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知青往事:知恩图报做了队长家的女婿,四十年后他才带着婆娘回城 [打印本页]

作者: 如云    时间: 2025-5-16 07:20:55     标题: 知青往事:知恩图报做了队长家的女婿,四十年后他才带着婆娘回城

知青往事:知恩图报做了队长家的女婿,四十年后他才带着婆娘回城                                                                     2025-05-08 19:48                                        

发布于:天津市
   
        杨旭东,天津的知青,他是一个新近成立的“知青老友群”群主。这个群里共有五十四名成员,主要都是曾经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插队的天津知青。而在这五十四名知青当中,杨旭东是唯一一个与当地农村姑娘结婚并成家的。他直到六十岁时,才带着妻子回到了天津。

回忆起当年的插队和婚姻生活,杨旭东感慨万分,心情复杂。他提到自己当年在内蒙古插队时,曾差点被黄河水吞没,而正是当时的老队长毫不犹豫地救了他一命,给了他重生的机会。为了报答这份救命之恩,杨旭东决定娶老队长的小女儿赵桂红,成为赵家的一员。那段往事至今仍深深印刻在杨旭东心中。
杨旭东的故事要从他下乡插队开始讲起。作为1968年届的初中毕业生,他在1969年4月初来到了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的赵家圪旦大队。当时,十一名来自天津的知青被安排到了大队的第七生产小队,他们住在一座简陋的土坯房中,而负责做饭的就是赵队长家里的三女儿,赵桂红。
赵队长,四十多岁,是一个体力异常强壮的人,走起路来步伐坚定有力,说话声音洪亮有力,举起三百斤重的担子和两百斤重的麻袋简直轻而易举。赵队长是赵家圪旦大队有名的大力士,堪称全村的力量象征。赵队长是个非常正直的人,而他的妻子则淳朴善良,三个女儿都各具风韵。赵家生活条件较好,算是村里的中上等家庭。唯一的遗憾就是,赵队长家只有三个女儿,至今未能传宗接代。
那时,内蒙古的四月天气依然带着寒意,杨柳吐绿,春耕春播的季节正悄然来临。知青们安顿好了住宿后,赵队长带着他们去公社供销社购置劳动工具,大家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农活中。
记得插队的第一天,杨旭东就遇到了一场小插曲。在前院的马棚里挑粪时,他与一个同学打闹,结果不慎跌入了一个粉池,幸亏池中水不多,杨旭东没有受伤,只是弄脏了衣服。赵桂红看到他狼狈地跑回屋里,不禁担心地问:“哥,怎么搞的?没伤着吧?”杨旭东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事,掉粪坑里了。”尽管只是一次小插曲,但赵桂红不嫌弃,主动帮他把脏衣服洗干净,挂在院里的晾衣绳上。杨旭东心生感激,便将从天津带来的肥皂送给了赵桂红,以此表达谢意。两人由此正式认识,彼此间也有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杨旭东十七岁,赵桂红十六岁。
四个半月后,知青们搬进了新建的集体宿舍,摆脱了那座充满臭味的马棚,新的住处无论是环境还是卫生条件都好多了,大家的心情也因此轻松了不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队长对知青们的照料越来越细心,无论是吃住,还是日常生活琐事,他都一手安排。秋收后的第二天,杨旭东在公社邮局寄信时,竟被两名年轻人抢走了背包。杨旭东回去后,告诉了赵队长,赵队长很快就找到了那两人,并毫不犹豫地帮助杨旭东追回了失物。
这些点点滴滴的关怀和帮助,让杨旭东始终铭记在心。在每次回天津探亲时,他都会给赵队长带些天津的特产。有一次,杨旭东还特意为赵桂红买了一条红色的丝巾。杨旭东将赵队长一家视为亲人,而赵队长一家也将杨旭东当作自家的孩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津的知青陆续有了离开赵家圪旦大队的机会。有些人去了部队,有些则选择了工作岗位。杨旭东两次也曾面临离开的选择。第一次是应征入伍,他通过了体检和政审,却未能最终入伍,据说是被其他人顶替了。第二次是有了招工的机会,但杨旭东自愿放弃,将这个名额让给了他的好朋友周庆华。
直到有一天,秋日的中午,几名年轻社员去黄河洗澡,杨旭东也跟着一同前往。尽管赵队长提醒他黄河水急不宜下水,杨旭东仍然不以为然。没想到,他不慎游入了黄河的急流区,差点丧命。赵队长发现后,立即跳进黄河,奋力将杨旭东救起,并且用力拍打他的背部,将河水排出,才使杨旭东恢复了意识。赵队长的英雄行为,深深地印在了杨旭东的心里,成为他一生的铭记。
后来,杨旭东的父母得知此事,十分震惊,并决定向赵队长表达感谢,杨旭东的父亲亲自为赵队长送去了酒和一些生活补贴。赵队长收下了酒,但并未接受其他馈赠,只请杨旭东在家里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1975年,杨旭东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准备回天津继续学业。在临行前,赵桂红特地为杨旭东举办了一个饯行宴,赵队长感动得热泪盈眶,表示舍不得杨旭东离开。在那一刻,杨旭东终于明白,自己早已被赵家当作了亲人。

不久之后,杨旭东与赵桂红结婚,赵家的人送上了他们最真挚的祝福。婚后的杨旭东在赵家圪旦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后来转为公办教师。而赵桂红也在公社粮站工作,并最终成了非农业户口。

2012年,杨旭东的岳父母相继去世,杨旭东和赵桂红决定回到天津,与父母一起度过晚年。直到六十岁时,杨旭东才正式回到天津,而他在内蒙插队的那段岁月和那份深深的情感,却始终无法抹去。
如今,杨旭东已经退休,他和妻子赵桂红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每次回忆起往事,杨旭东总是感慨万分。他说,赵队长不仅是他的救命恩人,还是他人生的贵人。赵桂红贤良淑德,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他这一生真的非常幸运。
在这里,笔者也真诚地祝愿杨旭东老师和他的妻子晚年生活幸福安康。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5-7-17 04:17:39

欣赏!支持!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