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延安第一美女有多美?美国丈夫因她留在中国,为我国奋斗了一生
[打印本页]
作者:
紫蝶
时间:
2025-5-12 08:51:32
标题:
延安第一美女有多美?美国丈夫因她留在中国,为我国奋斗了一生
延安第一美女有多美?美国丈夫因她留在中国,为我国奋斗了一生
2025-05-11 19:53
发布于:山东省
在抗日战争爆发的那个时代,成千上万的青年响应号召,奔赴延安,誓言为祖国的独立与尊严奉献力量。周苏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被誉为“延安十朵金花”之一,而她与美国医生马海德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佳话。
周苏菲,本名周素珍,出生于1920年5月,浙江省舟山市。她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造船商人,家境富裕,生活优渥。父母对教育十分重视,周苏菲的童年充满了书香气息,过得无忧无虑。
这位美丽又才华横溢的少女不仅在歌唱和写作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早早就有许多人为她提亲。然而,年仅15岁的她并不愿意接受包办婚姻。尽管她有心反抗,但在那个年代,她的反抗显得显得十分无力。
1935年,周苏菲做出了决定,逃离了父母为她安排的婚姻。她写信给远在上海的朋友后,悄然离开了家。到了上海后,周苏菲寄住在朋友家,每天都穿梭在热闹的街头,匆忙赶往正风中学继续她的学业。
除了学习,她还加入了当地话剧团,傍晚放学后便投身到街头演出。话剧团的演出并没有华丽的道具和场地,演员们用简单的道具和肢体语言,真挚的情感打动观众。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苏菲逐渐享受这种演绎自由的感觉。
然而,她的演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经验不足,她常常因台词和动作不熟练而受到其他演员的冷嘲热讽,这让她一度感到挫败和迷茫。正当她陷入低谷时,命运给了她一次转机。
有一天,话剧团正在街头排练时,一位穿西装的男子进入了人群,并迅速将目光锁定在了周苏菲身上。他就是当时上海电影界的知名导演王滨。王滨正在筹备电影《海葬》,听说她在话剧团的表演,他被周苏菲的表现吸引,尽管她的演技还不成熟,但那股激情四溢的眼神和全情投入的表现打动了王滨。
不久后,王滨邀请她参演电影《海葬》。尽管拍摄艰难,剧组资金紧张,周苏菲依然凭借自己的努力,给了角色丰富的情感表达。特别是在电影的高潮部分,巧凤与父亲的激烈冲突,她凭借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
虽然电影票房未能大获成功,但周苏菲因《海葬》获得了名气,成为了上海滩的新星。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周苏菲随剧团迁往昆明,并积极参与抗日宣传工作。她的每一个举动都在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之下,然而,她依然毫不退缩,传播着进步思想。
1938年,一位神秘男子找到了她,告诉她“你已经进入了宪兵队的黑名单,必须立刻跟我走。”周苏菲跟随男子来到一位姓蒋的家庭暂住,才知道这位男子正是新中国电影《桥》的编剧、地下党员于敏。
1939年,周苏菲被组织安排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她迅速适应了新的环境,并进入鲁迅艺术学校,专心学习戏曲。因为之前的表演经验,她进展神速,逐渐在延安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了“延安第一美人”。她也开始逐渐爱上了这里的生活,并加入了八路军文工团。
不过,由于北方气候不适,周苏菲的健康逐渐变差。在这时,她遇到了她的生命伴侣——马德海。马德海是一位技艺高超、心地善良的美国医生,在为战士们提供医疗支持时,他被周苏菲的美丽和坚韧所吸引。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并于1940年结婚,婚后生下了儿子周幼马。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马德海为了周苏菲选择留在中国,并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参与了开国大典。此后,周苏菲与丈夫一同来到北京,投身演艺事业,成为一名杰出的导演和演员。她参与并导演了多部经典电影,如《矿灯》、《孔雀公主》和《拓荒者足迹》。
然而,命运无常,1988年,马德海因长期工作压力过大,最终因病去世。周苏菲在痛失丈夫后,继承了丈夫的未竟事业,成立了马海德基金会,继续推进马德海在麻风防治方面的工作。
2023年12月12日,周苏菲在北京医院安详辞世,享年104岁。临终时,唯一陪伴在她身边的是儿子周幼马。她叮嘱儿子不要为她的后事操心,一切从简。
周苏菲的一生,是为了国家的解放事业和为爱献身的一生。她用自己的才华和坚韧,谱写了传奇。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