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洪宪帝制那些事儿:袁世凯称帝前后的24个爆笑段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漠    时间: 2025-7-26 11:03:25     标题: 洪宪帝制那些事儿:袁世凯称帝前后的24个爆笑段子

洪宪帝制那些事儿:袁世凯称帝前后的24个爆笑段子                                                                                2025-07-22 13:39                                        发布于:天津市
   
1. 袁世凯一生似乎总是被好运眷顾。慈禧当时正在计划培养新军,袁世凯因其与徐世昌的关系被推荐上任。可当时的袁世凯根本没有想到这些,他当时正筹划着去浙江温州当道员,准备大展宏图。正当他忙着做发财梦时,却突然接到通知,让他前往小站练兵。这一通知几乎等于给了他一份兵役单,哪里有道员舒服呢?袁世凯心中自然不满,甚至还为此闷闷不乐了好一阵子。

2. 袁世凯在培养新军时,着手建立了自己的嫡系势力,办起了模范团。陈光远是其中的团副之一。第一期学员毕业时,照例由团副发表训话。陈光远无知又喜欢炫耀,站在台上理了理领子,清了清嗓子后开始讲话:“你们已经毕业了,都是大元帅亲手培养的,元帅对你们有很高的期望。未来你们的前途不可限量,记住,一定要认真干,做得好你们未来的成就不堪设想。”他原本是想说“不可限量”的,但显然因为紧张话说得有些失误。

3. 辛亥革命之后,《国风报》几乎每天都会刊登一些关于独立和起义的进步消息,这让袁世凯感到非常不快。一天,《国风报》想刊登冯国璋在汉阳取得的胜利消息,但又担心引发麻烦。于是,他们在头条新闻栏留下一大片空白,左下角写着小字:“本日得知宁汉方面有战报,奉命不准刊载,特此说明。”袁世凯看到后愤怒地骂道:“这些《国风报》的人简直是胡闹,越来越没有底线了!”
4. 袁世凯曾热情地请孙中山来北京,待他以礼。在每次的谈话中,袁世凯总是回应孙中山的提议说:“嗯,好,没问题。”当孙中山提出要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时,袁世凯也表示同意,然而这种过于轻率的承诺让孙中山产生了怀疑。梁士诒安慰孙中山说:“你想得太多了,南方的地主占地面积大,而北方的地主普遍没有多少土地,袁世凯这样说无非是觉得这些政策可以实行。”孙中山听后,才稍微放下心中的疑虑。

5. 1912年2月12日,溥仪宣布退位,宣布了退位诏书,当天下午,袁世凯就赶紧剪掉了自己头上的小辫子。在剪辫子时,袁世凯异常兴奋,嘴巴大张,开怀大笑。这个“袁宫保剪辫子”的事件迅速在京城传开,许多人也纷纷剪掉了自己的辫子。第二天,各大报纸都刊登了溥仪退位的诏书全文,民众纷纷表示:“换了朝代了,新的共和政体开始了,这下可以不再打仗了!”
6. 宋教仁在公共场合曾两度被人扇耳光。第一次是在同盟会元老马君武发现宋教仁有意图背叛南京政权,试图去为袁世凯做说客时,气得一巴掌扇过去,宋教仁立刻脸上挂彩。第二次则发生在他宣布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并在新党章中规定不吸收女性党员。此举激怒了同盟会的首位女会员唐群英,她气得冲上主席台,给了宋教仁一巴掌。

7. 1912年,袁世凯竞选大总统,议会投票选举时,袁世凯请来了几位记者来拍照留念。当时使用的是镁光灯相机,突然的“砰”一声把在场的议员吓得不轻,大家纷纷以为是炸弹爆炸,吓得四散逃窜,保命要紧。一位议员甚至躲进桌子底下,捂住耳朵大喊:“别炸我,我选袁世凯!”

8. 袁世凯当上总统后,表面上故作谦和,装作礼贤下士。一天,他不仅派专使去迎接王闿运,还安排秘书开车接送。结果,当王闿运到来时,袁世凯惊讶地发现他居然穿着清朝的蟒袍褂。袁世凯有些不解地说:“现在是民国了,你怎么还穿这个?”王闿运不慌不忙地回应:“你穿西装,不也是外国人的衣服吗?”袁世凯顿时哑口无言。

9. 王闿运在成都的尊经书院讲学时,与家人一同住在院内。王闿运的女儿非常漂亮,学生们都偷偷地对她暗生倾慕。一天,一位学生忍不住在王小姐卧室窗外的墙上写下了一首诗:“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梦遗?”王闿运看见后,不禁在墙上添上四个字:“大可不必!”这一幕迅速成为学生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10. 在北京时,袁世凯为了讨好王闿运,安排了陪同人员带他四处游览。一天,他们路过内阁总理衙门时,王闿运对陪同的人员说:“你看,动物园!”这话把那人弄得一头雾水,疑惑不已。王闿运笑着解释道:“里面住着熊(熊希龄)和猿(袁世凯),这么多飞禽走兽,这不就是动物园吗?”说完,他哈哈大笑。
11. 杨度是一位阅历丰富的人物,拥有广泛的社会交往。他曾是秀才,参与过公车上书,也当过清朝四品官员。他与康有为、梁启超、黄兴等人是朋友,与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曾是同学。他曾鼓动袁世凯称帝,又支持孙中山的共和事业。除此之外,杨度还救过李大钊,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最后在潘汉年和伍豪的帮助下秘密加入了国民党。的确是一个能在各个历史风口浪尖中穿梭的人物。

12. 杨度在见到袁世凯后,便觉得此人与众不同。1915年8月,杨度联合了“筹安会六君子”,这些人实际上是一些大忽悠,他们联手劝说袁世凯称帝。袁世凯虽然心中早有做皇帝的打算,但面对“六君子”的鼓动,他最终还是决定称帝。然而,第二年六月,袁世凯因病去世,死前还一直大喊:“杨度误我!”

13. 袁世凯曾说:“江苏人最难搞,八个字总结:‘与官不做,遇事生风。’”民国刚成立时,袁世凯掌握了政权。一天,他对张謇说:“听说江苏有个黄某(炎培),思想很活跃,我打算请他来当官,政事堂里正好缺人。”张謇却答道:“黄某不适合做官,若他真做官,得有人全天看着他才行。”

14. 为了袁世凯称帝,梁士诒四处奔走,组织了各省的请愿团。第七师师长张敬尧认为:“大总统想当皇帝,下一道上谕不就可以了吗?谁不服从,就削了他,何必搞这些请愿的破事?”袁世凯听后勃然大怒:“他懂什么!必须重罚他!否则军人的尾巴都翘上天了,简直太过分了!”
15. 1915年,袁世凯准备当皇帝,于是邀请了60位约法会议员来投票。在投票时,59人投了赞成票,唯独庄蕴宽一人拍桌子愤怒反对,并请徐世昌代递公开信,要求让全国知道袁世凯并不适合当皇帝。他嘲笑袁世凯:“老袁,你把洪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