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知青往事:最后回城他娶了资本家的孙女,没想到却捡了一个宝贝
[打印本页]
作者:
如云
时间:
2025-5-15 05:50:37
标题:
知青往事:最后回城他娶了资本家的孙女,没想到却捡了一个宝贝
知青往事:最后回城他娶了资本家的孙女,没想到却捡了一个宝贝
2025-05-14 12:38
发布于:天津市
王成才是六八届的高中毕业生,他在1968年12月被分配到平度县插队落户,是青岛知青之一。当时,他和上百名其他知青一同前往崔家集公社。在公社举行分配时,王成才希望能和他亲密的朋友杨明忠在一起插队,但公社的知青办主任并不同意,硬生生将他们分开,王成才被分配到了刘庄大队第六生产小队,而杨明忠则被安排到八甲大队。
刘庄大队位于胶莱河的河畔,地形平坦,耕地资源充足,村民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王成才他们刚到刘庄大队时,村里热情地为他们准备了接风晚餐。那顿饭的主菜是白面馒头,配上猪肉炖粉条,桌上还有一大锅菜汤,大家可以随意取用。
在刘庄大队的十几位知青中,王成才个头最高,且是高中毕业生,刘庄大队的队长刘树青因此让他担任了知青小组的组长,负责照顾其他知青的生活和学习。知青们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王成才向队里反映。
虽然是冬季的农闲时节,刘庄大队的村民依然在忙碌着进行农田水利建设。那里的农田平坦,但一旦遇到干旱或大雨,都会影响粮食的收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队决定修建一条引水渠,从胶莱河引水灌溉农田,另外还要挖几条排水沟,以便在大雨时及时排水。
知青们刚到刘庄的第三天,就被安排去水利工地参与挖排水沟的工作。挖沟的工作并不简单,土层表面因严寒而变得坚硬,需要用尖镐刨开表面才能继续挖掘。挖出的泥土一部分用来筑坝,剩余的则需要用独轮车或土筐搬走,劳动强度非常大。当地村民有一句顺口溜,形容这种劳动的辛苦:“挖河打堤,割麦子脱坯,累不死也得脱层皮。”可见,挖排水沟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体力活。
第一天的劳动让知青们疲惫不堪,几位女知青累得直哭。那天晚上,几名疲惫的女知青甚至没有吃晚饭,衣服都没有脱,就倒在床上睡着了。负责做饭的大嫂喊了半天,也没能把她们叫醒。
经过一天的劳作,到了腊月二十五,刘队长终于宣布:“快过年了,咱们就停工吧,正月十五之后再继续。”由于刘庄距离青岛不远,王成才他们便提出了回家过年的请求。但大队书记却表示,知青点必须有人值守,若没有人看守,东西丢失了,大队概不负责。
为了让大家都能回家过春节,王成才主动提出:“我做组长,我留下来看家。”这样,他就没有回青岛过年,决定留在刘庄度过第一个春节。送走其他同学后,王成才回到知青点,却意外发现刘惠没有离开,他问刘惠:“怎么不回家呢?”刘惠的回答令他感到震惊:“我的父母都下放到了潍坊,我哥哥在部队,我的爷爷奶奶被下放到烟台,家里没人,哪里过年都一样。”听着刘惠的话,王成才感觉心中一阵不忍,刘惠也流下了眼泪。
尽管王成才和刘惠都毕业于高中,但他们并非同班同学,王成才之前并不了解刘惠的家庭情况。刘惠的爷爷在解放前是东莱银行的伙计,解放后被打成了民族资本家,文革期间,整个家庭遭受了冲击。那段时间,王成才每天都和刘惠一起做饭,抢着刷锅洗碗,饭后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捧着书安静地学习,彼此并不打扰。
除夕那天,刘队长邀请王成才和刘惠到家里一起吃年夜饭。刘惠起初不愿意去,但见刘队长和夫人如此热情,最终还是同意了。正月初五,刘队长的媳妇又来到知青点,告诉王成才和刘惠破五吃饺子的传统,还亲自教他们包饺子。王成才和刘惠在她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和面、调馅、煮饺子,直到两人尝到亲手包的饺子后,刘婶才满意地离开。她的热情与善良,让王成才和刘惠的心里感到一股温暖。
春节过后,其他回家过年的同学陆续返回,知青点再次恢复了热闹的气氛。大家休息了一天后,又投入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劳动中。
王成才对刘惠始终关怀备至,不仅照顾她的生活,还鼓励她要勇敢面对困难。刘惠感受到王成才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她也从心底里感谢他,并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好感。
1972年秋天,刘庄大队得到了两个招工名额,其中一个属于六队。刘队长直接将名额分配给了王成才,理由是王成才表现优异,工作积极。王成才却表示,自己是组长,不能第一个离开知青点,于是把名额让给了刘惠。
然而,当刘惠拿着招工审批表到公社知青办时,却因家庭出身问题遭到拒绝。王成才为此感到愤怒,立即到知青办为刘惠争辩,激动地说:“刘惠去青岛当工人又不是当干部,家庭出身与她有什么关系?她不是资本家,凭什么不给她盖章?”尽管他与知青办主任争论了很久,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遭到了主任的批评,并且将王成才的名字记下。
直到1976年,大部分在刘庄六队插队的青岛知青通过招工回到了青岛,只有王成才和刘惠未能如愿。刘惠为此感到愧疚,但王成才安慰她:“别难过,等有机会,我还会让你先走。”
1977年,刘惠终于成功招工回到青岛,而王成才则继续在刘庄,直到知青点被撤销,他被合并到李庄大队。秋天,刘惠带着好消息来看望王成才,告诉他国家恢复高考,鼓励他抓紧复习,准备迎接挑战。
1978年春天,刘惠被山东大学录取,而王成才则考入了山东财政学院。经过几年努力,他们分别进入了银行和政府机关工作。1983年春天,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婚后的生活美满幸福,刘惠不仅才华出众,还非常贤惠,对公婆孝顺。王成才对这段婚姻非常满意,他常常感慨,能够娶到刘惠这样的贤妻,真是祖上积德。
回顾往事,两人都深感珍惜那段一起插队的日子,尤其是刘惠。她谦虚地表示:“要不是王成才的关爱和鼓励,我不可能这么坚强,最终考上大学。”王成才和刘惠的关系深厚,两人相互扶持、相互谦让,成为了别人眼中的模范夫妻。
2008年秋天,当年一同到刘庄插队的知青们回到这个曾经的“第二故乡”,他们看望了刘队长和刘大婶,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和感谢。大家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刘队长和刘大婶当年对他们的无微不至的关照。
刘大婶也笑着回忆起王成才和刘惠,曾经她就觉得这两人有夫妻相,那年包饺子时,她特别做了两只鸳鸯饺子,特意提醒他们:“一人吃一个,这对饺子象征着你们的缘分。”
如今,退休后的王成才和刘惠已回到青岛,他们和子女都在青岛生活。每次提起过去的知青岁月,王成才总是充满感慨,他说,虽然那段时光艰苦,但正是那些苦日子造就了他更加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心态。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经过苦难,才能迎接更加甜美的成果。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5-6-16 07:07:55
好帖,欣赏!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