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知青往事:在陕北插队五年,村里的那个漂亮女子他至今难忘 [打印本页]

作者: 如云    时间: 2025-5-16 16:39:08     标题: 知青往事:在陕北插队五年,村里的那个漂亮女子他至今难忘

本帖最后由 如云 于 2025-5-16 16:41 编辑

知青往事:在陕北插队五年,村里的那个漂亮女子他至今难忘                                                                                2025-05-15 11:23                                        发布于:天津市
   
     王洪平,北京知青,六八届初中毕业生,曾在陕北赵家沟大队插队五年多。五年的插队生涯让他经历了不少艰难的时光,也有很多难忘的回忆,其中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那位陕北女子——贺秀巧。时至今日,几十年过去,王洪平仍清晰记得那个美丽的女子。
1969年1月,年仅十六岁的王洪平与一群同学一同踏上了从北京出发前往陕西的知青专列。经过铜川的短暂停留后,他们继续乘坐汽车北上,最终抵达了陕北延安地区的赵家沟大队。十名北京知青被分配到赵家沟大队的第一生产小队落户。刚开始,大家暂时住在一队的两孔窑洞里,队长贺队长安排了一位名叫贺秀巧的年轻女知青帮助他们烧火做饭。

贺秀巧,年仅十七岁,长得极为美丽,给人一种如仙女般的气质。她是贺队长大哥家的大女儿。由于她的美丽与善良,男知青们亲切地称她为“仙女姐姐”,女知青们也纷纷跟着称呼她为仙女姐姐。没多久,大家便不再叫她贺秀巧,而是直接叫她“仙女姐姐”了。
在赵家沟大队的第三天,仙女姐姐决定为大家蒸玉米面团子。王洪平主动跑到灶坑里帮忙烧火,仙女姐姐笑着告诉他:“柴火有些湿,火不好引。” 王洪平不以为意,向她保证:“没事,我可以的,多加点麦秸,就能点着。”他首先放了些麦秸,再放了一些荆条,用火柴点燃麦秸,开始拉起风箱。起初,浓烟弥漫,但很快,一条长长的火舌从灶膛里喷射出来,正好烧着了王洪平的头发。王洪平吓得大叫一声,迅速跳了出来。
这一声尖叫不仅吓了仙女姐姐一跳,连隔壁窑洞里的女知青也赶了过来。幸运的是,王洪平并未受重伤,虽然头发和眉毛被烧焦,额头上的头发变得焦黑,眉毛几乎全没了。仙女姐姐看到王洪平并无大碍,便让他先休息,自己重新调好了火,再开始蒸团子。
午饭后,仙女姐姐回家拿来了剪刀和木梳,耐心地为王洪平修剪头发,剪掉了烧焦的部分,整理了一下发型。王洪平照了镜子,虽然发型修整得不太整齐,但至少比之前好多了。唯一遗憾的是,眉毛已经没有了,这让王洪平哭笑不得。
自那次烧火的事件之后,王洪平明显感觉到仙女姐姐对他特别照顾,每次他再帮忙烧火时,仙女姐姐都会特别叮嘱他注意火候,还会为他多加点柴火,提醒他操作时要有技巧,别让火炉里塞得太满。
随着时间推移,王洪平的眉毛才渐渐长回来,而他修整了头发,终于不再显得那么突兀了。尽管经历了一场“火烧头发”的惊吓,但男知青们都很羡慕王洪平,因为只有他一个人,经历了与仙女姐姐如此亲密的接触——她为他剪过头发,梳过头发。
春节后,春耕忙碌起来,仙女姐姐也不再为大家做饭了,转而上山担粪参加生产劳动。第一天,她为王洪平缝了一个棉垫子,王洪平的肩膀上便有了一个垫子。第二天,王洪平又得到一个新棉垫,这次是仙女姐姐自己肩上的棉垫子。看到仙女姐姐如此关心王洪平,不仅男知青们感到羡慕,就连女知青们也有些嫉妒。

第三天,王洪平肩上的棉垫被另一名女知青抢走了,仙女姐姐便对他说:“等下班后,我再为你缝一个。”果真,几天后,王洪平的肩膀上又有了一个崭新的棉垫子。原来,为了给王洪平缝这个棉垫,仙女姐姐去后队借来了旧棉絮和布料。大家看到这一幕,再也不敢轻易抢王洪平的棉垫了。
中秋节前夕,仙女姐姐端着一瓢红枣来到知青点,递给王洪平一把,大家纷纷围上来一起吃。杨吉华开玩笑道:“仙女姐姐真偏心,给王洪平的枣特别甜。”这一句玩笑话让仙女姐姐羞红了脸,王洪平也有些不好意思。
1971年年末,王洪平回北京过春节时,仙女姐姐送给了他一瓢晒干的红枣和两斤芝麻。春节后,王洪平带回了北京的糕点、香肠和肉罐头,仙女姐姐一家人第一次品尝到这些东西,觉得十分美味。从此,仙女姐姐时常会为王洪平送一些美食。
有一次,王洪平去仙女姐姐家帮她家脱土坯,准备搭建土炕,仙女姐姐和她母亲特地为他做了荞面饸饹,并炒了鸡蛋。这是王洪平第一次在仙女姐姐家吃饭,也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她们一家人的热情与淳朴。正是因为这次在仙女姐姐家吃饭,村里开始传出闲话,说王洪平与仙女姐姐有了恋情。
这段时间,王洪平开始意识到事情的敏感性。作为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并未考虑过个人感情问题。为了避免伤害仙女姐姐,王洪平决定开始与她保持距离,虽然他不在乎村里流言,但却担心这些流言会伤害到仙女姐姐。
1973年秋天,贺秀巧被介绍了对象,那个对象是大队书记家的一名青年,赵庆军。虽然赵庆军是大队书记的二儿子,而且长得英俊、受过教育,但贺秀巧却表示自己不着急,想等一年再订婚。村里的人纷纷猜测,贺秀巧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她喜欢王洪平,否则她怎么可能对赵庆军不感兴趣?
到了1974年秋,赵家沟大队得到了一个工农兵学员的名额,赵书记把这个名额给了王洪平。离开赵家沟的那天,贺秀巧跑到村口,把一双绣花鞋垫和几个煮鸡蛋塞进了王洪平的包里,眼含泪水地跑回了村子。王洪平望着仙女姐姐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难言的酸楚。
带着对赵家沟的留恋,王洪平离开了这片曾经生活五年的土地,迈进了山西的一所中专院校,成为全公社第一个被推荐上中专的北京知青。
三个月后,杨吉华来信告诉王洪平,仙女姐姐已经和赵庆军订婚了。而且,杨吉华还透露了一个消息,赵书记给王洪平这个名额,实则是为了让他离开赵家沟,以免王洪平留在这里影响仙女姐姐的婚事。

中专毕业后,王洪平回到了忻州工作,三年后又调回北京,结婚成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离开赵家沟后,王洪平再也没回过那里,虽然他常常想回去看看,但每当想到仙女姐姐,他心中便涌起一种无法言喻的难受和伤感。岁月流逝,插队时的许多事情渐渐模糊,唯独仙女姐姐那美丽的身影和笑容,依然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久久无法忘怀。
“仙女姐姐,贺秀巧,你过得好吗?北京的王洪平一直在想着你。”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5-6-18 04:10:11

欣赏!喜欢!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