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演了耐人寻味的一幕。普京用一记"法律重拳"将日俄领土争端再次推上风口浪尖。这位克宫主人公开表示,俄罗斯宪法修正案已明文禁止割让南千岛群岛,这番表态犹如一盆冰水,浇灭了日本政客数十年如一日的"收岛梦"。而当西方记者试图将中国拖入这场混战时,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回应堪称外交辞令的教科书——既未选边站队,又让东京方面如鲠在喉。
他首先明确指出"南千岛群岛问题属于日俄双边关系",将皮球巧妙踢回给争端双方。这句看似中立的表述,实则暗含深意——中国既不偏袒任何一方,又强调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解决。这种"不选边站队"的立场,恰是中国处理周边争议的惯常智慧,既避免卷入是非漩涡,又维护了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真正让日本如鲠在喉的,是赵立坚随后抛出的历史重锤。他强调"中方一贯主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应得到切实尊重",这句话犹如一记精准的手术刀,直插日本外交痛处。
从国际法理层面看,苏联在二战末期依据《雅尔塔协定》接管南千岛群岛,具有不可辩驳的历史合法性。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参与国,此时重申国际秩序,既是对历史正义的坚守,更是对日本右翼势力历史修正主义的有力回击。
值得玩味的是,赵立坚在表述中刻意使用"南千岛群岛"而非日本主张的"北方四岛"。这个看似简单的地理称谓转换,实则蕴含深意。它既是对俄罗斯主权声索的间接承认,又避免直接否定日本主张,在字斟句酌间展现了外交辞令的精妙。这种"以称谓明立场"的表述艺术,与当年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坚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表述异曲同工,都是在不直接对抗的前提下维护核心利益。
深究这场外交博弈的背后,是日本战略误判的集中体现。安倍晋三政府寄望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施压俄罗斯,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在涉及二战成果的核心利益上,任何大国都不会轻易让步。俄罗斯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领土争端永久封存,正是看准了日本既不敢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又无法摆脱美日同盟束缚的战略困境。这种"以法律锁死谈判空间"的战术,与普京近年来在克里米亚、乌克兰问题上的强硬路线一脉相承。
中国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的立场,本质上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守。当日本试图通过修改教科书、解禁集体自卫权等方式突破二战体制时,中国作为受害国和战胜国,有责任维护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成果。这种立场既非"挺俄反日",也非"亲俄疏日",而是基于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客观中立。正如赵立坚所言,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但绝不允许任何人篡改历史、颠覆秩序。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