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是谁指点蒋介石退守台湾省的?又是谁建议毛主席先夺台湾省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5-1-28 18:59:42
标题:
是谁指点蒋介石退守台湾省的?又是谁建议毛主席先夺台湾省的?
是谁指点蒋介石退守台湾省的?又是谁建议毛主席先夺台湾省的?
2025-01-28 13:30
发布于:天津市
1925年10月,
惠州罗浮山酥醪观内,有一人与观内道长聊了整整一晚上,他希望道长可以为他解签。只见他递出去的那只签子上,端端正正写着8个字,
“胜不离川,败不离湾。”
因为这只签子,
后来此人去了台湾省
——这是
关于蒋介石选择退守台湾省
的一则传闻,流传甚广。但蒋介石真的是因为这样一只预言签子,才决定退守台湾省吗?
得一人建议
实际上,在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有生力量消耗过半,在战场上根本不占什么优势。
蒋介石必须得
找到一条合适的退路,
谋求东山再起。
可是退路在哪里呢?蒋介石很犹疑。当时
陈布雷劝蒋介石
说:
“罢兵弭战,同共产党举行谈判,早日结束内战,国民党或许还能坐半个江山。”
可这并不是蒋介石想要的结果,他
最后决定要
“背水一战”,
开始在长江一带布防。当然了,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在
思考退路。
只是想了很久,蒋介石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内心愁闷的他出门透气,走着走着遇到了在院子里等待太阳升起的张其昀。蒋介石和张其昀寒暄着,继而叹了一口气,说起当前的困局和自己的苦恼,
张其昀
听完后
说出自己的观点:
“鄙人以为,
退守台湾乃是上上良策!”
而这条路,
蒋介石自己思考时也想过,
此刻见有人与自己意见相仿,心情十分激动,他赶紧将张其昀请到密室中,希望和张其昀好好聊聊这件事。
蒋介石问张其昀
为何觉得“退守台湾是上上良策”,
对此张其昀表示,虽然当前大多数人都认为
以长江为线分割天下很保险,
但势如破竹的解放军和
共产党绝对不会同意“划江而治”,若是不想沦为阶下囚,还是得找块宝地,
谋求东山再起。
而
台湾省就是这块宝地,
一则
台湾省与大陆中间
只隔着一条海峡,
而
这条海峡的存在,
能使国民党
“退能守、进可攻”;
二则当前的
共产党只有陆军
十分强悍,
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空军和海军,
不具备扩跨越海峡天堑的能力。
不过同时张其昀也提醒蒋介石说,
退守台湾省只是权宜之计,
解放军和共产党稳定大陆后,肯定还是会朝台湾省而来。
听到这里蒋介石又请张其昀分析一下
退守西南可不可行。
张其昀认为
西南不如台湾宝岛好。
首先,
西南以川渝为中心,
从军事地理方面来看,的确有
易守难攻
的优势——
“其北有秦岭,东有长江三峡,南有横断山脉等,地形凶险,屏障繁多……”
但问题在于,
西南与内地紧密相连,
这里又
没有不可逾越的,足以保证万世太平的天堑,
若是将这里当成退守地,那就必须得天天提心吊胆地防备解放军来袭。
此外,
西南的
地方武装也很让人不放心,
万一大家真的退到西南了,结果被西南地方武装一个背刺,届时内忧外患交加,形势将变得更糟糕。
分析完西南地区的问题后,蒋介石又问
“为什么海南不行,海南可是有琼海海峡的”。
张其昀会认为海南不行,则是因为其虽然与是大陆隔着
琼海海峡,
但是它可
比台湾海峡要
窄很多。
等共产党和解放军壮大后,
攻打海南的难度要比攻打台湾宝岛的难度小很多。
蒋介石觉得张其昀言之有理,但他又不得不优心张其昀所言——退守台湾省并不十分保险。对此张其昀告诉蒋介石:
“虽说不十分保险,但起码可以争取时间,积聚力量,待国际形势发生于己有利的变化时,再‘反攻大陆’。”
蒋介石越听越决定这条路可行,于是做下了
“退守台湾省”
的决定。
亦得一人建议
而在蒋介石听从张其昀的意见,做退守台湾的准备的时候,
也有一人给毛主席建议,
希望毛主席
先夺台湾省。
此人又是谁?他便是
我党的好朋友——
杨杰。
杨杰
曾任蒋介石的参谋长,
对蒋介石也算有足够的了解。
杨杰在听说三大战役胜利后,分析认为蒋介石接下来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
西南、海南或台湾宝岛。
在杨杰看来,
台湾宝岛和海南仍然
孤悬海外,
相较于西南地区而言,
这两处地方
存在不可把控性,
应该先将这两地拿下,彻底断绝蒋介石的后路。
等海南和台湾宝岛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届时再对付大西南和大西北的敌人,就变得简单多了。因为
大西南和大西北总归在大陆,
而
大陆优势又集中在解放军和我党手中……
针对杨杰的建议,
毛主席
其实
特别重视,
他还专门
起草了两份
4A级绝密命令,
内容就是围绕解放台湾省的。
当时
这两份命令被
发给粟裕,
粟裕还组织专业人员系统研究了东南沿海的水文气象资料等,就是希望可以率先拿下海南和台湾省。但遗憾的是,
受限于海空装备奇差的条件,
解放军
想要
实现渡海作战根本不现实。
粟裕将自己分析得到的结果交给毛主席,和毛主席商量后,决定
将
解放台湾省的计划
放在
1949年。
同时调动萧劲光和刘亚楼将军,要他们组建解放军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以后续策应粟裕解放台湾省。
到
1949年10月,
解放军发动
金门岛战役,
然在此次作战中,
三野10兵团的
3个满编团
虽然成功抢滩登陆金门岛,但解放军海军实力孱弱,又没有足够的空军提供火力掩护,后续兵力根本无法上岛支援,最后3个满编团
全军覆没。
这让在攻台指挥所的粟裕忍不住落泪,毛主席更是沉默,他亲笔致电说:
“10月27日8时电悉。你们以3个团登陆金门岛,与敌3个军激战两昼夜,后援不继,致全部壮烈牺牲,甚为痛惜。查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者......须有绝对把握时,再行发起攻击......”
而
这个绝对把握,
因为国际形势等多方因素影响,
粟裕始终没有等到。
1950年,
粟裕等到了任命他为
抗美援朝统帅
的调令,
他将前往东北,与将士们枕戈待旦,迎击美军。
不过攻台之战也不能彻底放弃,粟裕开始紧急处理安排后续事宜。
繁重的工作直接压垮了粟裕,
旧伤发作的
粟裕被迫休养,
他
没能去成朝鲜,
也
没有率领大军解放台湾宝岛。
这是
粟裕人生中的
两大遗憾,
粟戎生在回忆父亲时曾说:
“父亲书房里一直都挂着台湾的地图,直至去世。他多次和我们说过,‘为什么我们的军队还叫解放军,而不叫国防军,是因为台湾还没有解放。’”
且不仅仅是粟裕,
一直
没有收复台湾宝岛,毛主席也
同样
遗憾,
据毛主席的卫士们回忆,
1953年开始,
毛主席每年都会去海边看看,并且总是若有所思地对大家说: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