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泰山上的“虫二”二字,日本人苦心研究十年,却被郭沫若一语道破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漠
时间:
昨天 09:09
标题:
泰山上的“虫二”二字,日本人苦心研究十年,却被郭沫若一语道破
泰山上的“虫二”二字,日本人苦心研究十年,却被郭沫若一语道破
2025-09-26 11:44
发布于:天津市
泰山虫二之谜:一场跨越十年的文化解谜之旅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日文化交流如火如荼。1956年的春天,一支日本文化考察团来到山东,在当地外事人员的陪同下登上了五岳之首的泰山。这座承载着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名山,即将引发一场持续十年的文化悬案。
当考察团行至斗母宫附近时,一块刻着虫二二字的摩崖石刻引起了日本学者的浓厚兴趣。奇特的是,虫字上方还多了一撇。这个看似简单的石刻,却让整个考察团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这一定是某种神秘咒语!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学者激动地说。
不,我看更像是藏宝密码。另一位学者抚摸着石刻表面,仿佛在寻找机关。
说不定是对邻国的诅咒...有人小声嘀咕道。
陪同的中方人员面面相觑,他们虽然知道这些猜测荒诞不经,却也无法解释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翻译小林急得额头冒汗,只能结结巴巴地转述着这些离奇猜想。
为了维护国家形象,中方承诺尽快查明真相。然而,当考察团离开山东时,这个谜题依然无解。更令人意外的是,团中一位痴迷中国文化的学者偷偷拍下了石刻照片,将谜题带回了日本。
接下来的十年间,虫二之谜在中日两国学界掀起轩然大波。泰山景区因此暴增的游客中,不乏专程前来破译密码的爱好者。有人提出季节说,认为字义随四季变化;有人主张光照说,声称不同时辰会显现不同图案;更夸张的是,还有人想挖开石刻一探究竟。这场闹剧最终惊动政府,不得不叫停。
那位日本学者十年如一日地研究照片,书房墙上贴满了各种推测笔记。直到1966年,他偶然听说郭沫若先生可能知晓答案,立即飞赴北京求教。
在古朴典雅的书房里,郭沫若听完来意后微微一笑,提笔写下虫二二字,又在四周添上几笔,瞬间变成了風月。
这是'风月无边'的意思。郭老解释道,并讲述了乾隆皇帝在西湖题写虫二的典故。原来泰山上的石刻是清代才子刘廷桂效仿乾隆的雅兴之作,将風月去掉边框,寓意无边风月。
见日本学者仍半信半疑,郭老又举了一盒酥、活字谜等典故,最后写下康熙帝花港观魚中少一点的魚字,以及开封府正大光朙匾额中特别的朙字。
中华文化的精妙,往往藏在这看似简单的文字游戏中。郭老轻抚长须,需要用心去体会字里行间的智慧与情怀。
日本学者恍然大悟,这场持续十年的文化悬案,在会心一笑中画上句点。泰山虫二之谜的解开,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更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