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毛泽东思想为何叫“毛泽东思想”,不叫“毛泽东主义?”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    时间: 昨天 12:48     标题: 毛泽东思想为何叫“毛泽东思想”,不叫“毛泽东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何叫“毛泽东思想”,不叫“毛泽东主义?”                                                                                2025-10-12 14:08                                        发布于:天津市
   
                                    在上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开展革命实践的基础上,以毛泽东的著作为理论指导,逐步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理论概念,并初步总结了其核心内容及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思想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发展,还推动了党内理论自觉和自信的提升,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中国共产党本身的成长。

1940年5月3日,在延安的“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开学典礼上,王明发表了名为《学习毛泽东》的演讲,提出了“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业和理论”的观点。这篇演讲总结了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贡献,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国工农红军建设、革命的军事战略与战术创新、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建,以及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立。尽管这一总结还不够全面,但它为毛泽东思想的系统阐述奠定了基础。

这篇报告本来毛泽东建议不必公开发表,但最终它还是在当年5月7日的《新中华报》和7月5日出版的《中国青年》上刊登,并在党内引起了一定反响。
1941年3月,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概念。张如心强调,毛泽东通过新的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呼吁全党学习毛泽东的著作,探讨他如何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张如心之后陆续发表了多篇文章,积极推广毛泽东的理论和方法,提倡党内广泛学习毛泽东思想。

随着毛泽东思想在党内越来越受到认可,1942年7月1日,党的理论家邓拓在《晋察冀日报》社论《纪念“七一”全党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中,首次明确提出“毛泽东主义”这一概念。邓拓将毛泽东主义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完整理论体系,指出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和中国化。

在邓拓的文章中,他从毛泽东的思想方法论、政治科学理论和军事理论三方面,对毛泽东主义进行了系统阐释。邓拓特别引用毛泽东的《论新阶段》,指出毛泽东的思想方法论强调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在政治理论方面,邓拓提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其中提出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等理论,是中国革命的基本政治路线。而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则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等著作中得到了深入探讨。

邓拓在文章最后呼吁全党深入学习毛泽东主义,将其灵活应用于具体的革命实践中。虽然邓拓的文章得到了党内许多领导的高度评价,但毛泽东并不完全认同“毛泽东主义”这一提法。毛泽东认为自己的思想还无法上升为“主义”,并坚持认为自己的理论只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态度也同样谨慎。1943年初,中宣部提出要宣传毛泽东思想,但毛泽东在给中宣部副部长何凯丰的信中明确表示,他的思想尚未成熟,不宜作为体系来进行宣传,仅应以片段的形式来学习和传扬。

尽管毛泽东本人的态度如此谦虚,但党内的热情并未因此而减弱。1943年7月,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的解放道路》,首次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并加以系统性阐述。王稼祥强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指导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经过反复商议,最终同意在文章中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一表述,但仍然反对将其与“毛泽东主义”并列。文章中,王稼祥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并且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积累经验的结晶。

这篇文章发表后,毛泽东思想逐渐成为党内广泛接受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正式写入党章,并出版了《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虽然毛泽东思想成为了党的指导思想,但毛泽东对这一提法始终保持谨慎。1952年,当时已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提出的草稿中出现了“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的说法,毛泽东再次修改并强调,不能将“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并提。

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这一提法的坚决态度,体现了他始终保持对自己理论的自我审视和谦虚。即便在党内早已普遍接受并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时,毛泽东仍不愿将其与马列主义并列,这也反映出他对“主义”这一称呼的谨慎态度。

最终,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