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梅尧臣在鲁山山行途中,写下一首小诗,惊艳了季节,沉醉了流年! [打印本页]

作者: 兰天    时间: 7 天前     标题: 梅尧臣在鲁山山行途中,写下一首小诗,惊艳了季节,沉醉了流年!

梅尧臣在鲁山山行途中,写下一首小诗,惊艳了季节,沉醉了流年!                                                                 2025-08-15 03:16                                        

发布于:河北省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笔下的《山行》,以七绝之姿勾勒出秋日山径的诗意长卷,历来为世人传诵,字里行间的枫火流丹,早已成为镌刻在文化记忆中的经典意象。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鲁山山行》虽不如杜牧的这首《山行》著名,但也很有特色,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此诗创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彼时诗人任职河南襄城,诗中所记正是他在鲁山漫游时的所见所感。
不同于杜牧笔下的浓烈秋韵,梅尧臣以冲淡笔触捕捉山野清趣,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自然本真的热爱,那份超然物外的 “野情”,恰是这首诗最动人的精神底色。

《鲁山山行》

梅尧臣〔宋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这首诗的大意是: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见炊烟,我心中不禁疑问,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首联点明了诗人此次山行的心境与所见的自然景色。
首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野的热爱与向往,觉得此次山行正合其意。
“千山高复低”则描绘了鲁山山峦起伏、连绵不绝的壮丽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山行途中的景色变化与诗人的感受。
“好峰随处改”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鲁山山峰的秀丽多姿,随着诗人的行进,山峰的形态也在不断变化,给人以新奇之感。
“幽径独行迷”则描绘了诗人独自走在幽深的小径上,时而迷失方向,却又乐在其中,增添了山行的趣味与探索感。
颈联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使读者感受到鲁山山林的和谐与美好。
“霜落熊升树”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霜降时节,熊在树上攀爬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又增添了几分野趣。
“林空鹿饮溪”则描绘了林间空旷,鹿在溪边饮水的宁静景象,与上句形成动静结合,更显山林的幽深与宁静。
尾联此联既表现了诗人对山中人家的好奇与向往,又通过“云外一声鸡”的描绘,使全诗的情感得到升华,表达出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这首诗无一难字僻字,“千山”、“好峰”、“霜落”、“林空”云云,诗中都为寻常词语,然而一经选缀,就具有淡而有味、耐人咀嚼的魅力,可见诗人的功力。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