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这位赵孟頫的老堂,书法也不简单,这行书,写得颇具文人风骨
[打印本页]
作者:
凌云
时间:
2025-9-25 15:41:11
标题:
这位赵孟頫的老堂,书法也不简单,这行书,写得颇具文人风骨
本帖最后由 凌云 于 2025-9-25 15:42 编辑
这位赵孟頫的老堂,书法也不简单,这行书,写得颇具文人风骨
2025-09-24 21:02
发布于:山东省
今天,小编来分享一幅赵孟頫的堂哥赵孟坚的书法作品,小编前面也分享过一幅赵孟坚的小楷,今天这幅行书《梅竹诗谱》,更显其书风的豪迈与风骨,非常耐看。
小编在裁切图片的时候,由于不能正好分割,所以有两行没有涵盖在图中,有需要完整图片的书友可以留言或私信小编。
赵孟坚,与赵孟頫同为宋太祖十一世孙,书画家。这幅行书《梅竹诗谱》不仅是他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三位一体艺术形式的杰出代表。它承载的,不仅是赵孟坚对梅竹的喜爱与赞美,更是中国文人千百年来对君子品格的追求与向往。此卷集赵孟坚自作梅竹诗三首,以行书书之,诗境与书风浑然一体,毫无违和感。
赵孟坚的书风,深受时代与家学的双重影响。南宋时期,高宗赵构大力推崇书法,宫廷书风盛行,赵孟坚早年亦受其熏陶。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这种工整有余、个性不足的风格,转而从米芾的书法中汲取灵感。米芾的书法以“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著称,其用笔的灵动多变、结体的欹侧多姿,给赵孟坚带来了改变的契机。在继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赵孟坚逐渐突破宫廷书风的桎梏,融入米芾的纵逸与个人的古拙,形成了“气势雄畅,中带古拙”的独特风格。
在诗中,赵孟坚写道:“浓写花枝淡写梢,鳞皮老干墨微焦”,看似在讲画理,实则亦见书魂。他以书法之笔写梅竹,又以梅竹之韵入书法,将文人以艺载道的精神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那个山河破碎、人心惶惶的时代,赵孟坚以梅竹为友,以笔墨为剑,坚守着内心的一方净土,展现出文人的铮铮风骨。
其用笔劲利流畅,起笔如刀劈竹,果断而有力,收笔若梅枝拂雪,轻盈而洒脱,既有楷书的端庄,又含草书的飞动。在字里行间,梅的孤高、竹的劲节与笔墨的韵律相互呼应,每一个笔画都仿佛是梅竹的枝叶,或舒展,或曲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正如徐邦达先生评价其书法:“不为法度所拘,自成一体”,赵孟坚在《行书梅竹诗谱》中,将诗、书、画三种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践行了“书画同源”的艺术理论。他以诗抒情,以书表意,以画寄情,在有限的尺幅间,构建了一个无限广阔的艺术世界。
画心右下方有“项子京家珍藏”印,说明这幅作品曾经在项元汴(字子京)家所藏,此外还有乾隆、宣统、石渠宝笈等皇室印章,说明清晚期,这幅作品在皇室所藏。1973年,由定居美国的王季迁将包括这幅作品在内的25件宋元精品捐赠给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至于这些文物是如何流传到王季迁手中的,就不得而知了,而王季迁这样做的用意,小编也不妄加揣测。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小编很努力,只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书法文化。也请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