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南方八省16支红军游击队各有多少兵力?主要领导人55年授何军衔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    时间: 2025-6-17 05:42:47     标题: 南方八省16支红军游击队各有多少兵力?主要领导人55年授何军衔

南方八省16支红军游击队各有多少兵力?主要领导人55年授何军衔                                                                   2025-06-16 21:16                                        

发布于:天津市
   
       1933年9月底,蒋介石调集了百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进攻。此时,李德已经接过了红军的指挥权,却选择放弃红军擅长的机动战术和游击战,而是改为与敌人死拼阵地。这种战术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硬实力对抗,而当时红军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远远不及敌人,因此李德的决策显得极为不明智,也正中了蒋介石的下怀。

由于李德错误的指挥,红军经过一年的激战,依然未能打退敌军的进攻,最终不得不放弃苏区,开始了艰难的长征。陈毅由于腿部受伤,被迫留守苏区,与项英共同指挥留守部队,继续在中央苏区进行抵抗。与此同时,蒋介石一方面派兵围堵正在长征的红军主力,另一方面命令驻苏的部队继续向中央苏区的留守部队发动进攻。由于敌我兵力悬殊,红军最终败北,被迫撤退。

为了保全部队,项英和陈毅决定分兵九路突围。在突围过程中,他们屡遭敌军围堵,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项英和陈毅带着幸存的部队来到了油山,开始了艰苦的游击战争。与此同时,南方的其他几个省份也有多支游击队坚持斗争。据不完全统计,改编为新四军之前,南方八省至少有16支正规游击队在活动。那么这些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都是谁呢?而他们在1955年又获得了哪些军衔呢?

闽西游击区的主要领导人包括张鼎丞、邓子恢和谭震林。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西地区仅留下了两个独立团和一个独立营。在蒋军重兵围攻下,闽西大部分沦陷,张鼎丞和邓子恢等人带领部队撤退到龙岩继续游击战斗。不久后,谭震林率领的红24师突破围困,成功与张鼎丞等人会师。抗日战争爆发前,闽西的游击队发展到了近2000人,并很快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张鼎丞担任支队司令,谭震林为副司令,邓子恢则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三人由于已不在军中职务,因此没有获得大将军衔,尽管他们的资历和贡献完全可以胜任。
湘鄂赣边游击区的主要领导人包括陈寿昌、徐彦刚和傅秋涛。中央红军长征后,湘鄂赣的根据地遭遇敌人猛烈围攻,红16师为保卫根据地,展开了艰苦的战斗,但几乎全军覆没。陈寿昌和徐彦刚带着残余部队转移至平江和浏阳一带,继续游击斗争,并重建了红16师。徐彦刚兼任师长,方步舟为政委。1934年11月,重建后的红16师在北上途中与敌军遭遇,陈寿昌牺牲,徐彦刚重伤,傅秋涛继任省委书记,并率部继续作战。红16师一度发展到5000多人,然而在1935年7月,蒋介石调集了60个团的兵力发动进攻,最终红16师在激战后损失惨重,只剩1000余人,徐彦刚在战斗中英勇牺牲。随着方步舟的叛变,傅秋涛率部艰苦抵抗,最终加入新四军,担任第一支队副司令,并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湘赣边游击区的领导人是彭辉明、谭余保和曾开福。1934年秋,红6军团西征,留下了5个独立团和一些地方游击队,彭辉明在湘赣省军区司令员的指挥下坚持抵抗。敌人随即调集重兵围攻,红军经过激烈战斗后失利,部队仅剩数百人,彭辉明英勇牺牲。危急时刻,谭余保接任,率部重建游击队,并迅速发展至数百人,形成了独立团。可惜的是,曾开福在艰难时刻选择叛变投敌。抗日战争爆发后,谭余保带领400余人加入新四军,被编入第一支队第二团,后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湖南省副省长。

湘南游击区的领导人有彭林昌、蔡会文、徐克全和周礼。1934年冬,敌人调集三师兵力对湘南游击区发动进攻,彭林昌率部坚决抵抗,但最终由于兵力悬殊,游击队失败,彭林昌壮烈牺牲。后蔡会文接任,转战到湘南,组织了红军游击支队,鼎盛时期部队规模达到1000余人。1936年6月,敌军再次发动进攻,蔡会文英勇牺牲,徐克全因前景渺茫选择叛变投敌,周礼则接任继续带领部队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周礼带领300多名战士加入新四军,最终担任军部特务营团长,后来在新中国任职,曾担任湖南副省长。

闽赣边游击区的领导人是钟得胜和彭胜标。游击队在鼎盛时期发展到了1000人,编为三个营,但在敌人的不断围攻下,部队遭受了重大损失,最后只剩下300余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钟得胜和彭胜标加入新四军,成为第二支队第三团的一员。1955年,彭胜标被授予少将军衔。

闽粤边游击区的领导人是黄会聪、何鸣、卢胜和王胜。游击队最高曾达到1300余人。1936年,黄会聪因病去世,职务由何鸣接任。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何鸣带领队伍接受改编,最终部队被敌军包围并缴械。夜晚,卢胜和王胜趁机逃脱,重新拉起300余人,加入新四军,二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成为开国少将。何鸣虽然最终逃脱,但未能逃过敌军的追捕,遭遇枪杀。

闽北游击区的领导人包括黄道、吴先喜和黄立贵。红军主力长征后,黄道坚守闽北游击区,领导游击队与敌军进行艰苦斗争,最终将部队发展至2000多人。但在1937年初,敌军调集重兵攻占该地区,虽然红军暂时击退敌人,但自身也损失惨重,黄立贵和吴先喜壮烈牺牲。抗日战争爆发后,黄道带领残余部队加入新四军,并于1939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闽东游击区的领导人是叶飞,他曾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及闽东独立师政委,将部队发展到1000多人。叶飞识破冯品泰的叛变阴谋,果断处决了叛徒。抗日战争爆发后,叶飞加入新四军,担任第三支队第6团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鄂豫皖边游击区的领导人是高敬亭。他在红25军长征后,成功重建红28军,并制定了独特的游击战术。通过高敬亭的指挥,28军屡次击退敌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高敬亭加入新四军,担任第4支队司令员。不幸的是,1939年他被误杀,年仅32岁。

鄂豫边游击区的领导人有张星江、王国华和周骏鸣。张星江于1936年战斗中牺牲,后由王国华接任。游击队最多曾有3000人,后在敌军围攻下大幅减员,仅剩1000余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加入新四军,并最终成为新四军第四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