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中央定调,企退人员3选1,提前退、正常退、延迟退,咋选更划算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5-9-27 12:12:49
标题:
中央定调,企退人员3选1,提前退、正常退、延迟退,咋选更划算
中央定调,企退人员3选1,提前退、正常退、延迟退,咋选更划算
2025-09-27 10:40
发布于:河南省
自2025年延迟退休政策落地执行以来,退休方式较以往有了更多选择,与传统退休模式有所不同。回顾以往的退休情况,在正常退休情形下,只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才应当办理退休手续。因此,当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退休便成为唯一的选择方式
。若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则无法办理退休。可以说,以往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未缴够最低缴费年限的情况,均不满足退休条件。
反观2025年开始实施的延迟退休新政,同期出台了《弹性退休暂行办法》,退休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包括弹性提前退休、弹性延迟退休以及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相较于法定年龄退休,弹性提前退休和弹性延迟退休均为新型退休方式。
那么,在提前退休、正常退休以及延迟退休这三种方式中,如何选择更为划算呢?首先,关于怎样退休更划算这一问题,需要明确两点。其一,秉持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原则,若延迟退休期间继续缴纳保险,增加了缴费年限,那么延迟后的养老金待遇必然高于未延迟的情况。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相同缴费基数下,缴费年限为40年与42年相比,显然42年的缴费年限所对应的养老金更多。然而,判断延迟退休是否划算,需考量在做出延迟退休选择时所失去
的权益。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方面,若人员在延迟退休期间未办理退休手续,在此期间将无法享受相应的退休金待遇;另一方面,若该人员继续缴纳保险,每月的保险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此看来,这一得一失之间,究竟怎样选择更为合适呢?
假设某男职工于1968年10月出生,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1岁,相较于原法定退休年龄60岁,改革后法定延迟退休了1年。这意味着该人员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可在60岁办理退休;若选择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则为61岁;若选择弹性延迟退休,最长可在61岁的基础上再延迟3年,即64岁退休。那么,该人员在60岁、61岁、64岁退休时,养老金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首先,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 退休当年计发基数×(1 + 缴费基数)÷ 2×缴费年限×1%。假设该人员缴费基数始终为1,60岁退休时缴费年限为40年。不难看出,分别延长1年和4年退休,缴费年限也会相应增加1年和4年。假设计发基数为8000元,则:
60岁退休时,基础养老金 = 8000×(1 + 1)÷ 2×40×1% = 3200元;
61岁退休时,基础养老金 = 8000×(1 + 1)÷ 2×41×1% = 3280元;
64岁退休时,基础养老金 = 8000×(1 + 1)÷ 2×44×1% = 3520元。
另一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存储额÷计发月数。其中,60岁计发月数为139个月,61岁计发月数为132个月,64岁计发月数为109个月。假设该人员60岁时个人账户存储额为80000元,若按照5000元基数缴纳保险,个人账户每月存入金额为5000×8% = 400元。那么,61岁时个人账户存储额为80000 + 400元/月×12 = 84800元;64岁时个人账户存储额为80000 + 400元/月×12×4 = 99200元。
则60岁时个人账户养老金 = 80000÷139 ≈ 575元;
61岁时个人账户养老金 = 84800÷132 ≈ 642元;
64岁时个人账户养老金 = 99200÷109 ≈ 910元。
在暂不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前提下,60岁退休时养老金总额为3200 + 575 = 3775元;61岁退休时养老金总额为3280 + 642 = 3922元;64岁退休时养老金总额为3520 + 910 = 4430元。由此可以明显看出,随着缴费年限的延长,
延迟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有了显著变化。61岁退休相较于60岁退休,养老金提高了3922 - 3775 = 147元;64岁退休相较于61岁退休,养老金待遇提高了4430 - 3922 = 508元。然而,在待遇提升的同时,延迟退休期间所损失的养老金待遇以及缴纳的费用情况如何,是否真的划算呢?实际上,弹性退休的优势在于其可选择性,退休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多种选择。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