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知青故事:代替女友下乡主动放弃回城,丢失知青身份,儿子说他傻
[打印本页]
作者:
如云
时间:
2025-3-12 07:55:08
标题:
知青故事:代替女友下乡主动放弃回城,丢失知青身份,儿子说他傻
知青故事:代替女友下乡主动放弃回城,丢失知青身份,儿子说他傻
2025-03-05 17:30
发布于:天津市
我爹是1968年下放的老知青,今年已经83岁高龄。他眼不花耳不聋,身体硬朗,一生信奉的教条是与世无争,一切顺其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面,他的做法近乎到了傻的地步。下面我就说说他到底傻在什么地方。
一、老爹的知青身份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1968年3月,父亲所在的蚌埠某机械厂,一名本厂女职工在领导办公室里哭哭啼啼的,原因是单位指派她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插队落户。她父母都是城市职工,女儿从小在城市长大,去农村前途未卜,农村的苦想必她也听说了。她在领导面前哭闹,说自己父母身体不好,还有年幼的弟弟需要照顾等等。领导很头疼,如果都像她这样不服从分配,那领导又能使派谁下乡呢?
这时我爹站了出来,他说他是农村苦出身,他不怕苦,他愿意代替她去下乡插队。领导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又解决了他头疼的问题,于是欣然同意。就这样我爹成为一名下乡知青,被取消了城市户口。当然了,我爹也不是无缘无故代替那名城市女青年去下放的,她是我爹的恋人。为了自己喜欢的女人,代替她下乡,我爹认为这件事很值得。那姑娘也与他相约:她一定等着他回城。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
二、对待感情随心所欲。
我爹和我娘的结合是颇具传奇色彩的。
他本来要去一大队插队,途经二大队,因天色已晚便投宿到一路边农户家里。这家女主人听说他是城里来的知青,对他特别热情,当晚特意款待了他。这家女主人的大儿子在城里工作,有两个女儿也都出嫁了,身边只留下小女儿。
这个小女儿年方18,尚未婚配。她长得面容较好,身材曼妙。我爹一眼便相中了。过了一夜就念念不忘。清晨便辞别而去。之后我爹便没有去一大队报道,直接去了公社知青办,找到领导人要求去二大队插队落户。领导问他原因,他如实回答。
领导乐得做个顺水人情,爽快答应了他的请求。就这样,我爹去了二大队插队落户去了。
随后他娶了那户人家的小女儿,她就是我娘。婚后我爹直接住到了我娘的家里,成了这个家的主人。我娘为我爹孕育了四个孩子。我爹觉得娶了我娘既完成了他下乡插队的任务,又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他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他是名知青,后来当上了大队的会计,他又是这家的上门女婿。这个双重的身份让他在这个家里说一不二。我娘也把她伺候得很舒服,家里的活儿从不让他插手。四个孩子他从不过问,都是我外婆在帮忙操持的。
我爹大小是个领导,地里的活儿也很少干。他的任务就是每日看看报纸,到时候结算工分,给每一个生产队分配生产资料,等到秋后帮大家结算分配粮食。他的日子过得悠哉乐哉,以至于后来知青回城了,他却选择永远留在农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在那个城市户口特别吃香的年代,他却选择放弃回城,我不止一次地说他傻。
来到这里插队的知青有上海的,有蚌埠的,总共有13人。1977年知青大返城开始了,来到本地的知青先后都回城了。可我爹因为在农村成家没有回城的机会。那时候我爹对此事也不着急,他觉得自己在农村有老婆孩子是真正的农民了,日子又过得快活,他根本不想回去,他觉得这样挺好的。
城里的女友等不到他回来,与另一个回城的知青结婚了。
1983年国家出台了新政策,在农村成家的知青也可以回原单位工作了。为此在青海工作下乡的我二姨夫找到了我爹,我爹给他写了介绍信,给他兑换了100斤全国通用粮票,又带上足够的路费,他就上路了。
一个月以后,二姨夫从青海回来了,他是带着喜讯回来的,他在青海工作的原单位给他安排了工作。他到家稍作安排就去青海上班了。
为此我爹也兴奋不已,他也去了原单位找到了领导。一个星期后他带着喜讯回来了,原单位给他安排了工作,每月开39元的工资。
可我娘却不认为这是喜讯,我爹当时才36岁,年轻着呢!若回城有了工作,我娘是农村户口还留在农村,万一他到了城里见了花花世界,他经受不如诱惑变心了呢?那样的话,我娘要带着四个孩子,怎么生活,那就太惨了!所以,我娘明确反对我爹回城。
我爹回了一趟城市,看到了城市的变化,一切都蒸蒸日上,百废待兴,单位也正需要他这样的年轻人投入到生产中。我爹心动了跃跃欲试。我娘的反对让他陷入矛盾中。
我娘反对的理由就是我爹要走了,她很带着四个孩子在农村很难生活。况且他每月39元的工资,除了在城市的花费也剩不了多少。意见不统一。
我记得很清楚,当天晚上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我外婆也参与其中,他骂我爹是白眼狼,喂不熟的狗,这些年白对他好了等等。我娘只是一个劲地哭。
后来我外婆去了一趟城里,把我舅舅找回来了。我舅舅也反对我爹回城,不过他不是来硬的,而是语重心长地和我爹聊天讲道理。
我舅说:要是你一人回了城,农村的一大家子人怎么生活?这个家也就散了。其实我舅当然是希望我爹继续留在农村,守着那一份家业,因为他在城里上班,在城里安了家,老家的这一大摊子他无暇顾及了,老娘又怎么办?他在城里的住房也够紧张的。
最后,我爹经受不住一家人的苦苦相劝,一狠心答应放弃城里的工作,安心留在农村。后来,我不止一次地说我爹傻!在大决策面前没有自己的主心骨。
即使当初他回了城,在农村的孩子也饿不死一个。最起码孩子在今后的升学,就业等方面能享受照顾。当时的升学,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录取分数要优待30分,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啊!
四、在教育孩子上,在孩子的婚姻上,他从来都是信奉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不要瞎操心。
他从来没有过问过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觉得孩子就是田间的草,任由其经风雨。他从来不为孩子争取什么。在他心里孩子有多大的出息是他自己的事,与父母无关。父母只有抚养他们长大的义务。
在孩子的婚姻上也是如此。三个儿子,他从没有为哪个儿子掏钱去娶媳妇,更不要说彩礼,房子,车子了。儿子自己去讨老婆,没有能力就打光棍。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家弟兄三个都是自己挣钱谈恋爱,各自娶老婆成家立业。我爹曾说过:靠父母娶老婆的儿子不是好儿子!他的三个儿子就是这样自己争气创业,自己成家,憋着劲儿把日子过好,在世上争取不甘人后。
他的儿媳们婚后非常不满,和丈夫吵架就会说:有这样的老人吗?儿子结婚不管不问。但吵闹过后还要过日子,因为吵闹没有任何作用。她们都说:这家老人心真够狠的!
五、一辈子帮别人做嫁衣。
我爹不光是知青,是农民,但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做了上门女婿。帮我舅舅守着一大片的家业。我舅舅在世的时候,他知道我爹对这个家的贡献,他也会常常回老家看看,老哥俩在一起喝喝小酒,谈谈心。他的孩子也觉得我爹这个小姑父是他们最近的亲戚。
我舅舅2010年生了重病去世了,从此我爹与那边的亲情就疏远了。可我爹对此毫不在意,他早就对人世间的亲情,友情看淡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认为人各有志,一切自有因果。
我认为我爹一辈子在履行替别人看家护院的职责。啥时候的生命走到尽头了,啥时候他就可以交差了。可我爹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他就像一棵树,在哪活都一样。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呢?他看护了这里,这里也成就了他的一生。
六、他总是说糊涂一点好,我认为他是听天由命,身不由己。
2015年4月16日,我爹半夜起来小解,不小心摔了一跤,脑部受伤了。脑血管压迫神经很危险,县城医生紧急抢救,最后命保住了。这场大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他感到在经济上力不从心。
我舅舅就就劝他去民政局找找看,或许他的知青经历能有些补偿。就这样我爹走进了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听完我爹的陈述,查找他的过往经历档案,结果怎么也找不到了。我爹清楚记得1995年他把自己的档案上交到民政局了。
工作人员说已经换了好几波人了,就连原来的领导都退休了。档案找不到了。最后我爹只保留了一个退伍回乡的材料。民政局认定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因为他原先是从部队退伍直接转到地方参加工作的。他每年享受退伍军人带病回乡补贴,至于他下放当知青的经历被一笔抹杀了。
可我爹乐哈哈的接受了上级的安排,回去该吃吃,该喝喝。他觉得每年都有几千元的补助,再加上地里的收入足够他老两口的花费了。
1992年又有政策规定,在村里当过干部的国家每年要发放补助,用于对这部分为农村做过贡献的干部的奖励。我爹在农村干了近12年的大队干部,结果被村里认定为三年。我爹知道结果后也不去争取,他说三年就三年吧!比没有强。
我爹就这样傻得可爱,傻到家了。多大的事,到了他这里都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
是啊!有比之前回城这样的事大吗?他都不在乎,其他的事确实都是小事。在他眼里就连面对生死都是小事了。他就这样住在乡村,每日养养花,种种菜,晚上吃过晚饭,在村外转一大圈再转一大圈。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饭前一杯小酒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生命在于运动。他常常说:趁着能动还要多动,啥时候不能动了,想动也不能动了。
就像邻居李老汉,他比我爹还小三岁,喜欢操心,啥事都想管着。去年得了脑血栓,虽然抢救保住了性命,但是天天吃药,天天躺在床上静养,坐起来头疼的都受不了。
我爹就是这样一个人,没心没肺地活了一生,糊里糊涂地往前走。目前还是没心没肺过着他清闲的日子。有一天他的农民身份如果被清除了,他就可以安心走了。
大家好,我是一亩情感园,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了解男人,解读女人,每日有更新。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5-4-15 05:42:48
欣赏!支持!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