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门到进阶
无论您是初涉收藏领域的新手
还是经验丰富的行家
开启一段适合自己的学习之旅
跟着专家学鉴藏
把兴趣变成专业
让收藏少走弯路
扫码咨询👇
明宣德 青花地拔白卷草纹鱼篓式尊高8厘米,口径18.9厘米,足径8厘米。清宫旧藏碗撇口,深腹,圈足。通体施红釉。圈足内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高4.1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9.2厘米。清宫旧藏。盘口微撇,弧腹,圈足。足底切削整齐。通体施玫瑰紫釉,釉面棕眼密集。口沿处因高温熔融状态下釉层垂流而呈酱黄色。足内无釉,有糊米色斑。无款。
高4.6厘米,口径20.1厘米,足径12.7厘米。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高温钴蓝釉,口沿处因高温下釉层熔融垂流映现白色骨胎,形成一道圆润的白边。釉面泛橘皮纹。
高4.2厘米,口径21.4厘米,足径13.6厘米。宣德青花瓷器造型敦厚端庄,釉面青亮,纹饰细腻豪放,笔法潇洒,一向被列为明代青花之冠。此盘主题纹饰为松竹梅纹。
高10.2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4.5厘米明宣德青花使用进口青料,此种高铁低锰料在烧成过程中青料易晕散,故所绘纹饰不够清晰。此碗青色较为淡雅,纹饰比较清晰,实为难得。
高46厘米,口径8.9厘米,足径15.2厘米明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黄金时期,而宣德朝则是明代青花瓷制作的顶峰阶段。
高19厘米,口径15.8厘米,足径13.8厘米宣德青花图案以线条流畅、纹饰豪放生动著称。
高18厘米,口径22.2×14厘米,足径22×14厘米此炉形制奇特,方口出唇,扁腹,下承四如意折角足。通体青花纹饰。
高6.5厘米,面径20.5厘米,底径21.5厘米盖面饰4朵云纹,间以5个蓝查体梵文,是佛教种子字。
高8.4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5.7厘米。清宫旧藏。碗敞口微撇,弧壁,瘦底,圈足较高。
高29.9厘米,口径2.7厘米,足横7厘米,足纵5.2l厘米。清宫旧藏。壶呈葫芦形,口、颈部为圆形,腹部为竖向扁圆形,下承以方圈足。
高10.2厘米,口径28.1厘米,足径11.1厘米。此碗纹饰描绘细腻,线条流畅。
高7.3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6.9厘米。碗呈菊瓣形,敞口,深弧壁,圈足。
高11.2厘米,口径13.6厘米,足径13厘米在明代,景德镇窑仿烧宋代名窑瓷器始于永乐时期,仿汝釉只见有宣德时期的制品。
高15.1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10.9厘米尊广口,扁圆腹,圈足。
高4.0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12.7厘米。清宫旧藏蓝釉白花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创新品种,其蓝白对比鲜明,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
高8.8厘米,口径20.9厘米,足径9厘米清乾隆帝曾于丁酉年作诗赞此宣德红釉碗:“雨过脚云婪尾垂,夕阳孤鹜照飞时。沼澄铁旋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
高19厘米,口径6.9厘米,足径9.7厘米。清宫旧藏尊折沿口,直颈,鼓腹,外撇足,台阶式内底。
高4.2厘米,口径17.6厘米,足径11厘米。清宫旧藏明代仿宋官窑器一般只注重仿宋器的釉色而不太注重仿其造型,故少有乱真之作,如此盘除釉色貌似宋汝窑器外,其造型和歀识都显示出宣德官窑瓷器的特征。
高10.3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4.4厘米。清宫旧藏碗撇口,高足中空。
青花缠枝莲纹瓶
高19.8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7.1厘米瓶直口,圆唇,细长颈,扁腹,圈足。通体青花纹饰。
高5.5厘米,口径29.3厘米,足径20厘米。清宫旧藏白地酱彩为宣德时期新创烧的品种。其白釉上刻填的酱彩呈现未经搅拌的芝麻酱色,晶莹光亮。
高20厘米,口径16.1厘米,足径17.2厘米清代康熙时景德镇窑曾仿制宣德红釉僧帽壶,其釉质接近宣德器,但造型却略显笨拙,
高14.5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7.4厘米此瓶造型系模仿西亚伊斯兰国家金属器。
高8.8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4.4厘米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是明宣德时出现的新颖品种,
高3.6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9.5厘米酱釉因以“紫金土”配釉亦称“紫金釉”。
高27.5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10厘米此壶造型端庄古朴,釉质肥厚莹润,青花色泽深沉含蓄,色重处青花下凹,呈现出点点的黑疵斑痕,与浓艳的青色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高28.7厘米,口径19.7厘米;盖口径22厘米,底径24.7厘米罐直口,丰肩,硕腹,平底。口上有凹槽。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