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现实中部分老人的行为却让这一美德面临考验。
近日,上海地铁上发生一起让座纠纷。
当时地铁内乘客较多,一位年轻人已落座。
一位老人走到其身边,要求年轻人让座,年轻人未立刻起身,老人竟直接动手。
这一冲突引起周围乘客注意,原本平稳的乘车氛围被打破。
当晚,老人身份信息被曝光。
据悉,老人每月退休金过万,生活无忧。
这一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是老人无理还是小伙“不尊”?“我当时就在旁边,那场面,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啥好,老人那么大声音喊,小伙子也委屈,周围人都懵了。”
一位在场乘客事后回忆道。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如今在公共交通上,让座引发的争议却屡见不鲜。
到底是老人无理,还是年轻人“不尊”?
最近上海地铁上的一场让座纠纷,就引发了大众关注。
5月15日,上海地铁一节车厢里,一名年轻男子戴着耳机,正专注地玩手机。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穿着马甲、拎着雨伞的老人上车,走到小伙身边,礼貌开口:
“年轻人让一让,谢谢。”
小伙戴着耳机,地铁又嘈杂,可能没听清,再加上老人突然这么说,他没反应过来,便继续看手机。
老人见小伙没反应,脾气渐起,大声质问:
“怎么回事?”
旁边站着的大哥都被吸引得侧目。
和老人一起的黑发大妈,应该是他妻子,见小伙没让座,便劝老人换个年轻人试试。
从这能推测,他们或许常用这种方式让年轻人让座。
可老人被大妈一劝,反而更激动,直接上手拉扯小伙,还喊道:
“年轻人给老人让一下,我都83岁了,让个座怎么了。”
小伙也不示弱,表示自己本想让座,但老人这态度让他没法让,让座是情分,不是本分,说完就稳坐不动。
老人见状,拉着小伙大喊:“年轻人让一下!”
声音洪亮,完全不像八十多岁的人。
大妈再次劝说,老人还理直气壮地吼:
“我给他讲,我给他上课!”
这幕被网友拍下传到网上,引发争议。
随后上海地铁官方回应,可这回应不仅没平息争议,反而让讨论更激烈。
大家各执一词,究竟该怎样看待这起让座纠纷?
谁之过?着热度攀升,上海地铁工作人员做出回应。
于是,他们表示,地铁虽设有爱心座位,但不强制年轻人让座,若年轻人不愿让,也无可奈何。
当下年轻人压力不小,工作一整天后,归途中渴望能有个座位休息。
爱心专座以“爱心”为宗旨,所以,若年轻人身体不适或疲惫,使用爱心专座也情有可原。
此事的关键并不在座位本身。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都希望年老乘车时能得到他人帮助;但年轻人也有疲惫时刻,辛苦工作后也需休息,大家依据自身情况行事,本无对错之分。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看法不一。
部分网友认为,年轻小伙缺乏尊老意识。
虽让座是道德问题,但小伙坐的是老人和残疾人专属座位,并非年轻人专属。
而且起初老人态度比较好,只是因为小伙不理睬才生气。
不过,也有网友持不同观点。
于是,他们觉得老人倚老卖老,小伙有权决定是否让座,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不应强制。
老人不应强行要求让座,更不能在被拒后动手,这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所以,不能因年龄大就侵犯他人权益。
还有网友指出,从视频看老人吵架时中气十足,似乎无需让座。
随着事件发酵,双方身份曝光。
涉事老人是上海退休人员,每月有上万退休金,生活惬意。
但小伙已连续加班数日,身体不适,当天是去医院检查颈椎。
视频里老人身体硬朗,拽着小伙,小伙有气无力称老人声音比自己大,显然老人未理解“让”的自愿含义。
律师指出,我国爱心专座设置仅为倡导,无强制让座法律效力。
所以,这起事件中各方观点不一,孰是孰非难以定论。
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爱心专座”上。
有网友认为,爱心专座标明是给特定人群的,非特定人群临时坐可以,正主来了就得让。
但“符合条件”谁来定?
一个看着健康的老人,到底需不需要座位?
一个看着壮实的小伙,可能正身体不适或累得不行。
这些情况外人很难判断。
另外,现在社会风气有变,有人觉得不该道德绑架。
年轻人累,有些老人有退休金,跳广场舞、抢特价鸡蛋都很有劲,没必要非和年轻人抢座位。
官方回应让座应自愿,这说法挺在理。
年轻人生活压力不小,遵守法规的同时,也有自己的难处。
一般而言,非特殊困难人群,别轻易占爱心专座。
就算坐了,遇到需要帮助的,主动让座也是应该的。
毕竟爱心专座有特定用途,要是没人让,设置它就没意义了。
要是车上划了老弱病残孕专座,年轻人碰上这类乘客,就该让座。
不然专座就成了摆设,发挥不了作用。
早些年没专座,大家也会主动礼让。
尊老爱幼值得倡导,但让座得是自愿行为。
强制让座,年轻人容易反感,反而可能让让座这事变了味。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