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俄罗斯占领我国的8个地区,如今已被标注为中文名,都位于哪里? [打印本页]

作者: 惜晖    时间: 2025-7-13 07:10:08     标题: 俄罗斯占领我国的8个地区,如今已被标注为中文名,都位于哪里?

俄罗斯占领我国的8个地区,如今已被标注为中文名,都位于哪里?                                                                   2025-07-12 21:43                                        

发布于:上海市
   
                                    

俄罗斯占领中国的八个地区,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开始了。现在这些地方虽都在俄罗斯版图上,但在中国地图和文献里,它们仍用中文名标注着。今天咱们聊聊这八块地都在哪儿,背后的历史故事,还有它们和现在中俄关系的那些事儿。

咱们得回到17世纪,那时候清朝刚刚站稳脚跟,俄罗斯帝国却开始往东大举扩张,双方最初的小冲突慢慢变成了大范围的领土争夺。

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曾试图划定边界,但实际上这只是暂时的停火。到19世纪,清朝国力走下坡路,俄罗斯趁机加快了侵占速度。

1858年签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是关键,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土地,土地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其中很多地方都被俄罗斯控制了。这些条约都被称作“不平等条约”,因为签订的时候清朝根本没有还手余地。

第一:海参崴

海参崴是这八个地区里最有名的。它位于俄罗斯远东,靠近日本海,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原来这里是清朝吉林将军管辖的地方,历史上曾经属于渤海国。

1860年签《北京条约》后,海参崴被割让给俄罗斯,俄国人给它取名“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统治东方”。现在这里经济和军事都很重要,中国地图上还是写着“海参崴”,这让人想起当年的那段历史。

第二:伯力

伯力今天被叫做“哈巴罗夫斯克”,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清朝时期这块地属于吉林将军管辖,也住着不少汉族和满族。

1858年《瑷珲条约》签完,伯力和黑龙江以北大片土地一起割让给了俄国。中国仍用“伯力”这个名字,在提醒人们这里曾是中国一部分。

第三:双城子

双城子靠近乌苏里江,离中国边境不远。名字来自两座城堡相对而立的样子。1860年后,这里被划入俄国版图,俄方改名“乌苏里斯克”。

它是俄罗斯远东的重要城市,但在中国文献里,还是叫“双城子”,这不单是地名,更像是一段历史的印记。

第四:庙街

庙街位于黑龙江入海口,清朝时是重要的渔猎地,有一座小庙供奉神灵,所以叫“庙街”。1858年之后被割让给俄罗斯,改名“尼古拉耶夫斯克”,纪念沙皇尼古拉一世。

虽名字换了,中国地图上还是写着“庙街”,让人感受到失去故土的无奈和怀念。

第五:海兰

海兰泡紧挨着中国黑河市,两地隔江相望。满语里“海兰”意思是“平静”,这里曾是清朝的重要军事要塞。

1858年条约后,这地被割给俄国,俄方叫它“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现在两边城市虽归两国,但生活联系还是挺紧密的。

第六:尼布楚

尼布楚是《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地,17世纪时这里是争夺焦点。1689年的条约虽确认这里属于清朝,但后来的扩张让它逐渐落入俄国手中,改名“涅尔琴斯克”。

如今“尼布楚”仍在中国地图上标注,成为那段外交博弈历史的见证。

第七:库页岛

库页岛夹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之间,俄罗斯称它为“萨哈林岛”。清代是中国的藩属地,有赫哲族和费雅喀族人居住。

1875年《圣彼得堡条约》签订后,库页岛被割让给俄罗斯。虽名字变了,中国地图上还写着“库页岛”,象征这岛曾经和大陆是连着的。

第八:外兴安岭

外兴安岭是自然边界,清代时这山脉南边是中国领土。1858年以后,这片南部土地割让给俄国,俄方称为“斯塔诺夫山脉”。

中国地图上仍有“外兴安岭”的标注,提醒大家这曾是中华的山脉屏障。想象这片山脉,就像一道无声的历史界碑,见证着时代变迁。

这些地方今天都属于俄罗斯,这已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但中国地图上保留它们的中文名称,不只是文化传承,也是一种历史的尊重。它们见证了清朝的衰弱、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百姓的苦难。

中俄关系虽复杂,但目前两国更多依赖合作而非对抗。保持边境稳定对双方都有好处,也让我们看到理智和克制的重要。历史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用和平和发展来书写未来。

这八个地区不仅是地图上的点,更是一段段沉重的历史和不断变化的现实。面对这些,咱们既要铭记历史的教训,也要珍惜现在的和平。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