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楷书《自诰身帖》卷是一幅具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绢本,横414.3cm,纵26.8cm,书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
《自诰身帖》是董其昌亲笔书写的明朝万历皇帝对其父母、妻子封赏的诏书。全卷以高丽笺纸乌丝栏格楷书告身二通装裱而成。前段为追封其父董汉儒、母沈氏的告身,后段为封董其昌本人及夫人龚氏等的告身。前者书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闰八月二十四日,后者书同年同月二十八日,二者仅隔四天。
董其昌传世书法多为行草,楷书则不多见。他认为楷书不易工,如果字写得如“算子”(即排列整齐如算筹),便不是书。而《自诰身帖》卷书法工整,用笔庄敬,行笔不苟,一笔一划皆有来意。笔力遒劲,肥瘦得中,是其楷书的典范之作。
董其昌的书法受到颜真卿的影响,他在中年时期倾力作颜体楷书《自诰身帖》卷,显示出了扎实的颜体功底。该作融合了董其昌的劲秀,是学习颜体的参考佳作。
《自诰身帖》不仅是一件书法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明朝万历皇帝对董其昌父母的封赏情况,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作为清宫旧藏,《自诰身帖》长期珍藏于内宫,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其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是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竞相追捧的珍品。
董其昌的书法成就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他的楷书《自诰身帖》卷更是被誉为其楷书的典范之作,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自诰身帖》不仅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更是一件值得学习的范本。通过临摹学习该作,可以深入了解董其昌的书法风格和技艺精髓。
综上所述,董其昌楷书《自诰身帖》卷是一幅具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董其昌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造诣,更为后世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和艺术享受。
释文:
奉天承运 皇帝勅曰:
世有怀瑾握瑜之士,偃蹇卒世,乃其子绍其家学以耀于庭。非夫明德之遗不及此尔。
生员董汉儒,乃翰林院编修其昌之父。赋才孔硕,蓄学多闻,贞操不愧,衾稠雄抱,雅堪鼎吕。惜哉!运奇而年不延也。今,尔子贵为侍从,臣尔何所不慰?兹用,赠尔为文林郎锡之。勅命:紫泥有赫庸以表,弓冶之如存。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