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五家野战军入朝鲜:在国内时难以评比,一打美军就看出谁更强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    时间: 2025-6-13 14:59:13     标题: 五家野战军入朝鲜:在国内时难以评比,一打美军就看出谁更强

五家野战军入朝鲜:在国内时难以评比,一打美军就看出谁更强                                                                         2025-05-28 17:01                                        

发布于:天津市
   
      在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正式设立了四大野战军。虽然华北并没有专门的野战军指挥机构,但该地区有三个野战兵团,规模庞大,因此许多人也习惯性地将其称为野战军。
在国内的战场上,这五大野战军各自都有出色的表现。由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心理,彼此之间也难免有些不服气的情况。例如,电视剧《亮剑》中的多位高级干部在常乃超课堂上争先恐后地提及自己部队的功绩,反映了当时普遍存在的情况。然而,当进入对外作战之后,各自的差距开始显现出来。
能得到中央的信任并承担重任的部队,必定是有其原因的!当然,进行这些比较并非出于冒犯,而是通过当时的实际数据来进行分析和讨论。表现出色的部队应当继续发扬光大,而那些表现较差的部队则应从中吸取教训。每一位为国家奋战的志愿军战士,都是英雄。
一、为什么以抗美援朝为参照?

解放战争的局势是全国一盘棋,每支部队都肩负着各自的使命。许多部队为了解放全局,甚至不惜牺牲自身,很难说谁的表现最为出色。比如,第一野战军长期在贫瘠的土地上,以少数兵力成功拖住了胡宗南的数十万精锐部队,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且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等战斗中取得了三战三捷,展现了顽强的韧性。第二野战军在战争初期表现不俗,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军8个整编旅,消灭敌兵28.7万人,但为了引起敌军的注意,刘邓指挥千里跃进大别山,孤身深入,导致自身伤亡惨重,不过这使得其他解放区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这种贡献尽管难以通过纸面数字体现,却是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

第三野战军与国民党嫡系部队激烈作战,张灵甫、黄百韬、邱清泉、李弥等黄埔系将领都被该部歼灭。第四野战军是中央最为倚重的部队,从十万大军出关,到百万大军入关,横扫战场,从白山黑水一路打到了天涯海角。华北地区在前期支援了大量部队前往东北,后期又调遣两个兵团分别去解放西南、西北,同时还承担着保卫中央的任务。虽然其战绩相对较为平淡,但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的来说,这五支野战军各具特色,且所面对的敌人各有不同,有的与“杂牌军”作战,有的则与精锐对阵,因此很难用统一标准进行评判。但到了朝鲜战场,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美军装备精良,战术水平与战斗意志都非常强,各支部队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微小,整体相对均衡。为了与如此强敌对抗,我方必须全力以赴,通过战斗不断吸取经验,摸索出敌人的弱点,以求最终胜利。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同样的敌人,哪支野战军的表现更为突出,便能更客观地反映出其战斗力的强弱。

二、入朝作战后各自的表现

参与抗美援朝的军级单位包括:四野的38军、39军、40军、42军、46军、47军、50军、54军;三野的20军、21军、23军、24军、26军、27军;二野的12军、15军、16军;一野的第1军;华北的60军、63军、64军、65军、66军、67军、68军。值得注意的是,60军虽然隶属于第三兵团,但其前身是华北的第8纵队,解放战争期间主要在华北作战,因此应当算作华北的部队。此外,还有21兵团,由于主要承担修建机场的任务,并未直接参与作战,所以不在此列。从参战部队的数量来看,四野和华北派出的部队最多,而一野派出的部队最少。这主要是因为一野的部队本身就不多,还要承担保障西北地区安全、清除溃兵和土匪等任务,压力巨大。直到1953年初西北局势趋于平稳,一野才得以调动第1军参战,不过那时双方战意已不高,因此第1军未参与大规模战斗,未能展现出其强大的实力。
二野在朝鲜战场上有得有失。入朝后的首场战斗恰逢第五次战役,结果未能取得理想成绩,第三兵团的伤亡超过三万,遭到志司严厉批评。但在随后的阵地战阶段,15军和12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仅15军涌现的三等功以上者就有12347人,12军也有不小的贡献。整个抗美援朝期间,三等功以上立功的志愿军战士总数为30.2万人,而上甘岭战役就占据了其中相当高的比例。此外,二野的16军作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合成军,火力达到了同时期全军的最高水平。然而,该军与第1军一样,参战较晚,未经历大规模战斗,致使其实力未能充分体现。总体而言,二野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谷,表现值得关注。

三野第九兵团是第二批入朝的,尽管在长津湖战役中伤亡惨重,但他们在战斗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歼敌一万余人,并缴获了“北极熊团”的旗帜。虽然由于对恶劣天气和敌情的不熟悉,第九兵团的首次战斗并不顺利,但作为三野的精锐,他们在痛定思痛后,于第五次战役中表现出色,成为参战的兵团中表现最好的之一。特别是在撤退阶段,58师没有接到上级命令,却主动留守华川进行阻击,成功挽救了大量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生命,彭总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1952年9月,钟国楚的23军和皮定均的24军也加入了朝鲜战场,参与了“零敲牛皮糖”和“冷枪冷炮”运动,涌现出张桃芳等狙击英雄。总体来看,三野的表现较为出色,尽管伤亡惨重,但这并不完全是战损所致。

四野是中央最为倚重的部队,首批入朝的就是四野。事实上,在我军中,擅长防守只是基本功,能打运动战并攻坚才是衡量一支部队是否精锐的标准。四野的各个部队表现都非常出色。第一次战役中,39军在云山取得了胜利,40军在两水洞激战,42军在黄草岭顽强阻敌;第二次战役时,西线局势发生转折,38军打出了“万岁军”的威名;第三次战役中,四野部队成功攻入汉城,成为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再次进入城市的标志;在第四次战役中,四野同样是主力,打得艰苦卓绝;第五次战役时,39军和40军与第九兵团共同作战。可以说,四野几乎参与了整个运动战的进程,之后入朝的部队也毫不逊色,比如47军在阵地战中艰苦奋战,将敌人拖得筋疲力尽,最后不得不退出朝鲜。
华北地区在解放战争期间虽然不如其他四大野战军显赫,但在抗美援朝期间的表现却相当不俗。66军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虽然首战受到了批评,但之后的战斗表现逐渐提升,在半年内歼敌15328人,彭总也给予了表扬。值得一提的是,华北的67军和68军在总歼敌人数上领先,67军歼敌87847人,68军歼敌74800人。尽管他们面对的部分敌人是南朝鲜军队,美军精锐的比例较低,但这些数据依然代表了辉煌的战绩。
从三年的抗美援朝来看,五大野战军都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如果要进行比较,四野无疑是最为出色的,而一野则几乎没有参战,其余的野战军各有亮点,难分高下。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