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的生活非常好,得益于毛主席的功劳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    时间: 2025-7-20 12:42:42     标题: 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的生活非常好,得益于毛主席的功劳

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的生活非常好,得益于毛主席的功劳                                                                               2025-07-20 10:33                                        

发布于:天津市
   
      1928年4月28日,朱毛红军在井冈山成功会师,标志着伟大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诞生。从那时起,井冈山成为了革命的摇篮。然而,许多人对红军在井冈山时期的生活有一种普遍的印象——艰苦卓绝,连吃穿都成了问题。其实,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红军的生活在当时相较于外界的想象,还是相当不错的。
根据历史资料,井冈山的红军将士每月可以领取11块大洋作为军饷。虽然有些资料表明,各个团的发放标准不同,有的团发3块大洋,也有的团发12块,但如果按平均数来算,大概是每人6块大洋。那时,1块大洋的购买力非常强,足以购买30斤大米,或者8斤猪肉。因此,6块大洋就能换来180斤大米,足够一个人一个月的食用量。
那么,这些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很多人误以为红军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打土豪”,抢掠富人。但实际上,这只是初期的一种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军的主要收入来源转向了税收,尤其是商业税和农业税。
毛主席在当时对税收做了细致的规划。他规定采取“累进税”的方式,即商人和农民的税负要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例如,如果一个商人的年收入达到200大洋,才需要缴纳2%的税,收入越高,税率也越高。农民的税则取决于他们的粮食收成。如果一年粮食收成不到400斤,则免税;而如果粮食超过1000斤,就需要交1%的税,到了2000斤时,税率便增加到16%。除了这些税种外,红军还对烟酒行业和大商户收取30%的高税率,因为这些行业的利润较高,收入较多。

正是依靠这些税收,红军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队伍也迅速壮大。然而,尽管井冈山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毛主席为何最终决定带领队伍离开井冈山呢?这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

首先,随着红军队伍的不断扩大,井冈山的土地和人口并未发生变化,商业规模也没有相应增长。要养活越来越多的军队,井冈山的资源变得捉襟见肘,难以支撑起庞大的队伍。第二,国民党对井冈山的封锁和围剿使得当地的经济越来越困难,毛主席和朱老总因此决定带领红军离开井冈山,去开辟新的更广阔的根据地。第三,井冈山的税收政策发生了变化。共产国际指示红军要将商人视为“土豪”,但是毛主席深知,井冈山的经济还需要商人的支持,因此他一直主张与商人合作。然而,由于中央的指示,毛主席最终不得不执行这一政策,导致商人纷纷离开,税收大幅下降。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毛主席决定采取“开源节流”的办法,即暂时停止发放军饷,允许士兵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是否留下。结果,红军的队伍大幅缩小,人数锐减至不到原来的一半。尽管如此,井冈山的生存压力依旧沉重。最终,毛主席和朱老总带领部分红军离开井冈山,去开辟新的根据地,而彭德怀则留守井冈山。
随后,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开辟了新的根据地,并继续沿用井冈山时期的税收政策,这使得红军的生活条件得到再次改善。然而,随着红军队伍的进一步壮大,为了避免再度陷入井冈山时期的困境,毛主席决定从队伍中选拔一批人,专门负责学习商业和经商技巧。
毛主席曾观察到一些军阀与德国人进行钨矿交易,并决定加强对钨矿资源的控制。由于70%的钨矿资源位于中央苏区,毛主席指派专人去与军阀进行交易,将钨矿卖出高价。此外,毛主席还成立了苏区银行,发行纸币。在这个过程中,军阀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不得不与苏区进行交易,而苏区则只能接受纸币,军阀只好用金条、白银去兑换纸币,这样红军便从中赚取了可观的收益。

在那个时期,中央苏区的经济状况非常优越,红军将士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正因如此,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毛主席被推举为主席,成为全党全军的核心领导,这无疑是对他出色领导能力的充分肯定。
然而,随着王明、博古等人的到来,毛主席辛苦经营的大好局面逐渐被他们破坏,最终导致了中央苏区的动荡和混乱。为保全革命力量,毛主席不得不开始了艰苦的长征,离开了那个曾经风光一时的根据地。

(参考资料:《毛泽东传》《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的红色文献》)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