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35908部队老山纪实:767人作战一年600人立功,牺牲2人,全军第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志    时间: 4 天前     标题: 35908部队老山纪实:767人作战一年600人立功,牺牲2人,全军第一

35908部队老山纪实:767人作战一年600人立功,牺牲2人,全军第一                                                                   2025-10-09 13:39                                        

发布于:天津市
   
1984年第二侦察大队对越作战回顾
1984年7月,在老山和者阴山战场,越军特工的偷袭和骚扰让我方部队的部署和作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为了应对越军的威胁,中央军委决定抽调野战军的侦察分队组成侦察大队,派往云南前线执行侦察任务。最终,来自广州军区的第43军第二侦察大队,由767人组成,承担了对越侦察的重任。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第二侦察大队不仅成功完成了侦察任务,还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色,成为全军侦察部队中的佼佼者。然而,尽管战功赫赫,第二侦察大队在捕俘方面也存在一些遗憾,由于押俘措施不够严密,导致俘虏有时逃脱,迫使我方做出严厉反应,甚至将其击毙。
一、侦察大队的组建与任务

为了支援老山和者阴山的自卫还击作战,中央军委决定增派侦察部队。自1984年4月起,解放军共组建了15支侦察大队,分别来自各个军区,组成强大的侦察力量。第二侦察大队隶属于广州军区43军,于1984年7月开始执行任务,直至1985年5月。
广州军区的第二侦察大队,编制了五个侦察连,分别来自不同的师,负责在老山一线对越军实施侦察、捕俘及反特工任务。大队的任务包括准确掌握敌人炮兵阵地和指挥所的位置,侦察敌军兵力部署,并消灭敌方特工和敌俘。
该侦察大队还特别负责保护主战场侧翼安全,防止越军的袭扰,同时确保与我军的其他作战力量紧密协作。在任务开始后,侦察大队通过精心策划和部署,展开了多次成功的捕俘行动。
二、贡家湾捕俘行动
1984年11月20日,第二侦察大队展开了一次捕俘行动,目标是位于云南边境贡家湾的敌人。经过长时间的侦察与观察,侦察连发现越军在每日下午固定时段在贡家湾挑水,估计敌人数量不超过4人。
侦察1连指挥组经过多次演练和准备,决定在敌人挑水时展开捕俘行动。1985年1月5日,侦察1连分成多个小组,前往普弄地区并成功设立隐蔽观察点。1月6日,捕俘组与敌人成功接触,迅速将一名越军俘虏。随即,越军增援赶来,火力组迅速反应,以高机枪拦截敌人,成功击毙7名敌军,打伤5人。
经过短短几分钟的激烈战斗,我方成功制服了越军,并带回了1名俘虏,完成了此次捕俘行动,确保了整个行动的顺利撤退。

三、花嘎袭击捕俘战斗

1985年3月1日,第二侦察大队4连接到任务,要求在云南富宁县田蓬地区展开捕俘行动。敌人由越军苗王县的第1营、第8营和公安屯等组成,势力较为强大。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完成,4连进行了精心编组,分为多个小组进行作战。

3月2日凌晨,4连的侦察小组成功接近敌营,发现敌人正因酗酒和嬉闹而放松警惕。趁敌人不备,我方突入敌营,成功俘获4名敌军。撤离时,敌人发现异常并开始反击。我方设置地雷进行阻击,导致敌人至少有2人被炸死,追击被迫停止。
此次行动没有发生伤亡,4名俘虏和大量武器被带回。我方的无一伤亡、成功捕获敌军的表现,展示了侦察队员的高效与勇敢。
四、侦察大队的荣誉与战绩
1985年,我方在对越作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第二侦察大队执行了59个观察任务,累计侦察561组次,俘获敌军16人,击毙敌军143人,击伤23人。侦察大队成员表现卓越,超过600人荣立战功,其中16人被授予一等功,135人获二等功,450余人获三等功。129师侦察连还被授予“英雄侦察连”的荣誉称号,队员丁晓兵也荣获“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
第二侦察大队作为全军的NO.1侦察大队,凭借其卓越的捕俘战绩,为43军的辉煌战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