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刘禹锡与白居易的诗从不同角度共同塑造了裴度的立体形象 [打印本页]

作者: 诗蕊    时间: 2025-7-4 20:41:33     标题: 刘禹锡与白居易的诗从不同角度共同塑造了裴度的立体形象

刘禹锡与白居易的诗从不同角度共同塑造了裴度的立体形象                                                2025-07-04 16:45                                        

发布于:河南省
   

                                    

奉和裴令公夜宴

刘禹锡

天下苍生望不休,东山虽有但时游。

从来海上仙桃树,肯逐人间风露秋。

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

白居易

齿齐膘足毛头腻,秘阁张郎叱拨驹。洗了颔花翻假锦,

走时蹄汗蹋真珠。青衫乍见曾惊否,红粟难赊得饱无。

丞相寄来应有意,遣君骑去上云衢。

一、刘禹锡《奉和裴令公夜宴》:贤相的政治抱负与进取精神,诗中提到“天下苍生望不休,东山虽有但时游”,这里“东山”可能指谢安的典故,谢安曾隐居东山,后出山辅政。刘禹锡用此典故,可能是在赞扬裴度虽位高权重,但仍心系百姓,不时出游体察民情。后两句“从来海上仙桃树,肯逐人间风露秋”用仙桃树不愿随秋风露水飘零,比喻裴度不愿安于现状,而是积极为国效力,核心意象:裴度作为“苍生望”的象征
二、白居易《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贤相的识人之明与慷慨风范,诗中描述了裴度寄来的马,“齿齐膘足毛头腻”说明马匹优良,“秘阁张郎叱拨驹”指张十八秘书的马。后几句通过马的装饰和奔跑时的状态,侧面反映裴度的慷慨和对人才的重视。最后“丞相寄来应有意,遣君骑去上云衢”点明裴度寄马的用意,是希望张十八能施展才华,辅佐朝廷,这也体现了裴度作为宰相的识人之明和爱国情怀。
核心意象:裴度作为“伯乐”的象征
三、裴度形象的差异与本质
文化背景的共鸣
一相两面,共塑“中兴名臣”典范,刘禹锡与白居易的诗作,从不同角度共同塑造了裴度的立体形象,政治层面:他是“天下苍生望”的贤相,以“东山时游”的务实作风和“仙桃不逐风露”的进取精神,推动“元和中兴”;人文层面:他是“遣君上云衢”的伯乐,以“赠马”的慷慨与识人之明,培养人才,延续文脉。两首诗共同诠释了裴度作为中唐“中兴名臣”的双重价值——既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唐代士人心目中“文武兼资”的理想人格化身。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