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的张雪梅推开房门,看到养父王德顺正蹲在厨房里,小心翼翼地数着几张皱巴巴的零钞。
“爸,您在干什么?”张雪梅轻声问道。
王德顺慌忙将钱塞进口袋,勉强挤出笑容:“没事没事,就是整理一下零钱。”
张雪梅的目光扫过简陋的饭桌,只有咸菜和白粥,心中涌起疑惑:“爸,我每个月都给您转1万2的养老金,您怎么还过得这么节省?”
王德顺的身体明显僵住了,他缓缓转过身,眼中闪着泪光:“雪梅,爸从来没收到过你说的钱。”
这句话如晴天霹雳般击中张雪梅,她感觉脑袋嗡的一声,不敢置信地盯着养父。
钱明明每个月都按时转出,银行记录清清楚楚,可养父却说从未收到!
一股不好的预感从张雪梅心中油然而生,她决定带养父去银行问个清楚。
当他们调取了银行的监控,看到监控画面上的那张脸时,王德顺整个人彻底呆住了......
01张雪梅是这座城市里小有名气的企业高管,她从小被养父王德顺一手拉扯大。
生父在她五岁时因病去世,母亲无力抚养她,改嫁后将她托付给了王德顺。
王德顺那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收入微薄,但他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抚养张雪梅的责任。
“雪梅,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王德顺常常这样对她说。
为了供张雪梅上学,王德顺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去工厂上早班,晚上还要去做夜班兼职。
“爸,您太累了,要不我不上学了,出去打工帮您分担一些。”年幼的张雪梅懂事地说。
“傻孩子,爸再苦再累也要让你读完书。”王德顺摸着她的头,眼中满含慈爱。
张雪梅记得那些年,王德顺为了省钱给她买文具,自己常常舍不得买新衣服。
“爸,您的衣服都破了。”张雪梅心疼地说。
“没关系,能穿就行,你的学费更重要。”王德顺总是这样回答。
高考那年,张雪梅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王德顺高兴得几天都合不拢嘴。
“我的雪梅有出息了!”他逢人就说,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
大学四年,王德顺每个月都会准时给张雪梅汇去生活费,从来没有断过。
“爸,您身体怎么样?厂里工作累不累?”张雪梅每次打电话都会关心地问。
“爸身体好着呢,你安心读书就行。”王德顺总是报喜不报忧。
毕业后,张雪梅在省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从基层做起,一步步爬到了现在的管理岗位。
“雪梅,你现在有能力了,可不能忘了养你的人啊。”朋友们常常这样提醒她。
“我怎么会忘记呢,爸对我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张雪梅总是这样回答。
02两年前,张雪梅升职加薪后,立即决定每月给王德顺转1万2的养老金。
“爸,您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该我来孝敬您了。”她在电话里对王德顺说。
“雪梅,你有这份心就够了,爸不需要那么多钱。”王德顺的声音有些哽咽。
“您别推辞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您就安心享福吧。”张雪梅坚持说。
从那时起,每个月15号,张雪梅都会准时给王德顺的银行卡转账。
她还特意设置了银行自动转账功能,确保不会忘记。
“爸,钱我已经转过去了,您收到了吗?”第一次转账后,张雪梅打电话确认。
“收到了,谢谢我的好女儿。”王德顺的声音听起来很开心。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个月都会重复一遍,张雪梅也就放心了。
王德顺现在已经退休三年了,独自住在老城区的一套小房子里。
房子是他年轻时分配的职工房,虽然老旧但收拾得很干净。
邻居李阿姨是个热心人,经常会关照一下独居的王德顺。
“老王,你最近怎么总是买最便宜的菜?”李阿姨发现了异常。
“没事,反正一个人吃,简单点就行。”王德顺笑着回答。
李阿姨观察了几天,发现王德顺确实在节省开支。
以前王德顺每天都会买点肉菜,现在基本上只买白菜萝卜这些便宜的蔬菜。
“老王,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李阿姨关心地问。
“没有没有,我能有什么困难。”王德顺连忙摆手否认。
可是李阿姨明显感觉到王德顺的生活质量在下降。
以前王德顺偶尔还会买点好酒和朋友小酌,现在连最便宜的酒都很少买了。
“老王,你女儿不是在大城市工作吗?她不给你钱花?”邻居张大爷好奇地问。
雪梅工作忙,我一个老头子也花不了多少钱。”王德顺总是为女儿辩护。
其实王德顺心里很苦,他不知道该怎么向女儿开口询问养老金的事情。
每次张雪梅打电话问他钱收到了没有,他都只能含糊地应付过去。
“爸,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张雪梅在电话里关心地问。
“挺好的,你不用担心。”王德顺强撑着说。
“那就好,记得按时吃药,有什么需要就告诉我。”张雪梅叮嘱道。
“知道了,你工作忙就别总惦记我了。”王德顺的声音有些颤抖。
他想说自己没收到钱,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怕女儿以为自己贪心,也怕给女儿添麻烦。
03春节前夕,张雪梅请了年假,决定回去陪王德顺过年。
“爸,我明天就回来了,您准备点好菜,咱们好好吃一顿。”张雪梅在电话里高兴地说。
“好好好,爸等着你。”王德顺的声音里透着兴奋。
第二天,张雪梅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回到了老家。
一进门,她就注意到房子里的变化,家具显得更加陈旧了。
“爸,您怎么不换点新家具?”张雪梅疑惑地问。
“这些都还能用,换什么新的。”王德顺赶紧转移话题,“你饿了吧,我去给你做饭。”
张雪梅跟着王德顺来到厨房,发现冰箱里的食物种类很少。
除了一些基本的蔬菜和米面,几乎没有什么肉类和水果。
“爸,您平时就吃这些?”张雪梅的心一沉。
“够了够了,一个人吃不了多少。”王德顺有些局促不安。
张雪梅仔细观察着王德顺的穿着,发现他的衣服虽然洗得很干净,但明显已经很旧了。
鞋子底部都磨得很薄,袜子也有些破洞。
“爸,您的衣服鞋子都该换新的了。”张雪梅心疼地说。
“这些都还能穿,浪费钱干什么。”王德顺继续忙着择菜。
晚饭时,王德顺只做了两个简单的素菜。
张雪梅看着桌上的饭菜,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爸,我每个月给您转那么多钱,您怎么还过得这么节省?”张雪梅忍不住问道。
王德顺放下筷子,眼神有些闪躲。
“什么钱?”他小声问道。
就是我每个月给您转的1万2养老金啊。”张雪梅以为王德顺是记性不好。
王德顺听到这话,眼圈瞬间红了。
他颤抖着声音说:“雪梅,爸从来没收到过你说的钱。”
张雪梅感觉天旋地转,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不可能,我每个月都按时转账的。”她急忙拿出手机查看银行记录。
手机屏幕上清楚地显示着每个月15号的转账记录,金额都是12000元。
“爸,您看,这是我的转账记录。”张雪梅把手机递给王德顺。
王德顺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确认了收款账户就是自己的银行卡号。
“这确实是我的卡号,可是我真的没收到过这些钱。”王德顺的声音越来越小。
张雪梅的心情变得非常复杂,她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04“爸,您的银行卡在哪里?我们去银行查查看。”张雪梅提议道。
王德顺从卧室里拿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放着他的银行卡和存折。
“我很少用这张卡,一般都是用存折取退休金。”王德顺解释说。
张雪梅接过银行卡仔细查看,卡号确实和她转账的账户一致。
“明天我们一起去银行问问,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张雪梅安慰王德顺说。
那天晚上,张雪梅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她一遍遍地回想着这两年来和王德顺的对话。
每次她问王德顺收到钱了没有,王德顺总是含糊地应付过去。
现在想来,王德顺的回答确实有些奇怪。
第二天一大早,张雪梅就和王德顺来到了银行。
“您好,我想查询一下这张卡的交易记录。”张雪梅对柜台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核实了王德顺的身份信息后,调出了银行卡的详细交易记录。
“您看,这张卡确实有定期的转入记录,金额都是12000元。”工作人员指着电脑屏幕说。
张雪梅松了一口气,这说明她的转账确实到了王德顺的账户。
“但是您看这里,每笔转入后的第二天,都有对应的取款记录。”工作人员继续说道。
王德顺和张雪梅都愣住了,这意味着钱确实进了账户,但很快就被人取走了。
“我从来没有取过这些钱。”王德顺坚定地说。
“那会是谁取的呢?”张雪梅疑惑地问。
工作人员查看了取款记录的详细信息。
“这些钱都是通过ATM机取出的,取款地点在咱们这附近的几台机器上。”工作人员说。
张雪梅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可能有人盗用了王德顺的银行卡信息。
“我们能查到是谁取的钱吗?”张雪梅问道。
“这个需要调取ATM机的监控录像,建议您去报警。”工作人员建议说。
05从银行出来后,张雪梅和王德顺直接去了派出所报案。
“叔叔,有人盗用我爸的银行卡取钱。”张雪梅向值班民警说明了情况。
民警听完后,认为这确实可能是盗刷银行卡的案件。
“我们会联系银行调取相关的监控录像。”民警说道。
王德顺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谁会知道他的银行卡密码。
“爸,您的银行卡密码告诉过别人吗?”张雪梅问道。
“没有,我从来不告诉别人这些。”王德顺摇摇头。
“那您的密码是什么?会不会被人猜到?”张雪梅继续问。
“是你的生日,6位数的。”王德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张雪梅的心情更加复杂了,王德顺连银行卡密码都设成了她的生日。
“您平时和谁接触比较多?”张雪梅想找出可疑的人员。
王德顺仔细回想着最近的接触对象。
“主要就是邻居们,还有我的老朋友赵国强经常来看我。”王德顺说道。
“赵叔叔我记得,就是以前和您一起工作的那个?”张雪梅问。
“对,我们认识几十年了,是最好的朋友。”王德顺点点头。
“还有谁呢?”张雪梅继续追问。
“社区的工作人员偶尔会来检查,还有我老家的一些远房亲戚偶尔会联系。”王德顺想了想说。
张雪梅在心里列了一个可疑人员名单,准备逐一排查。
几天后,派出所通知他们去看监控录像。
“我们已经调取了最近几个月的ATM监控,您们来确认一下。”民警说道。
在派出所的会议室里,民警播放了相关时间段的监控录像。
画面中,一个男人走到ATM机前,插入银行卡开始操作。
由于角度的原因,只能看到这个人的背影。
“这个人穿的衣服有些眼熟。”王德顺盯着屏幕说。
画面继续播放,男人完成取款后准备离开。
就在他转身的一刹那,监控清晰地拍到了他的正面。
王德顺看到画面中的人脸后,整个人都呆住了,他颤抖着手指着屏幕说:“怎么是他!”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