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如果你在低谷时不知道怎么办,毛主席这3首词,会给你方向!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
时间:
6 天前
标题:
如果你在低谷时不知道怎么办,毛主席这3首词,会给你方向!
如果你在低谷时不知道怎么办,毛主席这3首词,会给你方向!
2025-10-16 15:42
发布于:天津市
毛主席的逆境与诗词
毛主席是伟大的人民领袖,人民深深敬爱他、怀念他。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与波折,特别是在长征之前,他经历了三次人生低谷。在这些逆境中,他不仅坚持自己的信念,还将这些心境与思想融入到诗词中。这些诗词,至今仍能给人带来启发和力量,尤其在我们面临挫折时。
1929年:重阳节的诗作
1929年,对毛泽东来说是至关重要且充满艰难的一年。那一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攻占了福建的龙岩,并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大会上,毛泽东失去了敌前委员会书记的职务,由陈毅接任,还因为提倡游击战遭到批评。甚至有声音将他和黄巢相提并论,认为他最终将难以成就大业。
此时的毛泽东不仅面临着党内的排挤,还因为主张党要领导军队而被批为“家长制”,导致部队内部的不满。随着职务的丧失,毛泽东被迫去闽西中部进行地方工作。红四军,曾是毛泽东和朱德亲自创办的,倾注了无数心血,而如今却被排斥在外,这让他感到无比悲凉。
更糟糕的是,毛泽东在闽西工作期间患上了严重的疟疾,整整养了三个月才恢复。9月中旬,国民党军队得知毛泽东的行踪,立即联合反动民团前来追击。就在危急时刻,粟裕率领红军和赤卫队员及时赶到,为毛泽东争取了转移的时间。
尽管毛泽东病重,几乎无法行走,但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他被抬到了上杭,在临江楼暂时养病。此时,红四军已经召开了第八次代表大会,而毛泽东因病未能参加。会议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但这也让红四军的其他领导人意识到,毛泽东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重要性。
诗词创作
毛泽东在临江楼养病时,金秋时节,菊花盛开,香气四溢。10月10日,红四军肃反委员会主任傅柏翠来看望毛泽东,两人聊到诗词时,毛泽东看着窗外盛开的菊花,提起了黄巢的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他感慨黄巢的豪气,随即,他在次日的重阳节,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诗的意境开阔,乐观豁达,完全看不出毛泽东当时正处于如此困境之中。诗中“人生易老天难老”,表达了毛泽东对逆境的超然态度,他认为时间会治愈一切困难,过去的挫折不值得过多纠结。末尾的“寥廓江天万里霜”,则是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诗词的力量
毛泽东的诗词不仅展现了他当时的心境,还蕴含着他对未来的无限希望。11月下旬,中共中央的“九月来信”终于传到了毛泽东手中,信中肯定了他之前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并为他正名。
在疾病初愈后,毛泽东回到了红四军,重新担任领导职务。不久后,红四军召开了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古田会议”,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革命的道路开始变得更加明确。
1932年:宁都会议与《菩萨蛮·大柏地》
1932年,毛泽东再度面临党内的压力。在宁都会议上,他被批评为“右倾错误”,而这一切的源头正是在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之前,毛泽东与王明等人的战略分歧。党内的争论不断,毛泽东最终被调回后方。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毛泽东仍然保持了自己的信心。1933年6月,毛泽东在大柏地亲眼目睹了革命的艰难历程,并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这首词通过色彩丰富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毛泽东在困境中的不屈精神,以及他对革命最终胜利的坚定信心。
1934年:长征前夕的《清平乐·会昌》
在红军面临五次“围剿”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再次展现了他的豁达与坚韧。面对党内的斗争和外敌的压迫,毛泽东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念。《清平乐·会昌》便是在此时创作的:
>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这首词表现了毛泽东对革命前景的坚定信心。他认为,尽管眼前局势困难,但自己和红军依然年轻、充满活力,未来的风景一定更加美好。
总结
毛泽东的诗词,尤其是他在逆境中创作的诗歌,展现了他豁达的胸襟和对未来的无尽希望。无论是面对个人的低谷,还是革命的困境,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向前看,决不轻言放弃。从毛泽东的诗词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韵律和意境,更能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低谷中奋力向前。
作者:
兰天
时间:
昨天 06:33
喜欢!精彩!点赞!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