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瞎子岛静静躺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之间,河上白鹭飞着,岸边立着新刻的界碑,可俄罗斯那边突然说要在岛上修公路和口岸,这地方刚回来十年,又上了新闻。

清朝地图上叫抚远三角洲,守岛的官兵划船巡江,渔民撒网打鱼,日子安静,只听见江水拍着芦苇的声音,直到一八五八年那个闷热的夏天,沙俄的炮舰停在江面上,逼着清军将领奕山在《瑷珲条约》上盖了印,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像被撕碎的纸,黑瞎子岛第一次成了没人敢碰的麻烦。

后来苏联想把岛上的中国哨所换成俄文牌子,一九二九年炮火打破了边境的平静,珍宝岛打起来时,士兵们冻僵的手指扣着扳机,子弹打穿的界碑现在还躺在博物馆里,直到二〇〇五年中俄领导人在地图上画出那条细线,西边的岛才真正回到中国手里。

岛上开了生态旅游区,游客坐船看丹顶鹤从芦苇荡上飞过,可俄罗斯那边却开始往东半岛运建材,推土机压过冻土,老人们说这片地不该这么闹腾,哈巴罗夫斯克的官员拿着规划图比划,说要建能吞下百万游客的口岸,还要拉来用卢布结算的高科技公司。

有意思的是,中方的开发手册上写的是生态保护优先,俄方的方案却说基建得先上,有学者翻出二十年前的谈判记录,发现那会儿双方为界河主航道怎么走,整整吵了三天,现在两国工作组碰头,总有人盯着江心那道若隐若现的暗流,它分着界,也一直流着,停不下来。

2025年的秋雨落在界碑上,雨水顺着中国和俄罗斯几个字往下流,江对岸的起重机还转着,这边的湿地公园刚送走今年最后一批观鸟的人,没人知道这片三百三十五平方公里的地,地图上还要改多少回,可江水冲着界碑的声音,跟一百年前一样,听得清清楚楚。
|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