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雪溪图》
二、“艺法自然”在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石涛《松壑隐居图》
毛泽东同志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产物。……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是唯一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 [7]这里说明了艺术与自然地关系,同时也指出了自然生活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并把自然生活看着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社会生活作为文艺的源泉它有三个特点:①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庞杂的,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②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为社会生活和人类实践是不断发展、无限丰富的;③它是独一无二的。开发这个源泉,对文艺创作是非常重要的。离开这个源泉,文艺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舍弃这个最丰富的艺术原料的矿藏,任何文艺作品都无法产生。“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种(自然)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从而“把现实世界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再“按照其整个广度和整个深度加以彻底体会” [8]后表现出来。作为中国艺术之一的中国画当然也不例外。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也是经过画家们对自然生活的感受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加工、提炼和创造的,更是“艺法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
中国画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门类,是广大人民从精神上掌握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应以独特的审美方式,表现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面貌。人们希望中国画家在作品中表现真正美好的东西。脱离自然、远离人民、孤芳自赏,是不可取的,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有作为的中国画家,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大变革中,都不应该对生活无动于衷,而要热情地拥抱自然,拥抱阳光,以自己的作品反映时代的轰鸣,反映人民的理想、愿望和感情,从而使人民感奋起来,在美的陶冶中得到精神的力量。如蒋兆和、傅抱石、李可染、钱松喦、周思聪、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石鲁、赵望云等许多画家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地开拓着自己的视野,从独特的艺术视角,颇有个性的艺术语言,创作了许多好作品。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称颂。
钱松喦《红岩》
注释: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