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曹雪芹与庄子,相距千年却情同一梦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24-12-8 07:52:42
标题:
曹雪芹与庄子,相距千年却情同一梦
曹雪芹与庄子,相距千年却情同一梦
2024-12-07 14:15
发布于:天津市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向来厌恶读书的宝玉有两次一反常态,读书读得兴致盎然。一次是第二十三回,宝玉和黛玉看《会真记》,另一次是第二十一回,宝玉灯下读《南华经》。《南华经》即《庄子》。由此可知,《庄子》是宝玉平日案头必备之书。如果说彼时的宝玉是一位锦衣玉食的贵族公子,喜读《庄子》是性情使然的话,那么在后来贾府遭遇重大变故之后,《庄子》则是宝玉苦难心灵的寄托和安慰。
《红楼梦》以女娲补天的古代神话开篇,那么这篇神话置于篇首的位置,究竟有什么样重要的寓意?女娲补天的神话原典出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其内容是:顽石因见别的石头均被用来补天,只剩下自己未用,因此觉得自己没有用处,也就是“无材”。曹雪芹由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引出关于“无材”的观点,其实是借顽石的形象暗示《红楼梦》全书的主旨,同时也隐晦地表达了曹雪芹自身的价值观,而“无材”正是《庄子》中的重要哲学观点。
在《红楼梦》中,宝玉除了不求扬名立业,不思荣耀显达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平等的观念。宝玉从来不摆主子的架子,在他看来男女之间、主仆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贾府中所有的人根据辈分地位的不同有相应的称呼,唯独宝玉是个例外,他并不稀罕别人喊他“宝二爷”。宝玉的平等观恰恰体现了他对道家“齐物”思想的接受。
《红楼梦》中还有很多情节体现出近道远儒的思想倾向,比如儒家不多谈生死问题,庄子则大谈生死问题,《红楼梦》中的宝玉与黛玉也是多次谈到生死,第三十六中宝玉对袭人谈人之生死,宝玉认为文官武将之死并“不知大义”,都是沽名钓誉而已,因此这样的死是没有价值的。宝玉认为死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死的得时。由此可以看出,宝玉的生死观与《庄子》中对生死的描述非常接近。《红楼梦》与《庄子》,曹雪芹与庄子,虽相距千年却情同一梦。
作者:
岚影
时间:
2024-12-30 05:38:52
燕呢窗花纸墨趣,风过屏梅笔砚香。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