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贺晓秋两次解救毛主席,其儿子两次进京告状,毛主席给两个特权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4-11-26 06:16:50
标题:
贺晓秋两次解救毛主席,其儿子两次进京告状,毛主席给两个特权
贺晓秋两次解救毛主席,其儿子两次进京告状,毛主席给两个特权
2024-11-23 18:30
发布于:天津市
毛主席的一生波澜壮阔,经历了无数次生命危险,幸运的是,从未受过伤,顺利的领导我党建立了人民共和国。他就像是上天派下来的救星,身上带有特殊的保护光环,不仅自己安然无恙,还带领老百姓过上了平安的日子。
毛主席的革命事业是为了最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不仅有上天保护,还有他的亲戚朋友和广大指战员的保护。他经历的危险,其中有两次,是被他的表弟贺晓秋化解的。
建国后的1960年,贺晓秋生病去世,因为生前有嘱咐,要儿子贺凤生一定要去北京看望毛主席,并把一封毛主席的亲笔信交给了儿子。
贺凤生拿着这封信,去见到了毛主席,直言纳谏后,毛主席当即给了他两个特权。
贺晓秋是怎么两次解救毛主席的?贺凤生为什么要两次进京告状?毛主席又给了他哪两个特权?要从贺凤生去北京见毛主席说起。
到北京见亲人
由于北京路途遥远,又不知道具体地址,不知道采取什么方式才能够见到毛主席。贺凤生到北京后,一脸茫然,只能边走边问,终于到了新华门。
贺风生看到新华门前有解放军战士执勤,于是上前去说道:“我想见毛主席!”解放军战士看着这个农村打扮的小伙子,解释道:“毛主席每天日理万机,很忙的,不是说想见就能见的,你先回去吧。”
贺凤生并没有回去的意思,拿出了父亲贺晓秋在去世前交给他的毛主席亲笔信说道:“我有工作情况向毛主席汇报。”解放军战士仔细看着这封信写着:“晓秋表弟,你的来信已收到……如发现有基层工作的缺点,望随时告诉我。”
解放军战士发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立即向上级去汇报。上级领导看了这个信之后,当即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吩咐:先安排住下,另外找个时间详谈。
贺凤生就这样被安排进了招待所,住了好几天。毛主席才从外地回来,通知相关人员把贺凤生接到了会客室。毛主席见到从家乡赶过来的贺凤生,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说:“我昨天刚刚回来,秘书就告诉我有一个家乡来的小客人想见我。你是远道而来,怎么可以不见呢?更何况我们还是表亲呢。”
毛主席看着贺风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贺晓秋,说道:“你的父亲贺晓秋是我的救命恩人呢,在大革命时期,两次救过我的命,如果没有他,我可能已经不在了。
我和他在1927年分开以后,就没有见过面了。在建国后还通过一段时间的信,给我提供了一些基层的有用信息。”
贺凤生听了这些,一脸疑惑的表情。因为他的父亲从来没有跟他提起过这些事情,毛主席看出了他的茫然,开始讲起了贺晓秋两次解救他的故事。
毛主席两次得救
毛主席的父亲是贺晓秋的舅舅,是亲戚关系。
贺晓秋从小和毛主席在一起玩,而且还在一起上小学。年龄稍大后,毛主席要去外面读书,贺晓秋也想跟着去,无奈母亲的阻挠,未能成行。
在1917年,毛主席回老家给母亲文七妹五十岁生日祝寿,贺晓秋来赴生日宴,他们俩才见面。几年未见,血浓于水的亲情促使他们在一起谈了好久。
毛主席给贺晓秋讲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形势,贺晓秋听得津津有味,真是后悔当初没有一起出去学习。在临别之际,毛主席送给他了一套《新青年》杂志,并嘱咐他有空多看一看。
《新青年》属于进步杂志,贺晓秋看了之后,深受启迪和影响,在他的心里面逐渐产生了一种最朴素的革命思想。
1925年,毛主席受上级委托,回到老家韶山进行革命思想宣传,发动农民运动。为了更快更好地让农民运动有成效,毛主席找到了自己的表弟贺晓秋,让他帮助自己做工作。并给他讲了很多进步思想,中国的未来出路在农民。
贺晓秋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他们的工作逐渐开展了起来,影响力越来越大,农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已经严重触动了旧军阀的神经,他们是不允许进步力量取代旧势力的。
在军阀赵恒锡的施压和命令下,当地民团要组织力量去抓毛主席,把进步势力的力量扼杀在摇篮中。
要知道,旧军阀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想要对抗是不行的,想要逃跑也是很难的。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贺晓秋想了一个好办法,让毛主席假扮郎中坐在轿子里面,由乡亲们抬着送出家乡。
不巧的是,在路上碰到了民团,大家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民团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准备盘查。贺晓秋灵机一动,上前对民团的人嬉皮笑脸地说:“老总,我家里有老婆要生孩子,现在找了一个郎中去接生,时间晚了有生命危险呢,麻烦通融一下。”于是顺手就给了民团老总一笔钱财。
民团老总笑眯眯地接受了钱财,放行了。
由于民团在韶山没有抓到毛主席,他们在韶山的搜捕行动越来越紧,对参加过农民运动的人全要抓起来盘问。贺晓秋知道自己也有危险,只能放弃家里的田产,逃到外地南县的丁字堤去安家了。
在1927年,毛主席准备领导秋收起义,在去目的地的路上,被国民党特务跟踪。正好此时经过南县丁字堤附近,经过到处打听才找到贺晓秋的家。
毛主席跟贺晓秋说明了遇到的困难,请求帮助。贺晓秋利用熟悉周围地形的优势,帮助毛主席规划了行走路线,他们一起成功规避了特务的跟踪,走出了危险区域。
在临别之时,贺晓秋把随身携带的几块大洋交给了毛主席,让他在路上备用。毛主席再三推辞,仍然挡不住贺晓秋的真情实意。
从此之后,由于战乱,信息也闭塞,他们再没有联系到过。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贺晓秋得知毛主席成了国家领导人,激动得睡不着觉,兴奋地写了一封信寄给了北京的毛主席。
毛主席收到信后,非常地惊喜。没有想到离别多年的表弟,还能主动联系上自己,很快就写了一封信回复给贺晓秋。
他们后来也通了几封信,贺晓秋尽可能详细地把基层的情况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也鼓励他,要多把真实情况告诉他。其中的一封信就是前面给解放军战士看到的那封信。
第一次进京告状,获两个特权
可惜的是,在1960年,贺晓秋就病逝了。临终前嘱咐儿子贺凤生一定要去北京看望毛主席。
也就是贺晓秋去世后的同一年,贺凤生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讲完了和贺哓秋的往事后,因为要开一场会议,就叫贺凤生先回去休息。
正在这时,贺凤生有些急了,提高了嗓门说道:“主席,现在了解家乡的真实情况吗?他们有些人在专门干坏事!”
毛主席听到这话后,准备离开的步伐停了下来,说道:“这样子,今天我有一个会议要召开,这几天,我找一个人陪你在北京逛一逛,逛完了之后,我另外会找时间约你专门谈这个问题。”
过了几天后,贺凤生得到通知,毛主席要见他。他被带到了一个屋子,毛主席让身边的人都退出去,对贺凤生说道:“今天就你和我两个人,你上次不是说有事情要跟我说吗?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说,但一定要讲真话。”
贺凤生这下放心了,从包里面掏出了一大沓饭票,送到毛主席手上说:“我想请主席到我们那里去吃大锅饭,真实感受一下大锅饭的日子。大锅饭长此以往的话,会死很多人的。如果大锅饭不解散,我也不想回去了。”
贺凤生停顿了一下,看毛主席有什么反应,毛主席没有生气,反而幽默地说:“没想到你来一个开头炮,说得好。你继续说下去,说得越详细越好,你也可以提意见,什么意见都可以提。”
贺凤生见毛主席有继续听下去的意思,更加起劲了,说:“在刚刚解放的那几年,家家户户都分到了田地,也当家做了主人。不仅自己吃饱了,还有些余粮。大家从心底里都感谢党,感谢毛主席。”
贺凤生意犹未尽,继续说道:“现在下面好多人都在骂人,前两年搞公社化,本来以前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可好景不长都被拆掉了。家里的锅碗瓢盆,也都上交归公了。现在大家都在食堂里面吃大锅饭,吃得远不如以前,白水煮萝卜是家常便饭。”
贺凤生说到激动处,反问毛主席:“现在的这些问题责任在谁?是不是有些干部在做手脚?”
毛主席略加思索了一下,说到道:“不是干部在做手脚,是我们估计的形势出了一点偏差。但下面有些真实情况,中央确实不知道。”
毛主席现在心情越来越复杂起来,甚至有些气愤了。对贺凤生说道:“中央近期要开一个7000人大会,你们县的领导要来,我们到时候要讲讲这个问题,杀一杀这股歪风。”
接下来,贺凤生在北京又待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毛主席请他去吃饭,毛主席笑着对他说:“你上次跟我反映的情况,我们已经开会交换了意见,大锅饭要解散了,你也可以回老家去了。”
贺凤生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心里仍然不放心:“我担心底层的人还会再乱来的,到时候出乱子。”
毛主席安慰他说道:“这样吧,我给你两个特权,有什么情况随时写信告诉我,遇到困难也可以随时来京找我。”
贺风生这才彻底放下心来,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第二次进京告状
有了毛主席给他的两个特权,贺凤生积极地提供地方的各种实际情况,给毛主席的农村决策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1966年,“文革”开始。贺凤生看到了地方上的严重情况。只能来到北京向毛主席进言道:“主席,现在好多坏人整好人哦,社会风气不如以前了,下面的好多人又在开始骂人了。”
毛主席听到贺凤生的话后,风趣地回应道:“难怪我最近经常在打喷嚏,原来是你们在骂呀!”
毛主席继续说道:“你的谏言,我已经收到了,你回去后要好好工作,好好读书。”
贺凤生回去没多久,毛主席就对相应的政策作了一些正确的调整。贺凤生利用他的特殊身份,为家乡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1992年,贺凤生因年老体衰,生病逝世。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