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子女一年给1.8万老人被取消低保,合规但还有其他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白乙
时间:
3 天前
标题:
子女一年给1.8万老人被取消低保,合规但还有其他问题
子女一年给1.8万老人被取消低保,合规但还有其他问题
2025-02-21 15:13
发布于:北京市
文|梅堂
有两个儿子,还能不能拿低保?这两天,云南一位83岁老人的经历,引发热议。
云南曲靖市罗平县的黄涛(化名)向极目新闻反映,他83岁的亲属黄某中被取消了低保。2月20日,当地有关部门回应称,黄某中户的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符合低保纳入的相关规定,才被停发低保。
资料图。图文无关。
反映问题的黄涛和黄某中是亲戚关系。黄涛说他之前跟媒体举报过当地的低保问题。直到2024年9月,黄某中还在低保名单上,然而到了2025年1月,名单上就没有黄某中了。黄涛怀疑老人之所以被取消低保,可能是被自己牵连了。
当地有关部门否认了黄涛的说法。罗平县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说,黄某中有两个儿子,之前都是独自生活,2025年1月之后是两个儿子轮流赡养照顾。从2024年2月到2025年1月,黄某中收到子女赡养费18366元,高龄补助600元,家庭人均年收入是18966元。扣除减刚性支出后,黄某中户的家庭年人均收入是17869元,已经大大超过罗平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6400元。
一些人认为,子女给的钱和老人自己挣的钱是两码事,不能作为低保的考量标准。如果子女给钱就取消低保,这不是鼓励子女不赡养老人吗?
按照低保的相关政策,当地的做法没毛病。居民能不能拿低保,最关键的评判标准就是家庭成员的总收入。家庭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这四部分组成。按照《云南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细则》,黄某中儿子给的赡养费属于“转移净收入”。
低保,是社会给贫困人群兜底的最后一道防线,理应给最需要的人。赡养老人本来也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如果黄某中的两个儿子完全有能力赡养老人,低保这种来自社会层面的帮扶,对他们一家而言,那自然是锦上添花。没人嫌钱扎手,但低保还是应该给最需要的人,雪中送炭才是低保的应有之义。
资料图。图文无关。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当地的做法完全就不存在问题,这件事还是留下了很多疑问。比如,黄某中也不是突然就有了两个儿子,之前难道从来不给赡养费吗?如果之前也给的话,黄某中当初是怎么通过审核、拿到吃低保的资格的?
如果不解释清楚这个疑问,黄涛认为自己反映问题牵扯到亲戚,可能就不只是一种猜想。这也可能反映出当地低保审核的问题,比如资格审查是不是没那么严格?是不是一言不合,就把低保资格作为拿捏村民的利器?
另一方面,很多人为黄某中鸣不平,也是出于对农村老人境遇的心疼。别看他一年拿到了子女17000多元的赡养费,不愁温饱。但这笔钱覆盖的可能不仅仅是衣食住行,还有医疗费用。据说黄某中的身体不好,又这么大岁数,每个月吃药应该要花不少钱。单靠子女的赡养,缺乏系统性的社会福利保障,他的生活质量很难说有多高。云南农村低保标准现在是每人每年6400元,每个月500多块钱,一天不过18块钱,但也是个重要补充,现在这笔钱也没了。
还是那句话,低保只能保基本。比起子女给钱后该不该取消低保,或许更重要的讨论是,低保救助机制是不是足够弹性和灵活。比如低保标准能不能随着社会消费水平有所调整;对于“开着宝马吃低保,住着楼房领补贴”,农村的“人情保”“关系保”等乱象,低保审核能否通通挡在门外。还有,如果子女经济境况转差,无法或者不愿负担赡养费,黄某中能否及时回到低保名单上,不会两头落空。
最后想说,指望扩大低保救助范围,来提升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并不合适,这不是低保制度该承担的使命。什么时候,农村老人的养老、医疗待遇能普遍提高,低保资格就不会是香饽饽了。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