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一首写在春天的诗,为什么却满含悲凉?
[打印本页]
作者:
兰天
时间:
2025-3-16 07:03:27
标题:
一首写在春天的诗,为什么却满含悲凉?
一首写在春天的诗,为什么却满含悲凉?
2025-03-13 17:26
发布于:北京市
757年三月,诗人杜甫正在长安城中,眼看大地回春,草木萌芽,原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诗人的心情却格外沉痛悲凉。
诸多情绪发之于笔端,杜甫挥笔写出一首饱含感慨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画像,图源网络
诗歌描写了春天城中草木深深、花开鸟鸣的景象,这本来应该让人心情愉悦,可是因为大唐正遭逢战乱,诗人与家人离散,独自停留在长安城中,见到花开更加感伤,听到鸟鸣尤感别离。
因为长时间烽火连绵,家中的书信更加难得,价值堪抵万金。年老的诗人愁苦得忍不住长吁短叹,搔头思考,苍白的头发越来越短,好像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杜甫诗意图,图源网络
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杜甫正经历着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光:此时正值安史之乱,都城长安已经落在安史叛军手中。去年七月,杜甫正带着家人逃难,听说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他连忙把家人安顿在鄜州羌村,然后只身北上,准备到灵武投奔唐肃宗。
结果,杜甫还没找到唐肃宗,就先遇上了安史乱军,随即被俘虏,被带回长安城中。
此时的长安城中已经有不少被俘的唐朝官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诗人王维。战前王维在朝中担任给事中,官职较高,他又有名气,所以被囚禁起来,被迫担任伪职。
王维画像,图源网络
杜甫在唐朝担任兵曹参军,官职较低,所以他没有被囚禁,相对比较自由。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杜甫写下二十多首诗,其中以这首《春望》最出色,被誉为“诗史”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在那个特别时期的家国悲情,有极强的历史厚重感,千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