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大俄对付31国的三大招:归还外东北、放弃外蒙、唐努乌海回归 [打印本页]

作者: 惜晖    时间: 2025-6-25 20:34:39     标题: 大俄对付31国的三大招:归还外东北、放弃外蒙、唐努乌海回归

大俄对付31国的三大招:归还外东北、放弃外蒙、唐努乌海回归                                                                      2025-06-24 14:17                                        

发布于:天津市
   
    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对文章的改写,保留原有意义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自2022年2月24日普京总统发布命令,俄罗斯正式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多。尽管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军事强国,但在几乎动用了所有常规军事手段后,依然未能实现其战略目标。俄罗斯虽然占领了乌克兰东部的四个州,获得了一部分领土,但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不仅在兵员、装备和资金方面损失巨大,而且国内经济与财政也因此背负沉重负担。
这一场冲突对俄罗斯的外部形势也带来了严重影响。西方国家,尤其是以北约为首的国家,在这场战争后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恶化,双方的敌对局面堪比冷战时期。更为复杂的是,曾经在军事和政治上保持中立的瑞典与芬兰也相继加入了北约,使得北约的势力进一步东扩,波罗的海几乎变成了北约的“内海”,俄罗斯的安全防线被推进到了家门口。此外,俄罗斯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油气出口必须依赖“影子船队”绕过制裁,而国际贸易体系对俄罗斯的封锁更是让其处境愈加艰难。
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的处境堪称内忧外患。中国和印度成为俄罗斯为数不多的外交合作伙伴,尤其是中国,俄罗斯迫切需要通过增进合作来获得更大的支持。为了表示诚意,俄罗斯或许需要做出某些战略让步,而归还外东北、唐努乌梁海、放弃对外蒙古的影响力,或许是俄罗斯向中国示好的最佳选择。
1. 归还外东北
所谓的“外东北”是指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以南、以及库页岛一带的大片土地。大致相当于今天俄罗斯远东的萨哈林州、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的全境,以及哈巴罗夫斯克边境区南部。这片地区的气候和黑龙江地区相似,受太平洋季风的影响,土地肥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相比西伯利亚的寒带和干旱地带,环境条件要好得多。同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水系贯通,拥有连接日本海的自然港口,地理条件优越。
这片土地原本是中国的疆域,隶属于清朝的吉林、黑龙江等省份。1840年鸦片战争后,沙俄察觉到清朝的虚弱,开始大规模渗透外东北。时任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通过移民与部落渗透,在清朝的控制下不断扩大沙俄的影响,最终通过威胁和利诱使得清朝在1860年签订了《瑷珲条约》,将包括外东北在内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了沙俄。
如果俄罗斯在今天愿意将这片土地归还给中国,那么中国不仅可以在日本海获得新的出海口,还能够更好地开发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地区。这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减缓人口流失有着积极作用。除了京津唐地区,中国北方缺乏强有力的工业竞争力,特别是辽中南地区在近年来的竞争力显著下降,人口外流问题严重。而若能够有效开发海参崴、伯力等地,建设起日本海沿岸的城市群,必将为全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2. 交出唐努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现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归属问题也是一种潜在的策略。图瓦位于中亚地区,历史上曾是游牧民族的领土。16世纪后,这一地区逐渐转变为由蒙古和突厥语族群组成的政体,直到18世纪清朝的扩张,图瓦成为清朝的疆域,归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

然而,随着鸦片战争后清朝的衰落,沙俄逐渐加强了对图瓦的控制。1911年,随着清朝的覆灭,图瓦的上层贵族寻求沙俄的支持,并在沙俄的帮助下宣布“独立”,随后成为沙俄的附属地区。图瓦在苏联时期的历史也充满了波折,1944年,苏联正式吞并图瓦,并建立了图瓦共和国。
如果今天俄罗斯决定将图瓦归还给中国,将带来几个明显的好处。首先,图瓦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构建一个连接阿尔泰山与新疆的高铁线,这将促进中国北方和中亚的互联互通。其次,图瓦丰富的牧场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将有助于中国在农业和畜牧业领域的发展。最后,图瓦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黄金和铜矿,将为中国提供更多的资源供应,尤其是在国家重视能源安全的背景下。

3. 放弃外蒙古影响力
外蒙古(即今天的蒙古国),虽然没有正式被沙俄吞并,但自19世纪以来,一直在政治和军事上受到俄罗斯的深厚影响。在清朝时期,外蒙古归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是中国的领土。然而,沙俄通过间谍活动和对当地上层势力的渗透,早已在外蒙古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1911年清朝崩溃后,外蒙古宣布独立,尽管一度受到民国的影响,但由于与苏联的紧密联系,外蒙古最终与苏联结盟,成为一个亲苏的政权。
1945年,外蒙古在雅尔塔会议后获得了国际承认的独立地位,之后长期与苏联保持密切关系。即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在外蒙古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如果俄罗斯愿意在此时放弃对外蒙古的军事影响力,那么中国可以填补这一空白,进一步加强与外蒙古的合作,开发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稀土资源。此举不仅能增强中国的资源供应链,也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
结语

然而,俄罗斯若要做出这些让步,在国内政治上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普通俄罗斯民众对于国土的任何割让都无法接受,尤其是在远东地区,俄罗斯族人口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意见将在这一问题上发挥决定性作用。此外,俄罗斯的历史教育和民族认同使得大多数俄罗斯人难以理解中国对外东北、唐努乌梁海和外蒙古的敏感性,因此俄罗斯不太可能主动采取“归还”这些领土的举措。
外蒙古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该地区的历史叙事中,中国的形象并不正面,外蒙古对中国的认同感较低,更多地将俄罗斯视为安全保障。因此,即便俄罗斯放弃对外蒙古的影响力,外蒙古可能仍会在中国之外寻找一个“第三邻国”以分担安全压力。
综上所述,尽管俄罗斯或许在某些领域做出让步可以换取中国的支持,但中国不太可能直接军事介入俄乌冲突。中国可以通过更多购买俄罗斯的能源、提供物资支持来帮助俄罗斯,但直接参与战争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即便如此,这种支持仍足以帮助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取得胜利。
参考资料:  
1. 2023年3月23日 - 北京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瑷珲条约》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