家肖像油画主题展”,旨在通过艺术的视角,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艺术事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蓬勃生机。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艺术事业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历经磨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风采。特邀顾问
《塔吉克新娘》 靳尚谊
油画
6ocm×50cm
中国美术馆藏
1983年
《塔吉克新娘》是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先生1984 年的创作,此作以其成熟完美的油画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被誉为中国新古典主义油画的开篇之作,给画坛带来了清新与清纯之风。此画创作前,靳先生曾前往欧美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进行艺术考察,专门从造型的角度研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油画风格,形成了将名家大师风格手笔融汇一体的语言体悟。带着研究的成果,他在油画肖像创作上有了新的方向。根据靳尚谊先生的阐述,这幅作品是他前往新疆塔吉克民族地区采风时根据写生而创作的,设计构图时采取侧光的方式,形成强烈的明暗关系,人物形象轮廓明确,在色彩上加强色块对比,用古典造型的方法强化形体的浑厚体积感,用笔时采用小笔触点绘的技法,层次非常丰富,又有流畅的线条韵律,传达出典雅的美感。画中新娘身穿红色上衣,头戴库勒塔帽,披红色纱巾,秀美的面庞轮廓被侧光凸显得引人注目。人物的目光朝向内心世界,微微翘起的嘴唇圆润而略带拘谨,表现出新娘的端庄质朴与若隐若现的羞涩,这种专属于东方女性的含蓄之美十分耐人寻味。与此同时,画面中人物的神情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恰好对应了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对回归美好和内在纯洁世界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崭新的美学理想。(本文节选自《中国美术馆人话馆藏》)《郭力先生像》
人民形象创作学术组合作
布面油画
80cm×60cm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艺术世界里,跨界合作与集体创作已不再是新鲜事。当来自不同领域、拥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家们携手并进,他们的合作作品往往能激发出超越单一个体创作的无限可能,不仅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深刻地触及了观者的心灵,成为高点赞、高分享的艺术佳作。《小演员》杨飞云
布面油画
120cm×100cm
1985年《藏族青年》朱乃正
木板油画
55cm×40cm
1962年
20世纪60年代,中国油画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艺术家们积极尝试将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的文化、现实生活相结合。朱乃正的创作也受到这一时代氛围的影响,他试图通过油画这种艺术形式展现中国少数民族的独特风貌和精神气质,《藏族青年》便是这一探索的体现。《藏族青年》 陈丹青
118cm×72cm
布面油画
1987年《青春》(局部)何多苓
150×186cm
画布 油彩
1984年《父亲》罗中立
215×150cm
画布 油彩
1980年
《父亲》被视为伤痕画派的一个重要代表,是一幅典型的乡土写实主义作品,表现了画家罗中立的乡土主义情怀,是罗中立本人对本土文化和艺术的坚守与挑战,也是为落后的农村及农民代言,让人们关注农民,关注那朴质的美与勤劳的品格。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