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八个重要细节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5-1-27 08:22:09     标题: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八个重要细节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八个重要细节                                                                    2025-01-24 23:24                                        

发布于:山西省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的中国之行标志着历史的新篇章。他的访问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是他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他,答案早已在历史中揭晓。

在尼克松的访问过程中,有一些有趣的细节值得一提。以下几点,值得分享给大家。
首先,尼克松并不确定能见到毛主席。尼克松此行的一个重要愿望是能够与毛主席会面,但在出发前,他仍未得到中国方面的明确答复。中国方面没有给出肯定答复,原因并非毛主席不愿意见他,而是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毛主席刚刚经历了一次休克,身体状况极为虚弱,谁也无法预测他的健康状况如何。因此,毛主席的医疗团队始终待命,以应对突发情况。

事实上,毛主席明白尼克松在国内面临的压力,许多人对他访问中国表示反对。为此,毛主席决定亲自见尼克松,以此向他表示支持。就在尼克松抵达中国的几小时后,毛主席决定接见他。尽管医生要求毛主席的谈话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但他却与尼克松谈了一个小时零十五分钟,最终使尼克松心满意足。

其次,尼克松对中国街头遍布的“打倒美帝国主义”标语感到困惑,并提出能否将这些标语移除,尤其是在他的访问期间。对此,毛主席回答不必移除,因为这些标语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真实想法,而尼克松的到访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所有问题都已解决。
第三,尼克松在中国的出行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一样乘坐美国的空军一号专机,或者用美国提供的汽车。在中国,周总理明确表示,尼克松在中国的所有交通工具必须是中国提供的飞机和汽车。

第四,关于卫星转播。为了使尼克松的首次中国访问备受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直播,他计划进行全球卫星直播。但中国并没有相关设备,于是美国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租给中国卫星,租金为一百万美元;二是在北京、杭州和上海设立地面卫星转播站。周总理接受了第一个方案,并同意由中国出资租用美国的卫星,但也特别声明,在租用期间,卫星的主权属于中国,若美国要使用该卫星,必须申请并支付使用费用。周总理还表示,中国并不通过此举谋利,卫星租金和使用费用是相等的。

第五,尼克松主动与周总理握手。尼克松知道,早在日内瓦会议上,杜勒斯曾拒绝与周总理握手。因此,他在此次访华时特别主动伸出手来,与周总理握手。这不仅是为了弥补当年的尴尬,也为了感谢周总理在他此次访华中的重要支持。在他下飞机时,其他人员都留在了机舱,只有尼克松和夫人走下舷梯,他则远远地伸出手与周总理握手。

第六,毛主席在书房接见尼克松。最初,尼克松认为,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会面应当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显得更加正式。然而,基辛格告诉他,毛主席生活简朴,想见他的人很多,能如此迅速见到他已经是难得的机会。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可能就无法见到毛主席。于是,尼克松带着基辛格匆忙赶往中南海,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一刻比总统就职演讲还要紧张。

第七,\"只谈哲学\"。在与毛主席的会面中,尼克松开门见山地表示希望与毛主席讨论世界形势以及朝鲜、越南、苏联、日本等问题。然而,毛主席微笑着回应,他不关心这些话题,表示这些可以由周总理讨论,他只愿意与尼克松谈论哲学。于是,尼克松认真聆听,仿佛是小学生听讲课。后来,他发现毛主席所说的每一句话,竟然都能在《中美联合公报》中找到相应的内容。

第八,修改《中美联合公报》。在尼克松与周总理一同抵达杭州后,双方已经就《联合公报》达成一致并准备发布。然而,美方国务卿却提出了异议,要求对公报进行修改,几乎是彻底重写。得知此事后,周总理立即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回应,除了台湾问题外,其他部分可以适当调整,但明确指出,任何对台湾问题的修改都会影响公报的发布。最后,美方仅作了少许调整,公报按计划发布。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