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他是陷害苏轼的主谋,制造乌台诗案,却用两句诗爆红冬天的朋友圈 [打印本页]

作者: 潇潇雨    时间: 4 天前     标题: 他是陷害苏轼的主谋,制造乌台诗案,却用两句诗爆红冬天的朋友圈

他是陷害苏轼的主谋,制造乌台诗案,却用两句诗爆红冬天的朋友圈                                                                    2025-10-09 16:36                                        

发布于:天津市
   
        宋代的历史风云中,曾有一位诗人因陷害苏轼,激起了著名的“乌台诗案”,堪称这一事件的主谋之一。而他创作的一首宋词,却因其中描绘的雪景美得令人陶醉,成为《宋词三百首》中的经典之作,至今在朋友圈中仍广为流传,成为许多人分享的诗句。那么,这位诗人究竟是谁?他当年如何陷害苏轼,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而他创作的那两句美丽的雪景诗句又是什么呢?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如果你也想了解,可以先关注一下哦。
故事发生在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面临生死未卜的命运。这场案件的起因之一,就是舒亶的陷害,他的名字也因此永远刻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当时,苏轼刚刚被调任到湖州上任,按照官场的惯例,他需要上表谢恩,通常这类表文只需要简简单单地写几句感恩之辞即可。但苏轼不同,他在表文中加入了浓烈的个人情感,虽然这没有错,却正被心怀不满的人利用。

在那份谢恩表中,苏轼曾写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其中,“其”字指的便是他自己,而“新进”指的是当时新晋的政治人物,正是那些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人。显然,苏轼是在表达自己对变法的不满,以及不愿参与其中的态度。然而,王安石已经被罢免宰相职务,而变法的领导权则交给了皇帝本人。苏轼这一表态,被当时的“新党”成员视为公开反对朝廷政策、对皇帝决策的不尊重,于是他们便把这一表述当成了攻击皇帝的证据。

不久之后,苏轼便遭到弹劾,御史台的官员,尤其是舒亶,开始从苏轼的诗词和文章中搜寻“证据”,并一一上报。舒亶翻阅苏轼的诗集,甚至将其中的《山村五绝》中的描写,曲解为对朝廷青苗法的批评。他认为苏轼写的这首诗批评了朝廷的贷款政策,认为其对民生造成了困扰。舒亶兴奋地上表,认为苏轼公开抨击新法,严重伤害了朝廷的威信。

随着弹劾的加剧,案件愈发严峻。尽管宋神宗对苏轼印象良好,也不得不启动调查。苏轼最终被拘捕押解至京城,被关押在御史台内。因为御史台内有成千上万的乌鸦栖息,遂使得此地被称作“乌台”,而苏轼的案件也因此得名“乌台诗案”。

在苏轼被关押的日子里,舒亶不仅继续翻阅苏轼的诗词,甚至将他的一些言辞曲解成攻击朝廷的证据,导致整个案件愈发复杂。尽管苏轼的诗作本身并不构成死罪,但新党势力的抹黑和陷害,使得案件愈演愈烈。最终,苏轼虽然未被判死刑,但依然被判两年徒刑,幸好之后恰逢全国大赦,他得以免除刑罚,被贬至黄州担任团练副使。
随着苏轼的贬谪,新党的局势看似稳定,但内部分裂的暗流却始终未平。最终,舒亶也未能躲过政治斗争的漩涡。公元1083年,他因陷害苏轼而被贬回故乡,十多年后才被重新启用。然而,世事变迁,当舒亶再次回到朝廷时,已经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此时的舒亶已年过五十,他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他创作了一首词《虞美人·寄公度》,其中上阕写道: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这时,他站在楼台上,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到无尽的孤独和凄凉。周围一片萧瑟,荷花已凋谢,天色昏黄,秋风渐起,波涛汹涌。此情此景让他心生感慨,不禁想到“劳燕分飞”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思念和内心的悲伤。

而下阕的那句:“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更是将深刻的情感与美丽的意境完美融合。雪覆盖了长安的大道,年末的寒风让他倍感孤单,唯一能让他暂时忘却孤独的,是微醺之后的杯中酒。那一枝梅花,是友人赠送的江南春色,带来了一丝温暖,但无论如何,孤独的情感依然深刻。

这两句词,因其绝美的意境和情感的真挚,成为了千古流传的经典,至今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分享,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名句。
然而,舒亶的才华和这首美丽的词并不能掩盖他为人处事上的缺陷。他的固执和偏执,让他在历史上饱受非议。尽管他在朝廷中曾因直言敢谏受到不少人忌惮,但他与苏轼之间的冲突,更多是源于立场的不同,而非个人恩怨。

在经历了漫长的沉寂之后,舒亶再次出山,平息了多起地方叛乱,巩固了朝廷的统治。然而,他始终未能完全洗清“乌台诗案”留下的污点。最终,舒亶在病中去世,享年62岁。回望他的一生,既有辉煌,也有遗憾,正如他词中所写的“浮生只合尊前老”。

历史的波折,总是让人感叹。面对才华与品德之间的抉择,我们该如何看待呢?欢迎您留言分享您的想法哦!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