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尼克松访华菜单揭秘,那个年代国宴都吃什么?尼克松的评价如何? [打印本页]

作者: 如云    时间: 2025-5-24 08:06:05     标题: 尼克松访华菜单揭秘,那个年代国宴都吃什么?尼克松的评价如何?

尼克松访华菜单揭秘,那个年代国宴都吃什么?尼克松的评价如何?                                                                  2025-05-23 12:54                                        

发布于:天津市
   
        1972年,中国历史上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握手。这一握手不仅跨越了漫长的海洋距离,还打破了20多年的敌对局面,令全球震惊。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发生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时,从此,中美两国的关系走向了正常化,而尼克松也成为了历史上首位访问中国的美国现任总统。

许多人对于这一事件背后的细节感到好奇。在接待这样一位重要客人时,我们是如何展现“地主之谊”的?尼克松访问中国时的“菜单”究竟是怎样的?那个时代的国宴又包含了哪些美食?尼克松本人对此次中国之行有何评价?这些问题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首先需要了解尼克松访华时的背景。当时,世界正处于美苏冷战的紧张氛围中,身处不利地位的美国急需寻找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以打破与苏联的僵局。而与苏联关系冰冷的中国,则成为了美国的理想合作伙伴。中国在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压力下,也迫切希望与美国建立合作关系。在一系列的外交对话和政策安排之后,尼克松决定正式访问中国。

尼克松的此次访问,对于中国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这次历史性的会晤顺利进行,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了相关的筹备工作。在访问前夕,周总理就已指派三军仪仗队前往机场迎接尼克松。经过长时间严苛训练的士兵们,眼神坚定,目光中充满了尊严、友好与自信。当尼克松走出机舱时,他深深感受到这些年轻面孔的庄重和热情,甚至日后他也曾表示,这一幕始终铭刻在他心中。

尼克松和周总理的首次握手,堪称世纪性事件。接下来的日程中,尼克松还与毛泽东在中南海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晚宴上,周总理亲自安排了国宴,而这一场国宴的背后,涉及了严格的食品安全和精心的准备。

当时,中国人民大会堂的管理部有严格规定,所有国宴的食材必须通过指定的供应渠道。这个供应点有一个神秘的代号——“34”。为了确保尼克松能够品尝到最正宗的中国美味,工作人员几乎遍遍了全国,收集各种食材。而当得知尼克松喜爱海鲜时,潜水队员们冒着极寒的天气下海捞取新鲜的鲍鱼。尽管过程艰辛,但结果却令所有人满意。尼克松得知宴席上的鲍鱼来自黄海深处,深为中国的热情和好客所感动。

除了鲍鱼,宴席上还有一道极具特色的菜肴——“芙蓉竹荪汤”。竹荪原产于四川,农业界称其为“钱仓早”的蚕豆。这种蚕豆果子较小,宴会筹备组特别请经验丰富的老农测算,确保蚕豆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生长过大,影响菜肴的质量。最终,在多方努力下,这道菜肴准时送到了北京,并作为国宴的一部分展现给尼克松。

随着行程的推进,尼克松前往了上海。在他到达之前,周总理已安排上海的著名饭店准备了一份符合中国传统特色的菜单。菜单上有冷盘、水晶虾冻、香菇烤鸭、白斩鸡、樱桃萝卜、黄瓜拌西红柿等,热菜则包括茉莉冬笋汤、佛跳墙、糖醋桂鱼、清蒸螃蟹和甲鱼。虽然菜肴种类丰富,但周总理却对其中一道菜产生了疑问。上海饭店准备的清蒸螃蟹使用的是江南的河蟹,而周总理知道,虽然河蟹味道鲜美,但美国人更习惯吃个头大的海蟹。因此,他要求饭店改用海蟹,以便尼克松能够轻松剥壳食用。

经过一番商讨,上海饭店决定创新,在海蟹的壳内放入经过精心处理的河蟹肉,确保这道菜既符合口味,又便于食用。最终,改良后的“清蒸螃蟹”不仅保持了传统风味,也让尼克松大快朵颐。看到这道创新菜肴时,尼克松十分感兴趣,甚至模仿中国人食用的方法,连“壳”一起吃了起来,称赞不已。

此外,尼克松访问中国时,周总理还与他分享了“茅台佳话”。在一次宴会上,周总理向尼克松介绍茅台酒,并开玩笑说,喝得太多的茅台酒点燃一根香烟可能会引发爆炸。听到这个玩笑后,周总理当场点燃了一杯茅台酒,火焰瞬间将酒液烧光。尼克松也深刻记住了茅台酒的易燃性。回到美国后,他迫不及待地向女儿展示茅台酒的特性,甚至还引发了一场小小的“火灾事故”。

在尼克松即将离开中国时,我方为他举办了一场答谢宴会。在宴会上,每位中方人员面前都摆放着精美的“大熊猫”香烟盒,尼克松的夫人对这些香烟盒赞不绝口。周总理见状,立刻表示可以赠送给美方。尼克松夫人误以为是送香烟,周总理则幽默地纠正道:“是送你们大熊猫。”这一礼物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尼克松和夫人都感到非常欣喜。

可以说,尼克松访华不仅是中美关系历史上的一大转折,也是中国展现热情和友好的重要时刻。中国在此次接待中毫不懈怠,精心准备每一项细节,让尼克松感受到了深深的尊重和欢迎。这次访问不仅促进了两国的正常化关系,也为后来的中美建交铺平了道路。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