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一个倒霉的诗人写了一首最孤寒的诗,只有短短4句,却火了千余年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25-9-11 05:18:17
标题:
一个倒霉的诗人写了一首最孤寒的诗,只有短短4句,却火了千余年
一个倒霉的诗人写了一首最孤寒的诗,只有短短4句,却火了千余年
2025-09-08 13:55
发布于:天津市
诗坛盛衰与刘长卿的孤寒人生
自古以来,人们都推崇\"诗必盛唐\"的说法,细细品味,确实不无道理。那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大多诞生于那个辉煌的时代。盛唐的诗人们用笔墨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画卷,将大唐的盛世气象永远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长安城内的繁华街市,洛阳城外的牡丹花开,都在诗人的笔下熠熠生辉。
盛唐诗坛群星璀璨,诗人们无不展现出雍容华贵、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他手持金樽对月高歌,一生放浪形骸;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虽颠沛流离却始终心系苍生;还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在边塞沙场挥洒热血。这些诗人或豪迈奔放,或忧国忧民,或壮志凌云,他们的命运与大唐的国运紧密相连。
然而盛景难常,盛唐不过百年光景。安史之乱的烽火狼烟,不仅重创了大唐国本,也斩断了诗歌的蓬勃生机。中唐时期,诗坛虽仍呈现百家争鸣之势,但已难复昔日荣光。在这个暮气沉沉的时代,诗人们大多饱经沧桑,其中刘长卿的遭遇尤为令人唏嘘。他的一生可谓尝尽人间疾苦,将那个时代的不幸集于一身。在郁郁不得志之际,他挥毫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孤寒之作,短短四句,道尽人生况味。
青史留名本非易事,但刘长卿在史册中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新旧《唐书》都未为他立传,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仕途坎坷,官职卑微,政绩卓著。与曾供奉翰林的李白相比,刘长卿确实相形见绌。他字文房,祖籍宣城,后迁居洛阳,因曾任随州刺史,故有\"刘随州\"之称。
刘长卿自幼勤学苦读,在嵩山潜心修学十余载。二十岁起参加科举,却屡试不第,蹉跎十余年,被人戏称为\"朋头\"——这个看似尊敬的称呼背后,是屡败屡战的辛酸。他在诗中写道:\"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谩读书\",字字血泪。直到天宝十四年方才及第,却又逢安史之乱爆发,只得避乱江南。
756年,唐肃宗即位后,刘长卿被任命为长洲县尉。他秉公执法,严惩贪腐,却遭同僚构陷,蒙冤入狱。狱中他写下\"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的悲愤诗句。虽遇大赦出狱,但两年后又被贬谪岭南。当时的广东尚属蛮荒之地,这次贬谪几乎断送了他的仕途。在贬所,他将满腔愁绪倾注诗行,其五言诗造诣巅峰,自诩\"五言长城\"。
761年,刘长卿奉命返苏候任,这一等就是九年。唐代宗即位后,他重获起用,却因刚正不阿再遭诬告,被贬睦州。在这十余年的困顿岁月里,他写下了那首传世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短短二十字,勾勒出一个风雪夜归人的孤寂身影,寒意透骨,令人感同身受。
781年,年迈的刘长卿被任命为随州刺史,未料又遇藩镇叛乱,只得再次逃亡。晚年他写下\"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州\"的诗句,道尽一生坎坷。最终,这位\"五言长城\"在郁郁寡欢中离世。纵观刘长卿的一生,堪称唐代最不幸的诗人,但他始终坚守气节,用诗歌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悲欢。
作者:
兰天
时间:
2025-9-25 14:12:59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