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甲》270cmx193cm 2017年
苗再新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曾受到针对人物造型基础的专业训练。关于人物形象的精准表现说起来容易,但想要再创作实践中达到一定高度其实很难,所以,在中国当代人物绘画体系中,能够真正做到真实驾驭人物造型能力的画家并不多见。《白石老人造像》136x68cm 2013年
因此可以得知,苗再新在绘画创作中能够驾驭很多画家所不能驾驭的宏大场景。尤其是在众多人物形象组合高难度、高水准的画面中,仅仅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加以体现,让很多画家难以呈现出强烈的视觉空间感和造型体量感,而且但凡涉及到表现众多人物组合的绘画就势必会出现造型与空间的问题。所以说,苗再新能够在当代人物画家群体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善于在众多人物形象组合的画面表现中完美结合传统水墨绘画的笔意墨韵,可见苗再新的确是当代画坛中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和现实人物题材的重量级画家。《编织岁月》125x125cm 2008年
苗再新:坚守主旋律,抒写家国情
文|王平《晨晖》136x68cm 2021年
整体来看,苗再新的人物绘画作品都是带有主题性的创作。作为一位军旅画家,他将创作经历主要集中在军旅题材方面,如《雪狼突击队》《生命的支撑》《兵.甲》《生死挺进》《热血男儿》《儿女英雄》等作品都属于军旅题材。而且,苗再新将画笔与军旅生涯的紧密结合,也注定了他是一位有着特殊艺术经历和人生经历的艺术家。《驰骋绿茵战犹酣》600x300cm 2018年
类似苗再新这样的军旅画家,其实是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更加需要关注和重视的画家群体。特别是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以来,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之下,美术界运用十年的时间把西方国家近百年的艺术探索急剧地上演了一遍,使得中国艺术创作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形成了百花齐放、色彩缤纷的局面,但是贴合主旋律的艺术创作也在急剧缩减。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美术界提出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并重的创作倡导。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家的主旋律创作面临很大的难度,一是国家对于艺术经费的投入不多,导致展览和创作条件受到限制,二是艺术思潮的多样化日益高涨,再加上艺术品市场的推波助澜,从而使得国家文化政策对于艺术家主旋律创作的引导力、约束力和影响力等各方面都有所欠缺。但幸好中国美术界存在军旅画家这个特殊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思路与一般画家在绘画中抒发个人情感的着力点明显不同。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以笔为枪,体现了战士的态度和品质,并且赋予绘画崇高的使命与责任担当。因此,如今活跃在当代画坛的大部分军旅画家都是以主旋律的艺术创作见长,将绘画作品与家国情怀紧密联系在一起,承担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大任务。这是当代军旅画家群体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出击》220×180cm 2022年
苗再新军旅题材的主题性创作,一方面展现了新时代军人的英姿飒爽和威武不屈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期挺身而出、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例如作品《生死挺进》和《生命的支撑》,再现了汶川地震时解放军战士舍生忘死、抢救人民群众的英勇气概。再如作品《雪狼突击队》和《冰甲》,描绘了新时代军人配备现代化装备整装待发、严阵以待的恢宏气势。所以说,苗再新的军旅题材人物绘画不仅生动刻画了战士们机智勇猛、坚韧自信的神态,而且体现了当代军人在社会和平时期的独特品质。《高原阳光》136x68cm 2021年
苗再新把艺术创作的方向植根于自己熟悉的生活,也就找到了汲取营养的肥沃土地。同时,这也是他能够与其他画家在绘画语言上拉开距离的重要原因。虽然如今苗再新军旅题材的主题性创作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但在这之前,军旅题材已经沉寂了很长时间。所以说,苗再新能够将军旅题材作为自己的追求,自觉地坚持创作,这与军旅画家对于国家艺术创作的担当与情怀有着直接联系。另外,在苗再新的军旅题材绘画作品中,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是他能够生动塑造军旅题材的根本因素,所以我们才能在作品中感知到新时代军人的威武雄壮的体魄、奉献爱国的精神以及真善美的大爱之心。《古琴雅韵》230x145cm 2023年
苗再新每次在创作军旅题材的绘画作品时,都要付出很多前期准备,先从收集素材、起草稿图开始,最后到精心创作,期间一步不可缺少,其实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创作过程。虽然我们在展览中只能看到最终的成品,但更应该看到作品背后是他常年深入生活、潜心采风的辛苦付出。也正是苗再新在写生、采风中收集了生活中的鲜活创作元素,才使得他的创作能够具有现实主义创作的精神品质。因为在描绘这些特定的军人形象时,他们佩戴怎样的武器装备很难凭空想象,需要艺术家深入到特种兵群体当中,真正熟知配备武器的独特作用。也就是说,苗再新始终在不断地下连队、下基层,熟悉和了解现代军营的真实状态,获得了深厚的生活积累,使得他的创作得以画得深入和深刻,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细节的艺术作品,从而让观众感受到国家军事的强大实力,感受到国家和平安宁赖以存在的重要因素。《红红火火》220x180cm 2022年
苗再新的主题性人物画作品延续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中国画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以写实手法与传统水墨相结合的艺术语言建构画面。虽然这种绘画方式在一段时间中遭到诟病、否定和批评,但从当今的形式来看,具有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新中国画其实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特别是从近几年关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可以明显看到新中国画传统在当下时代蓬勃发展。可以说,苗再新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始终没有盲从和迷惑,这也显示了他对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认知和定力。《黄宾虹先生》68x68cm 2007年
苗再新也常画一些民族题材绘画作品,这是他作为艺术家丰富情感释放途径之一,他以放松的笔墨挥洒艺术激情,然后再回馈和支撑军旅主题的创作,从而不断地丰富创作语言。他始终在不断地吸收和汲取丰富主题性创作的表现语言,从而使得画面表现力更具灵魂和深度。他的高士题材和小品绘画,都体现出笔墨的轻松和随意。所以说,苗再新以写实主义技法表现的军旅题材和以写意技法表现的民族绘画等题材,就像是一面墙壁的两个方面,互为支撑、互为补充。因此,我们在评论他的作品时,也要从两种类型的作品结合欣赏,即是苗再新在崇高严肃的主题性绘画创作中,一方面注重人物形象的鲜活个性和精准概括,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去解决造型与笔墨的关系,呈现出笔墨的灵动与潇洒,强调中国水墨绘画的写意品格。《金秋》180x96cm 2010年
从整体上讲,作为一位从部队成长起来的军旅画家,苗再新长期坚守着主题性创作的独特领域,把艺术追求和绘画情感与特殊题材结合起来,在当代人物画家中非常难得,这也是苗再新艺术作品得以斩获众多奖项的重要因素。《帕米尔金秋》500x200cm 2024年
苗再新:笔墨表达与时代生活
文|于洋《虔祗》136x68cm 2021年
在中国当代绘画史中,革命历史与社会现实主题是绕不开的艺术题材,而这些主题并非每位画家都能够驾驭,反观苗再新却能够在这类题材的创作上得心应手的驾驭和掌控。无论是获得第11届全国美展金奖暨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金奖的军旅题材作品《雪狼突击队》(2007年),还是表现解放军战士奋勇抗震救灾题材的作品《生命的支撑》(2008年),以马克思为主体人物创作的作品《写作<共产党宣言>》(2018年)等,都可以看到苗再新对于历史和当代的宏阔追求与现实之眼。《收获时节》68x45cm 2015年
通过观赏这些作品可以得知,苗再新在人物群像的处理方式上有着独特的观察方式,例如在作品《儿女英雄》(2005年)的宏大场景与众多人物中,他通过相对细致的重点塑造和刻画近景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呈现出对于历史主题有力描述;而在中景和远景中人物形象则采用概略式的写意表达,由此把景观轻松地推向远方,使得整个主题中的多重人物都处在和谐统一的画面中。另一方面,他能在一幅画面中驾驭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中景与远景人物的塑造中亦能看到诸多细节,包括人物的坚毅表情与精神气概等,从而赋予画面以鲜活的生命力。在《雪狼突击队》中,苗再新描绘了七名中国特种兵的形象,虽然其中有四个战士是正面形象,但他对其中两个战士坚毅表情的塑造与刻画,有力地表现出了中国当代特种兵部队的英姿飒爽与威武不屈,以及坚定使命与保家卫国的英勇气势。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