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 《潭渡村图》
安徽博物院藏
青城悟道黄宾虹 《青城坐雨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1933年早春,黄宾虹游青城遇雨,全身湿透,却仍坐雨观景。“青城大雨滂沱,坐山中移时,千条飞泉,令恍悟,若雨淋墙头,干而润,润而见骨,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归来后,他开始了笔墨实验,尝试运用不同技法,以捕捉“雨淋墙头”的意象。现收藏于浙江博物馆的黄宾虹《青城坐雨图轴》,巨峰雄奇,水墨淋漓;树石山居,幽深无际,为“雨淋墙头”做了最好的注解。黄宾虹 《临安山色山水浑厚图轴》
安徽博物院藏
浑厚华滋见“内美”黄宾虹 《写意花卉图》
安徽博物院藏
“内美”是黄宾虹所提出的重要美学思想。他对中国文化有着精深研究,其绘画或可以看做是艺术化、图像化的哲学思想。黄宾虹有诗句“内美静中参”,又在题画中说:“澄怀观化,须于静处求之。”“内美”即庄子所言之“大美”,而须以老子所言“静笃”之心参悟。这与古人所言“澄怀观道”“格物致知”都是一脉相承的。对“内美”的领悟和表现,也离不开黄宾虹对篆籀书法和周秦玺印的研习。金文书法所特有的高古的线条,多变的结构,浑成的章法,尤其是古奥的气息,对黄宾虹绘画的境界生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于画学不仅推崇宋元,对清代中期以来以篆籀笔法入画所带来的绘画变革予以肯定,称为“道、咸中兴”,这是极有见地的。相较于山水画,黄宾虹的花鸟画更能体现“金石入画”所带来的静虚之美,这几成中国文人写意花鸟的绝响。黄宾虹 《金文七言联》
安徽博物院藏
黄宾虹 《致汪吉修尺牍》
安徽博物院藏
黄宾虹的人生跨越百年近现代中国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屈辱落后到变革图强的伟大历程。他继承了传统文化的遗产,又具有放眼看世界的眼光,一生不懈探索中国绘画、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在中国现代画坛,一直有“南黄、北齐”之说。但是与齐白石被社会各阶层广泛喜爱不同,黄宾虹的画知音却少的多。正是由于他的艺术具有的深邃性和创造性,在一定时期难以被广泛理解。他曾自言,50年后会有人欣赏他的画。这是他对自己艺术的自信,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21世纪以来,画坛掀起了学习、研究和收藏黄宾虹作品的热潮,已应验了他的预言。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