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念青春年少时的古诗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怀念青春年少时的古诗词                           

2025-11-01 15:34                                        

发布于:浙江省
   

         蝉鸣漫过旧书卷的褶皱,字句间便飘起青春的絮语。或许是晨光里未干的墨痕,或许是晚风里传远的歌吟,或许是石阶上散落的花影,都曾在某句诗词里,定格过年少的模样。它们像被时光浸泡的青梅,不似烈酒灼喉,却带着淡淡的清甜,在岁月深处轻轻摇晃,每一次触碰,都像是与曾经眼里有光的自己,在记忆里温柔相逢。
一、唐・杜甫《壮游》(节选)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长安的春日总裹着墨香,十四五岁的杜甫踩着青石板,走进文人聚集的亭台。那时他眉目清亮,笔下字句带着少年人的锋芒,崔宗之、魏启心等文坛前辈执他手叹,说这孩子的才思,竟有班固、扬雄的影子。暖风吹过窗棂,他与友人围坐案前,铺开宣纸,就着春光即兴赋诗,墨汁晕染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秋日的梧桐叶落满庭院,他们煮着热茶,争论诗文章法,声音里满是未经世事的纯粹。彼时安史之乱的硝烟尚未弥漫,他眼里的世界,是诗行里的山河,是笔墨间的理想,那份对文学炽热的爱,像春日里的新芽,在青春里悄悄生长。
二、唐・李白《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年轻的李白总带着一身江湖气,他站在长江边,望着奔涌的江水,将自己比作展翅的大鹏。他坚信总有一天,长风会托起翅膀,让他直冲九万里云霄,即便风停坠落,也能掀起沧海的巨浪。他背着行囊漫游四方,在庐山瀑布前,看 “飞流直下三千尺”,提笔便写下天地的壮阔;在蜀道的悬崖边,听猿猴啼鸣,吟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的慨叹。他拜访名士,怀揣着政治抱负,渴望在朝堂之上施展才华,眉宇间的狂傲与自信,像夏日的烈阳,耀眼得让人无法忽视。那时的他,还未经历赐金放还的失意,心中只有凌云壮志,那份不畏前路的豪情,是青春最鲜活的注脚。

三、宋・苏轼《和子由蚕市》(节选)
“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
四川的蚕市总在春日热闹起来,年少的苏轼牵着弟弟苏辙的手,穿梭在拥挤的人群里。他看见农妇们挎着竹篮,篮里装着刚摘的青菜,露水还沾在菜叶上;听见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混着孩童的笑声飘远。他知道蜀地百姓耕作的艰辛,却也被这难得的闲暇里的烟火气打动。晒场上的粮食堆得像小山,农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粗茶淡饭,说着家常话,脸上是满足的笑意。彼时的他,还未卷入宦海的风波,内心澄澈得像山间的清泉,对生活满是好奇与热爱。那些市井里的鲜活场景,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轻轻印在青春的记忆里。
四、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金人统治下的北方,秋风吹过城楼,年少的辛弃疾常常独自登上高处。他望着远方被侵占的山河,心中满是收复失地的渴望,却又不懂 “愁” 的真正重量。为了写出像样的词,他故意学着文人的模样,渲染着淡淡的忧伤。春日里,他站在城楼上,看柳枝抽芽,想象着战场的厮杀,笔下字句带着稚嫩的豪情;秋日里,落叶铺满石阶,他握着笔,试图用文字表达心中的迷茫与壮志。那时的他,还未经历沙场的残酷与仕途的坎坷,心中的爱国种子刚刚发芽,那份少年人的矫情与热血,像秋日里的枫叶,热烈而鲜明。
五、唐・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新丰的酒肆里,酒香飘出很远,咸阳城的街头,满是鲜衣怒马的年轻游侠。他们或许素不相识,却因意气相投,举杯便饮,将骏马系在高楼旁的垂柳上,柳枝随风轻拂,映着少年们的笑脸。他们不畏权贵,追求自由与正义,腰间的佩剑闪着寒光,仿佛随时准备为道义拔刀。春日的繁花落在他们的肩头,秋日的清风拂过他们的衣角,每一段相遇,都像是一场热血的传奇。那时的他们,眼里没有世俗的牵绊,心中只有江湖的快意,那份洒脱与豪迈,像春日里的阳光,温暖而耀眼。

六、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节选)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科举放榜的日子,柳永站在黄金榜前,看着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心中虽有失落,却未被击垮。他觉得明朝只是暂时遗漏了贤才,不必为一时的失意沮丧。既然无法在仕途上施展抱负,不如放纵情怀,流连于市井之间。他走进勾栏瓦舍,听歌妓浅唱低吟,用笔描绘着市井生活的悲欢离合。春日的细雨里,他与歌妓共赏落花,写下缠绵的词句;秋日的夜色中,他伴着丝竹之声,饮酒赋诗,将失意化作笔下的风情。彼时的他,虽有不得志的怅惘,却依旧保持着少年人的狂放与豁达,那份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像寒冬里的梅花,孤傲而坚韧。
七、唐・李贺《致酒行》(节选)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李贺的少年时光,总伴着几分苦闷。他才华横溢,却因父亲名字中的 “晋” 与 “进” 同音,被禁止参加进士考试。深夜里,他坐在幽冷的烛火旁,心中满是不甘,却从未放弃高远的志向。他觉得少年人就该有凌云之志,不该在困境中独自叹息。即便灵魂迷茫,找不到方向,他也坚信,终有一天,雄鸡会啼鸣破晓,自己的才华终将被世人看见。春日的花开,他视而不见,一心沉浸在笔墨世界;秋日的叶落,他无暇感伤,只在诗行里抒发壮志。那时的他,虽身处逆境,却像黑暗中的星辰,执着地散发着光芒。
八、宋・陆游《书愤五首・其一》(节选)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年轻时的陆游,从未知晓世事的艰难。他站在城楼上,北望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大地,心中的豪情像山一样厚重。他常常回忆起早年的经历,在瓜洲渡的夜雪中,战船在江面林立,雪花落在船帆上,泛着冷光;在大散关的秋风里,战马奔腾,铠甲上的霜花在风中闪烁,他渴望能奔赴战场,收复失地,为国效力。春日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他却满心想的是沙场的厮杀;秋日的月光照亮他的窗棂,他笔下写的是报国的壮志。彼时的他,还未经历多次被贬的挫折,心中只有纯粹的爱国情怀,那份热血,像夏日的火焰,炽热而浓烈。

九、唐・王勃《滕王阁序》(节选)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的宴会上,年少的王勃挥毫泼墨,笔下字句带着惊人的才气。他虽年轻,却已历经人生的波折,却从未动摇过心中的志向。他认为,即便年老,志气也该更加旺盛,不能因岁月流逝而改变初心;即便处境艰难,意志也应更加坚定,不能放弃高远的追求。宴会上的丝竹之声悦耳,美酒佳肴诱人,他却一心沉浸在文字的世界,将对未来的憧憬与坚定的信念,都写进这篇千古名篇。那时的他,眼中闪烁着对文坛与仕途的渴望,那份永不言弃的精神,像春日里的溪流,执着地奔向远方。
暮色漫过窗台,书页轻轻合拢,那些藏在诗词里的青春,却依旧在心中轻轻回荡。它们像散落在时光里的珍珠,串联起年少时的意气风发与热血豪情,每一次想起,都能看见曾经那个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模样。这份怀念,没有轰轰烈烈的喧嚣,却像晚风里的花香,轻轻萦绕在心头,久久不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5 17:15 , Processed in 0.00796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