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毛泽东
二、《念奴娇·昆仑》原文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长征中(画)
三、《念奴娇·昆仑》翻译
苍莽昆仑,横亘天空,高出人世,雄奇险峻,古老悠久,千万年来,他看尽了人世间的兴盛衰落。突然间大雪纷飞,蜿蜒不绝的群峰,就像无数条玉龙飞舞腾跃,搅扰得满世界都寒冷透彻。他长年清流滚滚,孕育了长江黄河文明,而到了夏天,积雪溶化,一时间,江河又泛滥成灾,冲毁良田,吞没人家,有多少人被淹死,竟被鱼鳖所食。他的千万年的功过,究竟谁来评说?更喜岷山千里雪(画)
四、《念奴娇·昆仑》内容和结构赏析
诗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崇高理想,是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迈进人类的最高进程,实现共产主义。于是,在中国红军登上昆仑山余脉岷山,长征胜利在望时,他出于历史责任感和革命使命感,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创作了这首寄托着自己伟大理想的《念奴娇·昆仑》词。描写瑰丽,想像丰富,格局宏伟,意蕴深邃。全词为长调,20句,分上下两阕,每阕10句。毛泽东手迹
毛泽东手迹:宋玉大言赋
五、《念奴娇·昆仑》艺术特色
我国大西北的昆仑山,绵延五千里,山势高峻,群峰积雪,为长江黄河源头,在古文献中,被称为神山,虚构为仙境。在长征途中,诗人曾率领红军,出生入死,翻越了千里岷山。这是昆仑余脉,他远望着苍茫昆仑,触景生情,便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笔法,出色地塑造了昆仑的文学艺术形象,并借以抒发改造旧世界,造福全人类,实现世界永久和平的伟大理想。《昆仑》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