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毛主席决定抗美援朝,林彪死活不同意,在会上遭到周总理点名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4-11-18 07:25:16     标题: 毛主席决定抗美援朝,林彪死活不同意,在会上遭到周总理点名批评

毛主席决定抗美援朝,林彪死活不同意,在会上遭到周总理点名批评                                                                 2024-11-17 00:00                                        

发布于:河南省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世界各国都在观望状态。但随着麦克阿瑟在同年9月15日登上“麦金利山号”,率领300多艘军舰以及500多架飞机登陆仁川,半岛的局势一下子复杂了起来。原本是半岛内部争端的朝鲜战争,一下子演变成了牵动两大阵营利益的大战。

毫无疑问,美军登陆仁川不仅违反了“雅尔塔会议”的条例,还直接威胁到了我国边境的安全。但当时的新中国,尚且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自顾不暇的我们,到底要不要打朝鲜战争?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国的领导人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毛主席一锤定音,决定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立国之战”!
当时的国内的意见被分为了两派,一派是以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代表的“主战派”,另一派则是占据了大多数票数的“主和派”。“主和派”的反对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就是当时新中国的底子太薄,再打一仗恐怕吃不消;第二点则是,斯大林方面迟迟没有表态,他一直处在摇摆状态。

说到底,表面上是朝鲜半岛斗争的朝鲜战争,本质上仍是“美苏争霸”带来的副产品。连斯大林都无法下定决心,中国何必去趟这趟浑水呢?在美军抵达仁川地区后,斯大林禁不住金日成的一再请求,才勉强地派出了一小股力量支援。同时,斯大林还致电毛主席,提示他不要进入朝鲜战场。斯大林的这种表现,更使得美军肆无忌惮,他们对拿下朝鲜可谓志在必得。
“如果中国共产党干预朝鲜战争,那简直就是疯了。”

的确,苏联老大哥都不敢轻举妄动,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等人料想中国更不敢干预朝鲜。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26万志愿军不仅雄赳赳地跨过了鸭绿江,最后还成功地打赢了这场战争。
实际上,在1950年7月份,毛主席就示意东北地区的边防军在边境集结,时刻准备出发战斗。但国内的反对声音实在太大,主席一时半会也没能说服他们,加上当时美国尚未在仁川登陆,所以集结在东北边境线的战士们蛰伏不动。
反对是声音最大的,当属林彪元帅,他认为趟这趟浑水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为了几百万人的朝鲜,打烂五亿人口的新中国,划不来。”
尤其是苏联的斯大林迟迟不表态后,林彪元帅更是死活不同意加入到朝鲜战场。但当时金日成不断地向中国求援,我们也不能完全坐视不管。林彪元帅因此提出了“出兵不战”的对策,他认为在关键时刻,我们可以派兵驻扎到朝鲜境内,但我们不能先动手,等到斯大林动手后我们再动手。

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林彪元帅曾经吃过美国人的亏。当年解放东北的时候,美国人支援国民党部队的装备,让林帅感到了厉害。为此,即便在1950年10月6日居仁堂召开的会议上,林帅依旧直言不讳。
“打国民党我还是有把握的,但美国人绝对没有那么好对付。”
从战术角度来看,林帅在会议上的发言虽然尖锐,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当时能够与美军抗衡的只有苏联,但斯大林一直摇摆不定。美军手握原子弹,海陆空三军都十分强大,完备的工业体系为他们提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比拟的。客观地说,林帅所说的都是现实问题,“能不打就不打”在战术上绝对成立。

当天主持会议的是周恩来总理,他是党内为数不多的“主战派”,在对待朝鲜战争的问题上,总理的思路一直与主席一致。他们关注的不是朝鲜本身,而是朝鲜这个地方对中国的影响,看到这一点是需要战略眼光的。
朝鲜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上来讲,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为了它拼上身家性命当然不划算。但朝鲜这个地方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它是我国与美国的“军事缓冲区”。一旦半岛被美国人拿下,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将直接暴露在他们的面前,这是非常不利的。
与此同时,朝鲜被美军拿下的话,他们很有可能与台湾沆瀣一气。还有一点隐患在于,半岛被完全沦为美方阵营后,日本与其就成为了一片,这对我国将更加不利。中国人刚刚洗刷了百年耻辱,如何能允许这样不安全的隐患存在?卧榻之下,他人安眠,忍气吞声的下场就是受人凌辱。

出于这样的考量,周恩来总理与毛主席的一致意见都是“打”,而且一定要打赢。10月6日居仁堂的这次会议,就是周总理对大家的动员与劝说。当时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了,美国人不仅早已在仁川登陆,还将战火带到了我国的边境线附近。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对美方如此的蛮横的挑衅,周总理必须尽快地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在朝鲜问题上达成一致。
林帅的一番发言,可以说让总理的努力白费了,为此,周总理在会议上严肃地批评了他。但毛主席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在居仁堂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斯大林致电毛主席“不能卷入朝鲜战争”,但马上又发一封电报说“参战对中国有好处”。毕竟,苏联的支持也非常重要,毛主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就在紧要的关头,彭德怀元帅站了出来,他十分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意见——晚打不如早打。

彭老总可谓说出了主席的心声,抗美援朝必须要打,而且越早赶走美国人越对我们有利。时间拖得越久,只怕会夜长梦多。主席深知这一点,但他不得不顾及大多数人的情绪与意见,因此迟迟没有下达奔赴朝鲜的命令。周总理和彭老总的公开表态,有效地平息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为毛主席做出最后的决策扫平了道路。
果不其然,在中共中央一致决定派遣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美军公然地越过“三八线”挑衅,他们的狼子野心可见一斑。在思想上达成一致后,我方就志愿军奔朝作战一事,做最后的准备。10月8日,周恩来总理奔赴莫斯科,与斯大林等人协商军事援助的事情。经过一番谈判之后,苏联方面答应给予一定的援助,并且安排空军力量掩护志愿军战士。

11天后,26万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元帅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正式开始。当时的彭老总身患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但他仍旧不改老将本色,临危受命奔赴前线。6天之后,志愿军战士们在彭德怀的带领下首次作战,经过10天艰苦卓绝的战斗,我方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歼灭敌人1.5万余人,将他们从鸭绿江边赶到了清川江边。
不久之后的第二次战役,志愿军与人民军联手作战,收复了朝鲜平壤以及三八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一共歼灭敌人3.6万余人。1950年底到1951年初,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士们勇猛作战,占领了韩国汉城三八线以南80到110公里处,将敌人逼退到37度线附近,此次战役,共剿杀敌人超过1.9万人。

可以说,志愿军在入朝之后短短数个月的表现,不仅令国内持反对意见者刮目相看,也着实震惊了美国和苏联等国家。而此前一直轻视中国的麦克阿瑟等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刚刚成立的国家,重新调整作战计划。一直处在观望态度的斯大林,也开始对人民军和志愿军增派支援,重新规划在朝鲜战场上的布局。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英勇卓绝的表现,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与威风,同时也打出了中国人的智慧与胆识。
彭德怀元帅带领战士们渡过鸭绿江时,每个人的身上都穿着薄薄的单衣。彼时的东北已经进入深秋,恶劣的寒冷气候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但战士们都坚持了下来。直到进入朝鲜境内后,金日成方面才为志愿军战士提供了厚一些的军装,战士们的穿衣问题算是解决了。但当时我国和朝鲜家底都不厚,战场上的粮食供给根本跟不上,志愿军战士们几乎是饿着肚子和美军交战。

这群伟大而可爱的青年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地奔赴前线,为新中国的稳定与尊严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缺衣少食并未击垮战士们的斗志,反而激发了他们抗争的精神。志愿军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作战的同时积极地发展后勤力量,逐渐摆脱了窘迫的困境。美国人吃着肉罐头、喝着可乐、装备着最新的武器,却无法战胜啃着馒头、喝着凉水、扛着简陋步枪的志愿军战士们。
美国是海陆空三军都十分强大的国家,而我国在空军的力量上十分薄弱,抗美援朝战争的制空权几乎被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同时,美国的陆军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他们仰仗着本国完备的工业体系,装备着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彭德怀元帅放弃了金日成等人的大部队前进打法,采取“迂回穿插,分割包围”的战术。

经过五次大战的洗礼,志愿军战士们充分证明了,彭德怀元帅的战术是高效可靠的。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因指挥美军作战不利,遭到了杜鲁门的撤职。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麦克阿瑟还从未见过像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样的队伍,他输得心服口服。
“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毛主席就做出过这样的动员,当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他们根本就不认为中国能够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一战。
毛主席、周总理与彭老总力排众议,站在更为深远的角度看到了朝鲜对我们的重要性,也充分意识到这场硬仗必须要打。随着毛主席大手一挥,26万志愿军最终奔赴朝鲜作战,喊出“晚打不如早打”的彭德怀元帅,在这场战争中展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才能。

“正义的队伍必定会胜利!”
这是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人坚信不疑的事情,也是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的信念所在。在那样一个一穷二白的时刻,毛主席与中国人民一起做出了艰难但正确的抉择,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敢打也能打。千千万万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换来了全世界对中国的尊重与爱戴,换来了宝贵的稳定与和平。
尊严与独立,从来都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争取的。九泉之下的先烈们,愿你们的灵魂安息!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