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青春长驻的陈世中 2025-09-20 08:20 发布于:山西省
如梦非梦,似诗非诗……他笔下的花鸟,无一不是灵动,且又是美不胜收,即使是一棵小草都呈现了活力,展现出各自的艺术生命,他的画总有一种特别的魅力。让你惊叹画家手中这枝笔与造化钟神秀的大自然一样神奇。使你不禁质疑,这样亲近大自然的美不胜收的画是如何画好的?
难怪画家的好朋友也是名画家江宏曾这样评价:“陈世中心气高,眼界也高,他服膺传统,尊重老师,又不为所囿。他明白,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之诸物,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以他对传统物度的理解,去体验诸物。”“他种花莳草,养鸟饲鱼,细细观察花卉在晴晦风霜雨雪中的姿色,留心禽鸟飞栖鸣啄的情状,数十年来乐此不疲,这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画本……”
刘海粟(左)与陈世中
每每到陈世中家中,除了能饱览到他新问世的佳作,更能玩赏到这位画坛上十足大玩家的收藏,以及栽培的珍贵的花卉。每去一次足可大开眼界,收益不小。比如这次,他在画室里精心培育的十多盆石菖蒲在案头清供。
石菖蒲自古以来就为人们喜爱,其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历史文人也多有吟咏石菖蒲的佳作。诗经上有记载,杜甫写过,陆游也写过,都描绘了石菖蒲的盘根错节,叶纤细多节,青绿可爱,郁郁葱葱,别有一番情趣,供养在画斋里,书卷气甚浓。
但这种“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的石菖蒲,一般人是很难培育生长的。而陈家供养的却不止是一盆,足有十多盆,难怪画家十分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老实说,起先我还当它们是一丛丛小草,幸好未说出口,差点成了大笑话,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因为到他家次数多了,往往也就见怪不怪了。其实,十多年前第一次到他家与他相晤,那一次的情景也是让我很难在脑海中磨灭的,因为在以往画家中采访从未遇到过的。
当电梯在十九层高的层面上戛然打住,走向通道,并无出奇之处,可一进陈世中的那套偌大的宅第,眼前不由得一亮,不是住宅宽敞,不是住宅豪华,也不是住宅造型标新立异,是那占据面积不小的各种收藏,如火焰一样在你心头燃烧:带着历史遗迹的汉罐、宋瓶,讲究工艺又说不上年代的宜兴茶壶,还有不少珍奇怪状的印石,谁能估量出宅中的价值?
它们的价值中,又不仅是历史价值,还有艺术价值……而室内随处可见的花草,尤其是那占据一角的假山像浓缩的太湖山水,鱼池、鸟笼,让你只消看上一眼,就像全身浸在凉爽的海水里,在这大暑天里顿时消去不少暑气。这简直是个小收藏馆,又是个空中小小园林,不了解他的人,准以为他是个收藏家或是一个园艺专家。
陈世中 《荷塘清韵》50x90cm
陈世中从我的眼神中很快就察觉到了几分疑惑的神色,同行的任耀义是他的学生,彼此较为熟悉,也不可能有我这样的神色,其实,画家怀有多种兴趣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只是他这样的玩法,即使你有实力玩,恐怕也玩不好,显然,他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如果你将这些仅是理解为陈世中的兴趣使然,仅仅是为了陶冶性情,求得心中几分闲,那么你还不理解他,至少是理解不够。
用他的话来说,你画翎毛,就需朝夕与鸟儿通情,不了解鸟儿的习性,又怎能画好鸟?他在家里养了几十种鸟,江阴路花鸟市场几乎所有的鸟贩子。都与他厮熟,只要有好的鸟儿马上会与他联系,每每出外采风,便将鸟笼寄放在他们那里。陈世中最喜欢养山麻雀,据说唐云先生、谢稚柳先生生前也酷爱养这种野性十足的鸟,养得得法,叫声分外好听。他还有一套令人叫绝的驯鸟的本领,经过他的教化,鸟儿放得出去,也能收得回来。
这世上没有一片叶子是相似的,没有一只鸟儿是雷同的,同样是一片树叶,春夏秋冬也有不同的变化。不断地深入生活,不断地观察生活,陈世中的画艺才会日有所进。
他的花鸟画用墨极富有层次,设色典雅秀丽,无论是花儿还是鸟儿,无论是草儿还是鱼儿,都画得带有一种灵性,让你禁不住与它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他的作品为人们欢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新加坡、法国、美国、尼泊尔以及拉美等国都曾展出过,并多次为国内外报刊刊载与介绍。
对于绘画,陈世中几十年实践下来也早已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比如他尽管师从江寒汀先生,江先生也是小写意的大家,但陈世中却认为中国画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大写意、小写意,虽说画坛历来有这样的划分,但严格地说仅是在理论上进行阐述。在他看来小写意不是意味着纤弱无力,小写意也应该概括,要有大写意的气势。
他的这番话似乎有点“背叛师门”,其实不然,花鸟画本来就是中国画科中体系齐全、灵变不拘的典范,尤其明清以来写意花鸟画的长足发展更是为其机体注入了新的活力,自此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然而时过境迁,当老一代花鸟画大家先后巨星陨落,如今高手已寥寥无几,原因何在?就是缺少创新变革的念。
“新”与“好”,是时代对艺术永恒不变的要求,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个在花鸟画中有实力有后劲的强者,陈世中怎么会墨守陈规、不讲变化呢?以上对于大写意与小写意的论述,是他对花鸟画的发展所作的思考之一。
他还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学画八大山人、石涛的画艺,是为了吸取他们的意蕴,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决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风格,世界上不可能再出第二个八大山人,第二个石涛,但可以有一个陈世中,为什么不可以有呢?只要你陈世中笔下确实有不凡的笔力。
这不凡的笔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来于你自己,来于你不断地敢于否定自己。
【作者简介】
陈世中:1944 年生,满族,江苏武进人。擅长中国画。从师江寒汀先生。现为上海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出版有《陈世中花鸟画集》《怎样画紫藤》《陈世中写意花鸟画谱》《怎样画葡萄》《当代美术家画库陈世中专集》等。作品曾入选全国年画展,第七届全国美展。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