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除了毛朱刘周任五大书记,还有2位候补书记:是谁?结局如何?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5-1-28 16:40:54
标题:
除了毛朱刘周任五大书记,还有2位候补书记:是谁?结局如何?
除了毛朱刘周任五大书记,还有2位候补书记:是谁?结局如何?
2025-01-28 13:00
发布于:天津市
1945年6月,中共七大举行闭幕式,随后不久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中,选出了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他们分别是:
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任弼时。
但是又过了不久,在同年的8月份时,就又选出了2位候补书记,这是为何?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蒋介石。
2位候补书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就在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中时,蒋介石却在暗中谋划着发动内战。
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理由发动内战,蒋介石邀毛主席去重庆进行谈判。
蒋介石认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共产党放下戒心,给他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调遣军队。
把国民党的兵力调到前线之后,蒋介石才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发动内战。
而且这时候的蒋介石也害怕,倘若自己贸然发动内战,国民党会因此失去人民群众的好感。
多年以来,抗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十分巨大的伤害。
中国的经济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人们的生活水深火热,民生凋敝。
所以大家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
如果国民党在这个时候发动内战,无异于是和全国人民对着干,那么国民党会快速地失去民心。
蒋介石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他力邀毛主席去重庆进行谈判,给自己发动内战拖延时间。
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共产党十分得民心,而且实力也很强大。
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党的力量在整个抗战的过程中也不断发展壮大。
所以蒋介石深刻认识到,光凭国民党的实力想取得胜利会非常困难,所以他要借助美国的支援。
但那时的美国断然不会直接插手中国的内战。
因为一来这需要美国提供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要一直提供,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他们要帮助国民党几年。
美国人绝对不会同意。
二来就是美国如果直接派兵插手中国内战并帮助国民党,那就直接和苏联对着干了。
当时的苏联实力也十分强大,美国断然不敢这么做。
三来,美国希望当时的中国和平,因为他们需要中国来维护亚洲地区的稳定,还需要中国牵制苏联。
国民党中亦有很多将领主张和平,反对内战,蒋介石也不能太过独断专行。
于是在考虑过后,蒋介石决定力邀毛主席去重庆进行谈判。
此时的蒋介石对自己很有信心,因为当时抗日战争刚刚胜利,蒋介石在人们心中的威望极高。
并且蒋介石认为共产党会跟着苏联走,所以他跟苏联签订了损害中国利益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借此机会和苏联交好。
蒋介石想趁着和平谈判的机会给共产党施压,让共产党做出让步。
蒋介石想借着谈判让中共交出政权和军队。
为了让毛主席去重庆参加这一次谈判,蒋介石不断地在报纸上给自己造势,他给毛主席发去的电报内容都十分“坦诚”,声称自己是为了“和平”。
面对蒋介石的别有用心,毛主席和周总理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定前往。
毛主席还淡然一笑,表示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坐班房”。
因为毛主席和周总理要去重庆,并且不知道要去多久。
为了不耽误中央书记处正常的工作,
毛主席提议让刘少奇暂代党中央主席一职,再选两位候补书记,陈云和彭真。
这样,就可以保证中央书记处在毛主席、周总理离开时也能正常工作。
之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就前往重庆,和蒋介石进行了40多天的谈判。
在此期间,陈云和彭真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毛主席和周总理从重庆回去后,陈云和彭真就不再担任书记一职,而是去了其他岗位上,继续为党和国家做着贡献。
再后来,他们又回到了书记的位置上。
陈云
陈云小时候的经历十分波折。
他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章练塘镇一个小村庄里。
两岁时,陈云的父亲去世。四岁时,陈云的母亲也离开了他。
从那以后,陈云就和姐姐一块被外祖母接过去抚养。外祖母病逝后,陈云就被舅父接过去抚养长大。
因为家中接连遭受变故,小小的陈云早早地就尝遍了酸甜苦辣。
虽然他在1916年入读了延安高等小学,能够接受教育。
但到了1919年时,他却因为家境贫困,被迫辍学。
后来,陈云在老师的介绍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做了一名学徒。
虽然只是一名学徒,但是陈云却并没有因此怨天尤人,他不管干什么都十分认真。
在印书馆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陈云努力学习,不仅让自己读了很多书,识了很多字,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在五四运动时期,陈云通过众人的推选,做了罢工临时委员会委员长。
在这期间,陈云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
他知道了什么是民主和科学,也接受到了马克思思想和社会主义。
之后不久,陈云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之后陈云还参加了三次上海起义。
从那以后,陈云就跟随着中国共产党东奔西走、南征北战,发挥了他的才智与本领。
除了领导工人运动外,陈云还领导过农民运动,并且参加过长征。
陈云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亦发挥着优秀的指挥才能。
所以毛主席和周总理去重庆参加谈判期间,才会让他和彭真成为候补书记。
毛主席和周总理从重庆回去后,陈云就去到了东北,
不仅带领着战士们和国民党展开交锋,还在1947年7月领导了辽东地区的土地改革。
1949年3月,陈云担任了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之后,陈云领导了著名的“银元之战”和“粮棉之战”。
在这两场“战争”之前,很多国家都认为中共打仗很厉害,但是治理经济方面很不厉害。
共产党该如何治理国民党留下来的各种问题,成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关注的一件事。
当时共产党面临的问题十分多:物价飞涨,通货极度膨胀。
人们手中的钱甚至不足以让自己吃饱穿暖。
在这种情况下,稳定物价就成了重中之重。
1949年5月,上海解放。
之后,人民政府就开始发行人民币,但是却遭到了很大的阻碍。
很多投机倒把分子想尽办法蛊惑人们,让他们将人民币换成银元、黄金等,那些投机倒把分子还大量印制假人民币。
他们的举动导致当地物价飞速上涨,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许多小企业甚至因此濒临倒闭。
陈云看到这种情况后,直言不能放任这些银元贩子肆意妄为。
在征求过毛主席的意见之后,陈云开始进行了著名的“银元之战”。
他下令不允许银元在市场上流通,还逮捕了大批投机倒把分子,关停了很多以此赚钱的证券交易大楼。
陈云雷厉风行的手段使上海的物价在很快时间内稳定了下来。
上海这样做之后,南京、杭州等地也开始效仿上海,让物价稳定下来。
但是,有些投机倒把分子依旧贼心不死。
虽然不能倒卖银元,但他们转头就开始倒卖纱布、粮食、煤炭等生活必需品。
看到这种情况后,陈云表示,如果上海的经济不能稳定,那么其它地方的经济也很难稳定。
于是,陈云在此时果断选择离开北京动身去往上海。
如果说之前的“银元之战”靠动用政治力量稳住,那么接下来的“粮棉之战”靠的就是经济力量。
陈云去到上海之后,
通过“加紧物资调运”、“设法紧缩通货”的方式,迅速打击了上海的投机倒把分子。
此后,上海的物价稳定,人们的生活也稳定了。
上海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繁荣。
毛主席曾经给陈云了极高的评价,他说:
“要我说啊,陈云同志行!非常行!”
1950年6月4日时,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生病,需要休养,不能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在他休养期间,陈云暂时接手了他的工作。
同年10月,任弼时去世,陈云成为了中央书记处的书记。
此后,陈云一直在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1995年4月,陈云在北京逝世。
彭真
彭真,1902年出生在山西省曲沃县侯马镇垤上村。他的生活一直十分清贫。直到12岁时,彭真才能够去到私塾里读书。
在这之前,彭真白天要跟着家里人去地里干活,晚上还要和家人们一起纺线。
即便这样昼夜劳作,他们的生活还是非常艰难,只能勉强维持。
幼小的彭真品尝了许多生活中的心酸。
从那时起,彭真就发誓,
自己以后一定要努力,去改变跟自己一样贫困家庭的处境,让他们都能够吃饱穿暖,过上幸福稳定的好日子。
1922年,学习成绩优异的彭真考上了山西省立第一中学。
在学校里,彭真学习到了许多新思想,他开始接触马克思思想和社会主义。
1924年,彭真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加入共产党之前,彭真就知道:能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来了!
在校期间的彭真领导过许多次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
他一直在努力为工人、学生们东奔西走,与此同时,彭真也在积极地发展党员,为中国共产党注入更多力量。
彭真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很多,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新思想,了解了共产党。
然而1929年时,彭真却遭到叛徒的出卖,因此被逮捕到了天津的监狱中。
面对着无数次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彭真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
他丝毫不屈服,甚至在狱中的时候还在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
直到1935年彭真才被释放出来。
出狱后的彭真继续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为党、为国家做出着属于自己的贡献。
抗日战争中,彭真亦有不俗的表现。
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和随后的七届一中全会上,彭真被选为了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
同年8月,因为毛主席和周总理要去重庆参加谈判,所以彭真被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随后而来的解放战争中,彭真也做出了很多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后,彭真一直兼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
1951年起,彭真开始兼任北京市市长。
他是北京的首位市委书记,也是北京的首位市长。
刚刚解放时,北京因为受到连年战争和炮火的摧残,所以经济凋敝。
北京的人们生活在一个既要天天躲避炮火侵袭、又常常吃不饱穿不暖的环境中。
彭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所以彭真上任后为北京做了很多努力。
他发展经济与建设、稳定社会环境,让北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恢复了活力和生机。
到了1951年时,北京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突飞猛进的阶段。
除了经济之外,彭真还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
彭真深知:
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知识的重要性都无可替代。
所以他十分看重人才的培养。
彭真知道,北京是一个高校云集的城市,教育资源非常丰富。
这些教育资源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浪费。
所以彭真在学校的建设方面也花了很多心思。
彭真在任的十几年里,他十分注重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建设北京的过程中,彭真经常去到工厂、耕地中进行实际观察,所以他总是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彭真还经常跟高校毕业生们聊天、讲话,激励他们好好学习,鼓励他们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1956年时,彭真在党的八大和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了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7年,彭真在北京离世,时年95岁。
结语
中国能有如今的发展,离不开陈云、彭真等革命前辈们的付出与努力,让我们让他们致敬!
如今的我们也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1]李攀.财经战线的淮海战役——陈云治下大上海的“银元之战”和“粮棉之战”[J].党史纵横,2011(03):40-42.
[2]陈瑞峰.蒋介石重庆谈判动机新论[J].桂海论丛,1991(01):35-37.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