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汪莘一首水平很高的早秋小诗,句句引人入胜,读一遍便令人沉醉!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25-8-19 18:27:55     标题: 汪莘一首水平很高的早秋小诗,句句引人入胜,读一遍便令人沉醉!

汪莘一首水平很高的早秋小诗,句句引人入胜,读一遍便令人沉醉!                                                                    2025-08-18 05:04                                        

发布于:河北省
   
北方的初秋总带着疏朗的韵致,天空蓝得像块被风洗过的琉璃,流云轻得能贴在檐角打盹。
风穿过槐树叶隙,把夏末的余温筛成细碎的凉,落在袖口时,竟带着些微清冽的甜。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翻页,刚掠过春檐的燕影,转眼就吻上秋枝的霜。
樱桃红透的余温还在记忆里,芭蕉叶上已凝起浅淡的秋光。
风掀起素笺的一角,雨丝便顺着窗棂写下朦胧的诗行,池荷把最后的芬芳揉进涟漪,梧桐叶在阶前轻叩,像是在数算光阴的刻度。
这季候最是体贴,把夏的丰茂酿成半盏清欢,将秋的静美裁作一袭素衣,让漫山的绚烂在酝酿中透着三分含蓄。
且随宋代诗人汪莘的笔触,走进这首冷门却华美的早秋诗,看一湖秋色如何在字间漾起层层涟漪。

《湖上早秋偶兴》

汪莘〔宋代〕

坐卧芙蓉花上头,清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这首诗的大意是:
船行湖上,仿佛坐卧在盛开的荷花丛中,荷花的清幽香气与杯中酒香交织缭绕,在饮宴间徐徐浮动。
秋风如金,白露似玉,明月澄澈如玻璃般通透,汇聚成诗人心中清雅富贵的秋日。
汪莘,字叔耕,号方壶居士,安徽休宁人,布衣隐居,擅以清新笔触描绘自然。
此诗描绘了湖上早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与独特的精神追求。

首句以夸张手法起兴,写诗人仿佛坐卧于芙蓉花上,突出了湖上荷花盛开的景象。
不说坐卧湖上,而说坐卧花上,是为了强调湖的特点——那满湖的荷花,竟使诗人有坐卧花上之感,把产生“偶兴”的环境写得极美。
次句嗅觉与味觉交融,描写荷花的清幽香气与酒香交融,体现诗人陶醉于花香的状态。
荷花以清香著称,此处不曰“清香”,而著一“青”字,写出了从翠叶绿波间飘出的那种只有荷花才有的清幽香气,好像花香也带有了荷的青青之“色”,色味相托,极其传神。
三句句选取秋日典型意象,秋风、甘露、明月三者汇聚于一句之中,共同描绘出秋天的物华之美。
“金风”点明秋风的凉爽与金贵,“玉露”象征甘露的晶莹与纯洁,“玻璃月”则突出了月色的清澈明亮。
三者结合,构成了一幅秋日美景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与独特感悟。
结句点睛之笔,诗人将金风玉露、名花美酒等自然美景视为自己独有的“富贵”,这种“富贵”并非世俗的金玉之富贵,而是高洁清雅的诗人之“富贵”。
诗人以“富贵秋”状写其闲情雅致,让人满眼生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上早秋的荷花、清香、秋风、甘露、明月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清雅富贵、闲适愉悦的意境。
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与独特的精神追求,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作者: 兰天    时间: 前天 05:08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