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读毛泽东:一个弱者如何战胜强者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5-2-7 14:00:44
标题:
读毛泽东:一个弱者如何战胜强者的故事
读毛泽东:一个弱者如何战胜强者的故事
2025-02-04 17:30
发布于:天津市
《毛选》,讲的是大地与革命,青年与斗争,创造历史与改天换地的奇境,这如何不令无数年轻人心驰而澎湃?
这里有人生的长河,干事的方法论,思考的技术,以及对社会历史的深刻透视。
这是一个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故事;
这是一个弱者如何战胜强者的故事;
这是一个考验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在复杂斗争的大风大浪中走向成长的故事;
这是一个带领团队赶路的故事:我们必须准备走大路、小路、直路和弯路。走过白天是黑夜路,走过黑夜是白天路,走过天涯还有路!走上坡路、下坡路、岔路和斜路,还要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我们再赶路!我们必须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再赶路!(毛泽东1935长征《行军告示》)
毛选的一个总的逻辑是:
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反动军阀、国民党、日本帝国主义,毛主席如何带领团队生存下来,并打败他们。
比如,拿老对手国民党来说。毛主席讲:
“红军的敌人国民党,已经夺取了政权而且是相对地稳定了政权的党,同时他还得到了全世界主要反革命帝国主义国家的援助。
军事上的国民党军队,和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军队都不相同,而和世界现代国家的军队大体相同,武器和其它军事物资的供给比红军雄厚得多,而且其军队数量之多超过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军队,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常备军。
它的军队和红军比较起来真有天壤之别。
它控制了全中国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枢纽或命脉,它的政权是全国性的政权。”
与之对比,红军是非常弱小的:
“中国红军是产生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从游击队开始。
不但处在中国的反动时期,而且处在世界上反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比较稳定的时期。
共产党的政权是分散而又孤立的山地或僻地的政权,没有任何的外间援助。
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同国民党区域比较是落后的,革命根据地只有乡村和小城市,其区域开始是非常之小,后来也并不很大,而且根据地是流动不定的,红军没有真正巩固的根据地。
红军的数量是少的,红军的武器是差的,红军的粮食被服等物质供给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特点和前一个特点敌人的强大?是尖锐的对比。红军的战略战术,是在这种尖锐的对比上发生的。”
实力如此悬殊。更不必说与武装到牙齿的日寇相比了。
但事实是,从1921年共产党建党起,到扫清各路强悍势力、夺取全国政权,只用了28年。毛主席从28岁到56岁。
毛选从头到尾,围绕着解决这样一个总的问题:
如何在整体实力弱小的情况下,战胜比你强大的对手?
显然,这个问题的解决逻辑是:
战胜对手=实力+方法
我们把它展开。
战胜对手=实力+方法
那么需要提升实力、制定方法。
提升实力=提升相对实力+提升绝对实力。
制定方法=制定政策+制定策略
一、提升实力
古人讲:以正合,以奇胜。
正,就要有硬碰硬的实力,这就要提升绝对实力;奇,就是造成局部优势,提升相对实力。
(一)提升相对实力
这是兵法原则。
1.在我方整体实力弱的形势下,造成局部实力我方超过对方。
比如,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2.打对方的弱点或关键点。
比如,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千里挺进大别山。
(二)提升绝对实力。
这是党政军治理原则。
以党组织为核心,源源不断汲取能量,炼成一个超级能量球。
比如,对
上
借势国际力量,对
下
组织发动群众,对
外
统一战线,对
内
政党整风。
这里涉及到毛选中党政军民学、国际形势等各方面的内容。
二、制定方法
毛主席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一)制定政策
政策是团队的行动章程。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针,按照既定方针办事,是毛主席的工作方法。
比如,土改政策。一针见血抓住农民的核心需求,让农民群众心甘情愿跟党走,这就赢得了全国的绝大多数。
比如,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策。根据地政权组织,
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这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各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参与抗战,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二)制定策略
策略是团队的行动路线。
比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以及散见于各篇章的战略战术分析。
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
反对红军的游击主义,却又承认红军的游击性;
反对战役的持久战和战略的速决战,承认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的速决战;
反对固定的作战线和阵地战,承认非固定的作战线和运动战;
反对击溃战,承认歼灭战;
反对战略方向的两个拳头主义,承认一个拳头主义;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中国革命血战史的经验,是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理论指南。
三、最后,完成上述所有工作,需要正确的思想方法
集中体现为毛选哲学名篇:《实践论》和《矛盾论》。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认识世界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心法武器。
实践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矛盾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四、本文总结:
我们可以去看,毛选的所有篇章,每个篇章的所有内容,都逃不过上述
实力、方法、思想
三个大框架。
具体包括三个体系:
1.实力铸造系统:绝对实力和相对实力
2.方法研究系统:政策和策略
3.思考心法系统:实践论和矛盾论
大家好,我是:毛选方法论,
专研于毛泽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致力于分享《毛选》式思维体系。
了解更多干货文章,欢迎关注:毛选方法论
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同志,欢迎下方研讨评论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